創新強則國運昌,創新弱則國運殆。創新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是發展形勢所迫,創新是世界大勢所趨。從國際視野來看,現代化強國無一不是創新強國、科技強國。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放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啟了科技強國的新征程。“天眼”探空、蛟龍探海、量子傳信、超級計算機領跑、體細胞克隆猴問世等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高鐵、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
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但仍有很多薄弱環節,主要體現在核心技術少,創新能力不強,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塊頭的“阿喀琉斯之踵”。習近平總書記以“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為喻,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性。
2018年5月27日,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副主席、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李洪對外發布了由中國科協組織征集遴選的6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重大工程技術難題,涉及公共安全、空天科技、信息科技、醫學健康等12個領域。直面我們的不足,看得到進步,又敢于“啃硬骨頭”,這就是最好的姿態,這樣的我們才有底氣在新一輪科技周期中挺立潮頭,把握機遇。
創新之路必定是困難重重??茖W家要“永遠要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方不負這個時代所托。
——本刊編輯部 李 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