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東
隨著開放性測試進入倒計時,擁有“卡牌MOBA”玩法的《紅蓮之王》越來越受到玩家的關注,但這款由SE社出品久游代理的日系大作,還屬于不少玩家印象中的“新游戲”,而實際上作為一個IP系列產品,《紅蓮之王》已有十年的歷史。
那么它是如何從街機開始發展,在日本家喻戶曉,成為日本街機文化代表,再到以全新網游形式登陸中國,并帶給國內玩家與眾不同的“卡牌MOBA”玩法的?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部經典日系IP的進化史。
誕生:一款由SE社帶來的超前街機大作
SE社作為全球知名的游戲公司,為國內玩家所熟知的是類似日系RPG神作《最終幻想》和《勇者斗惡龍》這樣的主機產品,但其實SE社也曾開發過很多街機游戲,《紅蓮之王(Lord of Vermilion)》便是其首款原創卡牌街機游戲。
《紅蓮之王》初代于2008年6月正式推出,采用劍與魔法的奇幻世界觀設定,故事敘述如何獲得創世之力,成為統治七界之王,由于那王的姿態同旺盛燃燒的火焰般,因此又被稱為紅蓮之王。游戲在制作上可謂大手筆,特別在卡牌設計上,不但邀請到相場良佑、天野白、板鼻利幸和伊藤龍馬組成豪華插畫陣容,且廣為玩家所知的天野喜孝也來擔任卡牌插畫繪制。
游戲在玩法上融合了競技與卡牌元素,并收錄單人進行角色扮演的故事模式,以及通過網絡進行對戰的對戰模式。初代版本就出現的這種大膽玩法與超前意識,讓游戲很快便獲得了玩家和業內的認可。后再經歷多個迭代版本的優化調整,品質更上一層樓,游戲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成長:十年成就日本國民級街機游戲
2011年游戲的二代資料片《Re:2》正式上線,在接下來的2年時間里,SE社公布了系列的正統第三作,作為《Re:2》的續篇,該作于2013年正式運營。從2008年初代發布開始,《紅蓮之王》一直處于不斷更新過程中,直至目前,《紅蓮之王》核心街機版已經發行到了第四代,同時,街機系列登錄PC平臺的作品《紅蓮之王·競技場》也在這期間發布。
在游戲超強的競技特性下,從2009年開始,《紅蓮之王》便開始舉辦日本全國范圍的競賽大會,此舉不但吸引了眾多競技愛好者,而且也擴大了游戲知名度,在當年的日本街機市場掀起了一陣卡牌競技風暴,讓《紅蓮之王》多次奪得日本大型街機框體類游戲營業額第一名的佳績。
結合自身旗下強大的IP陣容,SE社不斷讓諸如《最終幻想》《北歐女神》等系列與街機系列的《紅蓮之王》進行聯動,還由原作者將BGM重制之后放入其中,甚至還有不少如《FATE》SABER、《進擊的巨人》兵長等社外知名動漫角色來進行聯動。在二次元文化盛行的日本,以上種種舉措,最終讓《紅蓮之王》一舉封王,成為日本“國民級”的街機游戲。
進化:老牌街機變創新網游登陸中國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這款“國民級”街機《紅蓮之王》一直未能進入中國,最終在十周年之際,由國內知名廠商久游牽線搭橋,根據該IP制作的網游《紅蓮之王》才得以正式登陸中國。
網游《紅蓮之王》作為該IP系列作品,故事背景延續《紅蓮之王·競技場》的設定,在知名游戲制作人和賀潤的主導下,游戲不但在機制上專為中國玩家進行了改造和設計,而且還大膽“進化”,結合國內時下的主流玩法,推出全面創新的“卡牌MOBA”玩法。
該玩法融合了卡牌策略和傳統的MOBA競技元素,采用集換式卡牌代替傳統MOBA中的英雄技能,戰斗過程中通過更換卡牌來改變競技策略,讓玩家獲得比傳統MOBA游戲更自由多變的競技體驗。
歷經十年,從街機到網游,不斷地在內容和玩法上革新自我,這就是《紅蓮之王》的進化史,而其中不變的,是對玩家始終如一的用心態度,在這種態度上,《紅蓮之王》極有可能從國民街機進化到國民網游。隨著發售日期即將到來,中國玩家可以在網游《紅蓮之王》中,來感受延續自街機的日系文化,以及“進化”后全新“卡牌MOBA”帶來的刺激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