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芝
摘 要:本文從閱讀推廣、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定義,公共圖書館已成為全民閱讀的主要陣地,立法為閱讀提供保障;增強吸引力提升服務效能將;服務延伸到社區等幾個方面分析了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法律保障。
關鍵詞:圖書館;閱讀推廣;法律保障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一本好書凝聚著作者人生心路歷程和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價值的理解,讀一本好書可以滋潤心靈,開啟心智,可以提高素養,明辯是非。
一、閱讀推廣和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定義
本文不是主要論述閱讀推廣和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定義的涵義。從不同角度的聚集了許多學者的觀點的基礎上,給出的定義,即閱讀推廣,就是為了推動人人閱讀,以提高各民族文化素質、提升各民族軟實力、加快各國富強和民族振興的進程為戰略目標,而由各國的機構和社會組織和個人開展的相關活動,旨在培養民眾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提高民眾的閱讀質量、閱讀能力、閱讀效果的活動。
圖書館閱讀推廣是泛指圖書館通過精心創意、策劃,將讀者的注意力從海量館藏引導到小范圍的有吸引力的館藏的推廣方式,以提高館藏的流通量和利用率的活動。
引導青少年健康閱讀,營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氣氛;以讀書增長知識,以讀書凝聚力量,讀書推進科學發展,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向廣大市民提供好的書籍,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崇尚文化,追求文明的大氛圍,構建一個終身學習型城市的文化空間,提倡讓讀書成為市民自發地從中獲得精神愉悅的生活方式,讓閱讀從帶有功利性的目的層面向精神追求層面邁進。讓更多的市民因為與書結緣而對畢節增進認同感和歸宿感。為此,畢節市圖書館舉辦了“愛讀書、讀好書”閱讀演講;“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讀書與音樂”等專題講座;“閱讀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建書香畢節 助推五城同創”等征文比賽、文化進社區、進養老院等活動。
二、公共圖書館已成為全民閱讀的主要陣地.
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26個。201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公共圖書館法,對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給予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1)立法為閱讀提供保障
①“立法,就要立需要之法。”閱讀是政府應該提供的公共文化生活。公共閱讀習慣的養成,首先必須對人民群眾公共文化權益提供法律保障。
閱讀不是全民活動,而是個人的生活方式,發達是國家民族文化素養的重要指數。一方面,閱讀需要養成,而養成需要環境,而公共圖書館正是政府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獻信息并提供查詢、借閱及相關服務,開展社會教育的公共文化設施;另一方面圖書館也需要開展交流分享活動的閱讀者。全民閱讀連續幾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這足以說明閱讀的重要性和面對的困難。如果閱讀基礎設施供給有限,經費有限,圖書購置有限,就會影響相關活動的開展,所以立法提供保障尤為重要。閱讀對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通過公共圖書館法,對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指導,讀書交流、演講誦讀、圖書互換共享、閱讀征文、展覽等活動作出明確規定,進一步加強了全民閱讀活動的推廣,這樣就可以幫助更多人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真正做到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②增強吸引力提升服務效能
眼下,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公共圖書館法也明確規定,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設置少年兒童閱覽區域。根據少年兒童的特點配備相應的專業人員,開展面向少年兒童的閱讀指導和社會教育活動,并為學校開展有關課外活動提供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單獨設立少兒圖書館。畢節市圖書館多年前就設置了專門的少兒閱覽室,并配備了專門的專業人員,為幼兒園、學校開展面向少年兒童的閱讀指導和社會教育活動,并為學校開展有關課外活動提供支持等活動。這就意味著,公共圖書館不僅要提供基本的借閱服務,還要提供更為舒適的閱讀空間。
根據調查,有不少的人更愿意選擇個性化的書店等場所進行閱讀。因為圖書館服務還有很多不足。比如,圖書館數量少,即便有圖書館,離家比較遠,借書還書不方便;而且開放時間有嚴格限定,平時圖書館開放的時候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別人下班的時候圖書館也閉館了。節假日有時間的時候,有的館只開放半天;有的圖書館環境比較傳統老舊,缺乏童趣等。公共圖書館在服務效能方面也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間。比如,受經費、采購方式、采購人員主觀意識的影響,書籍更新較慢,舊書維護情況堪憂;原版外文繪本較少,無法滿足閱讀的需要;因為成本高昂,有一些精美的繪本只能在閱覽室里閱讀而不能外借。根據有關數據顯示,中西部地貧困地區的兒童的課外讀物資源整體匱乏,高達74%的鄉村兒童一年閱讀的課外讀物不足10本,超過36%的兒童一年只讀了不到3本書,一本課外讀物都沒有的鄉村兒童占比接近20%。而且藏書流動性較差,多數家庭一年內沒有添置過新的課外書。很多少鎮普遍沒有圖書館和書店,即使有書店,大部分所售的書籍為課程輔導教材、試卷、作文書,課外讀物較少。從而導致了閱讀圖書的數量并不高。顯然,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與現實之間還有不小的差距,如何提升服務效能,成為能否吸引更多民眾的關鍵。
③將服務延伸到社區
公共圖書館法明確規定,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考慮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特點,積極創造條件,提供適合其需要的文獻信息、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等。公共圖書館在舉辦閱讀推廣活動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各類群眾的具體閱讀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
公共圖書館承擔著傳播文化,開展社會教育的重要職能,面對弱勢群體,按照平等、開放、共享的需求提供服務,公共圖書館要為彌補這種差距作出努力。將服務延伸到社區甚至家庭,是未來公共圖書館發展的方向之一。畢節市圖書館與蘭苑等社區舉辦各種吸引人人進行閱讀,培養人們閱讀習慣的活動。秉持公共圖書館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在服務功能精準定位基礎上,為空巢老人提供多樣化服務內容,無疑是老齡化社會中公共圖書館服務理念轉變的一個重要方面。畢節市圖書館經常到敬老院為老齡人閱讀報刊、讀書、講故事等活動。
參考文獻
[1]范并思.閱讀推廣與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問題分析.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5)
[2]王波.閱讀推廣,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定義:兼論如何認識和學習圖書館時尚閱讀推廣案例.圖書館論壇,2015(10)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圖書館法,2018(1)
(作者單位:畢節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