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周明
摘 要:環境監察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肩負著環境執法工作的重任,負有對各種環境污染行為的監督與處理的職責,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基層環境監察工作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對環境監察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從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現狀出發,就如何加強基層環境監察提出對應策略,以期更好地服務于環境保護事業。
關鍵詞:基層環境監察;監察現狀;法律缺失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18)19-0157-02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YANG Zhouming
(Ship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am,Shiping Yunnan 662200)
Abstract: As the basi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shoulde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work, and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supervise and deal with all kind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t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 which has a very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at the grass-roots level;current situation of supervision;lack of law
1 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現狀
1.1 環保法律法規亟待完善
盡管目前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較多,但大多過于籠統抽象,職責與權限不明,相關環境法律法規間缺乏有效配合,甚至存在交叉重疊的現象。新環保法的出臺雖然有效改善了上述問題,但目前只有《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得到修訂,其他單行法并未進行修訂[1-3]。
目前,在環境執法過程中,基層環境執法經常因為新環保法與各單行法不一致而備受困惑,導致環境執法的違法成本低,相比較而言,守法與執法成本比較高,執法過程中還存在舉證難的問題,無法有效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更別提進行強制整改了。可以說,環境執法的整體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1.2 環境監管部門間缺乏有效配合
為了加強環境保護,要加強相關部門的協調與配合,除依靠環境監察部門外,還要協同如工商、法院、城市管理及規劃局等有關部門。這些部門要發揮自身能動性,共同應對嚴峻的環保形勢,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然而,在實踐過程中,相關部門并未形成一致配合,彼此間合作意識缺乏,工作分工比較籠統,無法明確到具體部門。更重要的是,整個環保系統內部的環境監測與監察兩系統之間缺乏有效配合,經常是一個部門在戰斗,嚴重限制了整體協調效能的發揮。
1.3 環境監察人員素質較低
環境監察人員是環境監察工作的主力軍,其整體素質將直接關系到環境監察工作能否順利進行下去。但是,現階段,基層環保部門內的基層執法人員素質較低,很多監察員思想不夠先進,缺乏專業知識,不少基層環境監察機構的辦公環境惡劣,身兼數職的情況比較普遍,影響了人員工作積極性,環境執法工作進度也受到影響。此外,環境監察工作隊伍人員流動性大,大多處于缺員狀態,也得不到新鮮血液的注入,不利于環境監察工作的有效開展。
2 加強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的策略
2.1 加強環保法律體系建設
我國應盡快完善現行的環保法律法規,在尚未出臺正式的環保法律法規前,要派人員進行調研與論證,了解基層實際情況,悉心聽取相關環保部門給出的意見與建議。在制定環保相關法律法規的過程中,要明確環境監察的對象、范圍,確定環保違法行為的處理和處罰種類、數量與具體的處罰標準,使現行環保法律更具可行性,為環境監察部門開展工作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各基層政府應立足于地方實際,認真分析當前的環保法律法規,并出臺相關實施細則與規章,彌補相關法律的不足和缺陷,加快環保法律制度的完善,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2.2 加強環境監察宣傳,發揮公眾的監督作用
要做好基層環境監察工作,不僅需要從業人員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還要進行強有力的宣傳,向社會公眾宣傳環境監察工作的成果與意義,讓社會公眾更加了解環境監察的作用,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爭取輿論支持。同時,也可以利用各大網絡平臺、電視、廣播及紙媒等多種渠道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進行有效宣傳,增進社會工作者對環保法律法規的了解,并明確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自身環境保護意識。這樣,在開展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的過程中,才能獲得社會公眾的支持與理解。
相關部門應面向公眾宣傳一批先進典型,并將一批環境保護違法行為予以曝光,鼓勵和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監督工作中去,對人民群眾提出的合理訴求積極作出回應,支持公眾舉報或揭露社會上的一切環境違法行為,在全社會營造一種良好的輿論氛圍。
2.3 不斷提升環保監察隊伍的素質
環境監察人員,除了要有足夠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要對環境保護有關法律法規比較熟悉,能經得起各種物質與金錢的誘惑。因此,在建立環境監察隊伍時,應適當提高準入門檻,對應聘人員的學歷層次、專業技能及思想觀念等進行嚴格把關與控制,為了提高環境監察隊伍的建設水平,應定期組織環境監察人員參加相關業務培訓,讓其專業知識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熟悉相關法律,并鼓勵其分享自己的實踐工作經驗,總結與交流工作中的問題。這樣,他們在執行監督檢查任務時才能嚴格按照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政策行事。對于違背環保法律規定的各種社會主體,應對其進行處理與處罰。同時,能根據相關標準與規定,征收超標排污,既要避免執法過度或不嚴等問題的出現,也要防止出現隨意收費、以情代法等現象。
2.4 建立環境執法監督長效機制
首先,優化環境行政執法程序。針對環境執法,及時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形成執法必嚴、自覺守法、全面參與監督的環境執法監督體系。其次,增強地方行政部門領導的環境責任意識,在制定經濟發展規劃時,能對環境問題進行考慮,決策過程中也應權衡一下環保的問題。再次,加強環境執法稽查,并將其確立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與監督手段,通過明察暗訪,著重抓反面典型,提高基層環境監察執法程序的規范性。最后,由上級環保部門盡快完善環境監察免責條款,并由紀檢部門負責備案,既要規范環境執法人員的工作程序及要點,也要保障執法人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做到盡職盡責,同時還要保證環境監察人員的利益。
2.5 加強相關部門的合作與配合
要保證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的順利開展,僅靠基層環保部門往往是無法完成的,還需要有關部門的支持與配合。所以,環保部門應與其他部門之間加強協調與溝通,明確分工合作,盡可能避免出現漏管、漏批等問題。要加強與司法部門的合作,對于環境監察執法處理的結果,如果個人或單位拒絕履行,則可向司法部門申請強制執行;與城市建設管理、規劃局、工商管理局加強合作,如有必要,可多部門聯合執法,使環境監察執法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基層環境監察部門應與監測部門加強協作,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共同制訂工作計劃,確保環境監督執法工作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3 結語
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的開展,能及時了解與掌握環境變化的數據信息,及時發現環境污染問題,為基層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也有利于我國環境質量的提升。因此,基層環境監察部門應明確當前的工作現狀,提出一些針對性的策略,以提高環境監察工作成效,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利依據。
參考文獻:
[1]蘆曉軍.基層環境監察工作的現實困境與對策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8(3):202-203.
[2]王賽男.淺談基層環境監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大科技,2017(3):319.
[3]田志偉.基層環境監察能力的強化建設途徑探討[J].科技展望,2017(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