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開心美少女

前段時間,國內某航空的一架飛機上出現了驚魂一幕:行李架上,一名乘客背包中的充電寶,竟自燃了。好在,一名眼疾手快的空姐擰開了一瓶礦泉水,瞬間滅掉了火。不過,這個動作讓網友吵翻了天。
吐槽空姐“不專業”“沒常識”的吃瓜群眾,歇歇吧,人家這么做,真沒毛病。電器設備起火不能用水去滅,是因為水能導電,用水撲火會有使人觸電的風險。就充電寶那點容量和電壓,用水滅火不用擔心觸電的問題。充電寶自燃,罪魁禍首是其中的鋰電池芯。關于鋰電池著火的處理,國家民航局早就出臺了規定:水是首選!因為水不僅可以撲滅火焰,還能給鋰電池降溫,避免二次燃燒。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都是通過隔絕氧氣來滅火。這一招,用在鋰電池起火上,只能撲滅外部火焰,卻不能“斬草除根”。自燃的鋰電池如果沒有冷卻下來,還會再次燃燒。
滅火器雖然都長得差不多,但其實里面裝的東西不同,適用場景也不同。
清水滅火器:主要用于撲救固體火災,如木材、紙張、棉麻織物等的初期火災。
泡沫滅火器:適用于撲救木材、棉、麻、紙張等火災,也能撲救一般類火災,如石油制品、油脂等火災。
干粉滅火器:適用于撲救可燃液體、氣體、電氣火災以及不宜用水撲救的火災。
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于撲救600伏以下電氣設備、精密儀器、圖書、檔案的火災,以及范圍不大的油類、氣體和一些不能用水撲救的物質的火災。
1211滅火器:以上所有場景都適用,還能撲救飛機、汽車、輪船、賓館等場所的初起火災。
事件一出,機場還收到了從天而降的“黑鍋”:機場安檢是干什么吃的,這么危險的東西居然都能上飛機?
機場安檢表示很冤枉。國家民航局規定,容量不超過20000毫安時的充電寶,是可以帶上飛機的。并且,不管是哪種規格的充電寶,都只能由乘客隨身攜帶上飛機,不能放在行李箱、包裹里托運。因為市場上的充電寶,基本都是鋰電池芯,而鋰本身是一種易燃易爆的材料。如果飛行過程中比較顛簸,行李箱中的充電寶受到擠壓、被刺穿等強烈沖擊,或者遇熱,就容易起火。此外,雖然可以帶充電寶,但是出于安全考慮,飛行過程中,嚴禁使用充電寶對電子設備充電。一般在飛機起飛前,空姐都會特別提醒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