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萌杰 (西南財經大學經貿外語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本文將智豬博弈的例子引入公司大小股東間的關系上來。在股份公司中,股東有監督經理人的職能,以防范“惡魔”經理人,為自己的利益惡意操縱公司的資本,對高風險項目進行投資,但大股東和中小股東從監督中得到的收益不一樣。大小股東博弈的結果是,大股東從監督中得到的好處顯然多于中小股東,所以大股東就當起監督經理人的角色,大股東花費成本去搜集信息監督經理人,而中小股東便搭了大股東的便車。大股東與中小股東的利益沖突問題和中小股東的搭便車現象較為嚴重,適合研究。
公司中大股東與中小股東沖突問題研究的文獻綜述
Jensen和Meckling(1976)將股東分為內部股東和外部股東并分別加以區分界定:內部股東擁有公司控制權和投票權;而外部股東不擁有公司控制權,只能通過“用腳投票”即拋售股票來限制內部股東行為。擁有公司控制和決策權的內部股東有條件利用其特權追求自身利益,背離公司和其他外部股東的利益。但當內部股東持股份額增加時,內部股東背離公司利益最大化的成本將增加。
Edwars和Weichenrieder(1999)提出,隨著控股股東股權的增加以及股權的進一步集中,控股股東控制權增加一方面會加大對公司有負面影響的私利,另一方面會增加對經理人的監督以及減少對小股東利益的侵害。控股股東股權增加對公司的正效應要高于負效應。尤其是,如果增加第二大股東的持股比例,第二大股東不僅會增加對管理人的監管,還會增加對第一大股東的監督,公司價值也會隨之增加。
1.模型假設:
1.1 假定大股東與中小股東同時決定是否對經理人加以監管,沒有先后順序。
1.2 假定將按持股比例分配公司收益。
1.3 假定企業持續經營,不考慮企業會由于雙方的行動而倒閉的可能。
1.4 假定經理人受到監督就會努力工作提高公司收益,不受到監督公司收益就會降低。經理人努力工作取決于是否受到監督而非誰來監督,經理人受到大股東單獨監督、小股東單獨監督、或是大小股東的共同監督,公司收益都是相同的。
2.符號假定
C股東監督經理人的成本。
ai股東在企業持股份額。其中,a1表示大股東持股份額,a2表示中小股東持股份額。
Ri表示企業收益。其中,RH表示經理人受到監督努力工作時的企業收益,RL表示經理人未收到監督不努力工作時的企業收益。
在決策和監督經理人的過程中,由于作為委托人的大小股東和作為代理人的經理人信息不對稱,股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來搜集信息。如果大小股東收集信息的成本是相同的,監督經理人所帶來的收益中,大股東所獲得的要遠高于小股東。大股東監督,小股東監督所帶來的收益分別是1Ha RC- 、2Ha RC- ,大股東監督小股東不監督所帶來的收益分別是1Ha RC- 、2Ha R,大股東不監督,小股東監督所帶來的收益分別是1Ha R、2Ha RC- ,大股東和小股東都不監督帶來的收益是1La R、2La R。
大小股東依股權比例獲得公司收益。在股權高度集中的的企業中,小股東持股比例低,當小股東持股比例或小股東監督經理人時搜集信息所需要的成本C>a2(RH-RL)時,大小股東間的博弈屬于“智豬博弈”。無論大股東選擇監督或者不監督經理人,小股東都不會監督經理人。而大股東占有股權高,當滿足C<a2(RH-RL),即大股東通過監督經理人增加的收益以彌補其監督成本時,知道小股東會選擇不監督經理人而大股東會監督經理人。
博弈的均衡是:大股東付出搜集信息的成本,擔負監督經理人和做出決策的責任,小股東選擇“搭便車”。
博弈結果表明,控股股東更傾向于對企業實施控制,獲得企業的剩余控制權;而中小股東更傾向于獲得企業的剩余索取權。
小股東在股權收益上所多得到的利益不足以抵銷在獲取信息上所花費的成本,選擇搭便車放棄對經理人的監督,將監督經理人全部交給大股東,而放棄監督經理人即導致經理人僅受大股東控制,也就是大股東通過控制經理人,間接控制公司經營。小股東實質上放棄了出資人的部分權利,而大股東通過部分股權控制了公司全部的控制權,包括由小股東出資占有的部分股權享有的對公司的控制和決策權。
所以減少搭便車行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市場信息透明化程度高,企業搜集信息的成本微乎其微,導致企業多個股東監督經理人增加的收益可彌補其監督成本,對經理人實行共同控制。政府可以設立信息搜集機構,增加信息的供給量,或者加強對公司的監管力度,使公司披露更多的信息。這樣可以使信息的需求者花費較少的資本就可以得到信息,促使大小股東共同監管,減少了搭便車行為。
中小股東形成機構投資者作為整體參與監督,只要中小股東作為整體參與監督的成本小于監督所獲得的收益,他就有監督的激勵,監督的凈收益分攤到單個中小股東身上也是有利可圖的。可見,機構投資者的存在,降低了單個中小股東的監督成本,增加了中小股東參與監督的可能性,可以有效減少搭便車現象的產生。
[1]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3
[3]李婉麗,崔領娟.不同股權結構下的關聯交易與大股東利益轉移關系.【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7.11,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