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歐(廣漢市廣播電視臺,四川 廣漢 618300)
全媒體是未來世界媒體轉型、發展的方向、重點,開放是未來媒體發展的新動向。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的報紙及電視與廣播、新聞等傳統媒體,則都紛紛開始求變、轉型了,而在應對洶涌轉型發展大潮中,縣級媒體記者們就處于尷尬位置,特別就是包括有哪些從事與專注于這個行業的記者們更是如此,除了需要掌握專業的新聞撰寫基礎與能力,更要具備有較高的社會競爭與新聞服務意識。另外,也應具有客觀、良好的專業分析能力及技巧,從而能夠適應外部激烈的競爭與環境;此外,也更應具有新時代新媒體專業素養與能力,而只有在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及能力的情況下,那么才能夠在變幻莫測的競爭壓力種脫穎而出,成為全媒體時代下的佼佼者,成為一個優秀的獨具慧眼的傳統專業記者。
新媒體一般的利用當前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及移動互聯網技術,對文字與影像、電影等方式來進行傳播、擴散的,通過快速的網絡連接與無線連接方式,發送至移動互聯網接收終端設備,提供給人們閱讀、觀賞、瀏覽等讓接受者隨時隨地觀賞與接收到最新的熱點資訊及新聞等。雖然,新媒體出現尚未有任何學術機構對其作出明確的定義,但是,新媒體發展與未來發展方向已經成為世界性話題,更是未來研究之重點,而且,新媒體發展勢不可擋,已經演變成為信息化移動互聯網革命,并不為人們主觀意識而發生改變,已成為不可缺少的主流的媒體之一[1]。
新媒體具有的一下這些特點:
第一、能實現跨平臺發布,傳播覆蓋面廣;
第二、能對資源進行采編,然后快速整合,進行二次加工創作,然后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進行傳輸發布。
第三、新媒體不再是單一一個媒體,而是呈現為多個媒體渠道,使得新媒體變得更加全面、豐富,同時具有較強的便攜能力,具有較強的滲透力,影響到生產生活方方面面。
時下,每日都會有巨大的信息量蓬勃而出,而信息量一大增多就需要經過一定的加工處理,將原本碎片化的內容采集、整合,加工處理,使得接收者能夠得以直觀的看到各種不同的新聞及內容、動態,但是,由于信息量較大,一般的自媒體作者難以很全面的對信息做深度的分析、論證,只是經過一定加工之后,編寫之后,就在平臺上面進行發布,這樣就會導致有部分內容相對地的有些粗糙,不夠細致,此外,新聞內容在有的時候也會顯得有點刻板,有些不夠全面等[2]。
縣級傳媒記者可以利用自身優勢對這些信息、每日,進行深入的進行分析、撰寫,以更專業角度去進行敘事、評論。然而,記者們所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難以應對每日產生的巨大信息量,如何在這些信息中找到有價值的題材,有趣的題材,能夠進行深度加工的題材;此外,記者們也會因為受到傳統媒體加工時間長等特點,而延遲發稿,因此,在時間上不占據任何優勢;另外,在與讀者之間的互通交流方面比較欠缺,難以與讀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讀者們的興趣。
其實,對比正式記者而言,傳統記者其的優勢就是具有較強的文字撰寫能力,與文學素養、專業寫作知識,這也是區別于自媒體記者們的一大區別,例如:專業的記者能夠對時事做深入、專業的分析,能夠運用多方面知識去進行評價、論述,但是,自媒體記者則不然,難以對宏大的時間做深入、正確的分析,難以把握住新聞主線索、整體,做具體實時分析[3]。
還有就是,傳統記者在新媒體舉起之際,則可以通過運用自身知識與專業新聞素養、技巧等,能夠在信息量巨大的今天找到許多適合的新聞題材,然后做新聞論述分析與報道,能夠讓新聞報道變得更加豐富,有更多的題材可以寫。
最后,傳統記者一大優勢就是,其具有較高的專業度,能夠被人們所信任,畢竟,專業的新聞記者其經過嚴格培訓與學習考核之后而獲得記者從業資格的人員,因此,在撰寫新聞題材過程中會嚴格按照專業格式、方法來寫作,所以,在這一方面更加容易得到人們的信任的。
由于新媒體不斷的發展,過往的新媒體表達方式發生了許多的變化,而作為傳統記者而言就需要根據讀者閱讀興趣來寫作,創作者讀者們喜歡閱讀的新聞題材、內容。
新媒體發展越來越迅速,同時為很多新聞記者提供了許多方向,以及提供許多題材,而新聞記者需要對題材保持足夠的敏感度,善于利用時下熱門題材與熱門新聞事件進行報道。
專業的新聞記者除了需提高自身專業素質以外,同時也應該積極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例如:專業攝影、影像制作、動畫制作等,只有這樣才能夠加快自己制作新聞材料的速度與專業度,能夠制作出更優質的新聞與內容,讓接收者能夠閱讀接收到高質量的新聞內容。
傳統記者必須培養自己鑒別假新聞的能力,同時過濾掉炒作內容,抓住新聞核心內容,然后,做一次全面的再次加工工作,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出現虛假新聞訛傳現象,導致危害社會與讀者們的事情發生。而專業記者必須要運用專業新聞知識與技巧與自身寫作能力,對新聞事件做一次深入分析與論證,同時正確引導公眾輿論,不能用狹隘的眼光及角度去分析問題,誤導讀者。同時還應該積極宣傳社會正能量,做好榜樣,起到帶頭作用[4]。
傳統新聞記者在新的媒體發展形勢下,必須要與時俱進,認真了解新媒體發展情況與背景,及優劣地方,例如:全媒體傳播范圍大、覆蓋面廣等,又例如:全媒體記者因為缺少專業的新聞知識訓練與學習,而無法對某一些事件做深度剖析、分析等。只有了解全媒體特點之后,那么才能夠對全媒體發展與優劣有更多了解,然后結合自身新聞專業出身及過硬專業技巧,對新聞內容做深入、全面報道,同時用正確的方式引導輿論走向,發揚好有好事,宣傳社會正能量,同時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專業技能與寫作能力,提高自身競爭力與對新聞的敏感度、采編等能力,以適應新時代下的全媒體發展與挑戰,能夠在競爭中展現自己優勢,能夠站在浪尖上發揮自己的作用與價值。
[1]甘曉非.縣級電視記者如何向全媒體記者轉型[J].西部廣播電視,2017(19):204-204.
[2]蒙勤英.淺析全媒體時代縣級電視臺編輯工作的創新轉型[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2):274-274.
[3]陳曼娜.“微”時代縣級電視媒體的轉型發展[J].視聽,2015(6):34-35.
[4]楊娟.自媒體時代縣級新聞媒體的生存法則初探[J].西部廣播電視,2017(18):1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