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碧瑤 張玉春(通訊作者)(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引言:從音樂藝術的發展進行分析,歌劇、藝術歌曲以及合唱是常見的演唱實踐,不同類型的藝術形式演唱形式不同,在不同的藝術形式中采用相同的演唱方法,呈現出了的效果不同,而且發生狀態、演唱者的呼吸狀態、演唱產生的共鳴等都是存在差異性的,為了更好的對美聲唱法的進行研究,文章將其對歌劇、藝術歌曲中的運用進行研究。
歌劇演唱、藝術歌曲演唱時聲樂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其聲音狀態是以美聲唱法的發聲為基礎,在發聲上兩者是相同的。雖然美聲唱法在歌劇和藝術歌曲的演唱中有相同之處,但是也存在著差異性,不同的運用產生的效果、發生狀態等都有差異性。
(1)歌劇的發聲狀態。在演唱者進行歌劇演唱的過程中,其發聲狀態主要以真聲為主,在歌聲中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對氣息的控制,歌唱者氣息柱狀感特別的清楚,喉嚨、咽部都處于最大的挺立狀態,在演唱的過程中,各個聲區都有較為濃厚的胸聲,聲音厚實而且集中,有較強的穿透力,演唱者整個身體都參與到演唱中,全聲和真聲的運用較多。
(2)藝術歌曲發聲狀態。在藝術歌曲的演唱中,其發聲狀態多以混聲為主,在演唱的過程中,氣息的控制十分的重要,富有彈性、控制的氣息,貫穿于整個歌唱中,演唱時演唱者的各個聲區都有胸聲,但是聽覺上不是很明顯的突出,而歌唱者的喉嚨、咽部,則是出于穩定開放的狀態,聲音則是以抒情、集中為主,穿透力較強,在演唱的過程中,演唱者的整體聲線清晰,使用音色、音量和混聲進行演唱。
呼吸是歌唱的基礎,也是原動力,呼吸與發聲器官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在藝術歌曲的演唱中,根據不同的風格和民族特點采用的是不同的呼吸方式,例如在進行德國藝術歌曲的演唱時,可以采用的是腹式呼吸,該種呼吸方式,產生的音色較為陰暗、憂郁,情感則是內斂。不同的呼吸方式因為藝術歌曲的風格不同而不同,采用較深或者是較淺的氣息進行演唱,在同一首歌曲中,為了達到某些意境,需要對呼吸方式進行轉變,例如《鱒魚》,該歌曲中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演唱時聲音、音色隨著調性的轉變而進行適當的調整,此時呼吸方式的轉換在非常的關鍵。
在歌劇的演唱中,大多采用的是胸腹式呼吸,該呼吸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調動共鳴與腔體,將夸張、激憤、含蓄等情緒呈現出來。例如《圣潔女神》,其中的樂句,采用的就是典型的胸腹式呼吸,在同一個線條上進行音色和力度的轉變,呼吸的變化也不缺乏藝術美。胸腹式呼吸,可以最大程度的調動演唱者的腔體,使身體成為一個發聲體、共鳴箱,產生較大的穿透力,而藝術歌曲的演唱呼吸方法的使用不是絕對的,不同風格需要不同深度的呼吸支持,為了表現不同的情緒、風格、效果,歌唱家會變換自己的呼吸技術,追求效果的最大化,作品風格不同,呼吸方式也存在著差異。
在演唱的過程中,藝術歌曲大部分是采用的鋼琴伴奏,所以演唱需要具有清晰的旋律,而音量則不需要過大,同時也不需要有強烈的演唱力度,在舒伯特藝術歌曲中,這種表現較為明顯和突出。而歌劇與其相反,歌劇是一種大型的聲樂載體,其曲折的故事情節,激烈的人物矛盾,都預示著歌劇的演唱需要具有較大的音量,進而對整個歌劇音樂內容進行相互的協調,與樂隊的伴奏進行有效的抗衡。
在共鳴上歌劇和藝術歌曲有顯著的差異性,在歌劇的演唱中,詠嘆調的運用會產生整體的歌唱共鳴,但是在藝術歌劇中較少。藝術歌曲的演唱注重的是重輕機能,頭聲的使用,所占的比例較大。歌劇演唱中胸聲使用的較多,而且使用的咽部力量較大,為了達到明亮有穿透力的聲音要求,在高音演唱的時候,采用的是關閉唱法,咽腔的使用和氣息的配合十分的重要。藝術歌曲則演唱使用頭聲較多,而且在演唱的過程中,為了追求自然的演唱效果,在高音時采用不關閉,在換聲區采用直接敞開唱或者是直接的轉換成假聲演唱,呈現出不同的演唱風格,而在歌劇的演唱中,這是無法實現的。
所以美聲唱法在歌劇和藝術歌曲中的運用,在共鳴上存在著差異,大部分的藝術歌曲,以中聲區為主,內容則以抒情居多,其高聲區則是以松弛、自然為目的,歌劇在演唱中以高音區為主,且在高聲區追求集中、有穿透力。
藝術歌曲是音樂與詩歌的結合,不管是抒情的還是敘事的,都含有一定的戲劇性因素,一首歌曲其為藝術歌劇而不是歌劇的定義在于語氣表達方式的不同,所以在藝術歌曲的演唱中,不能因為其戲劇性將藝術歌曲的特性進行削減。
歌劇的演唱使用優美的聲樂長線條、高音、各種技巧等,讓一個完全不同臺詞和唱法的人都可以完全的沉浸其中,為演唱藝術歌曲則需要演唱者具備一定的條件,例如基本的聲音素顏、音色塑造和變化能力、聲音力度的控制力等等,藝術歌曲是音樂詩歌,演唱者與伴奏的有效結合,精心設計的每一個音符,都可以呈現出不斷變化的意向,情感、詩意等的表達也更加的靈活。
歌劇和藝術歌曲的演唱都采用的是美聲唱法,但是在內容、形式、體裁等方面存在著差異性,而美聲唱法作為聲樂演唱的基本形式,在時代、國家、歷史文化、背景、風格、演唱者因素等方面也存在著差異性,所以在聲樂演唱中,不能以一種價值觀作為主導,其需要擴大審美,采用多元化、多樣化的審美進行使用,增加聲樂作品的內涵,同時豐富作品的風格,更好的使用美聲唱法,并傳播發展美聲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