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文馨(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3)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說:“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幾千年的歷史流變中,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了無數艱難困苦,但我們都挺過來、走過來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睆牧曋飨v話中可見民族文化對一個民族的繁榮與強盛是多么的重要。一個優秀的民族必然擁有一個優秀的民族文化,優秀的民族文化有利于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團結,一個團結的民族必然是繁榮的、強盛的。
“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它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提到中華傳統文化便離不開書法。
習近平總書記說:“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任何一門藝術都是由人創造的,因而在本質上都是人的精神的映照,書法也不例外。書法具有抽象性,很難具體地表達情感。在藝術世界中,每一個藝術家都力圖表現自己的價值和個人精神,書法家也不例外。書法精神的體現是以書法家的情感介入為橋梁的,這種情感是書法家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積累而成的。當一個書法家進入創作是,他會沉入一種很純粹的情感的狀態,例如蔡邕在《筆論》中說:“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后書之”,說的便是這種純粹的情感境界。因此能夠通過書法表達自身的情感,并能把握住書法精神的書法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反之,不具備情感表達,不能體現書法精神的作品不能稱之書法。真正的書法家是通過書法來表達情感,甚至能通過書法來表現生命的偉大和人生的起伏,這才是真正的大家。
習近平總書記說:“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以及民間文藝、群眾文藝等各領域都要跟上時代發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優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創作生產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眲撔略谒囆g創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種藝術,如果不具備創新的能力,那必將會淹沒在歷史的更替和時代的洪流之中。在書法藝術中,為了適應生產生活的需要,書法字體也在不斷地更新演變,由最初的象形文字,例如甲骨文,漸漸演變為籀文大篆,后秦始皇統一文字,李斯等則規范了文字書寫,形成了小篆。但小篆仍是筆畫繁瑣,因此出現“隸變”。到了魏晉時期又形成了楷書的初級形式“魏碑”,發展到唐代,社會繁榮,百花齊放,則形成了法度嚴謹的唐楷,并涌現出一大批杰出的書法家。在書體的演變過程中,書體的風格也在不斷的更新與發展。為了使漢字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人們在書寫過程中不斷地力求便捷,因此出現了一種書體向另一種書體的演變。這種演變的基礎正是書法上不斷地進行革新。書法家在書法創作中不斷地對用筆、結體和章法上進行創新,因此創造出的許多個人書法風格又相互交流,相互影響,舍棄舊法改用新法。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正是因為書法具有強盛的生命力和創新的能力。
習主席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說:“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調侃崇高、扭曲經典、顛覆歷史,丑化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惡不辨、以丑為美,過度渲染社會陰暗面;有的搜奇獵艷、一味媚俗、低級趣味,把作品當作追逐利益的‘搖錢樹’,當作感官刺激的‘搖頭丸’;有的胡編亂寫、粗制濫造、牽強附會,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華、過度包裝、炫富擺闊,形式大于內容;還有的熱衷于所謂‘為藝術而藝術’,只寫一己悲歡、杯水風波,脫離大眾、脫離現實?!?0世紀八九十年代,由王鏞、沃興華等人倡導的“丑書”的書法創作風格風靡一時。這一書法風格潮流又被稱之為“流行書風”。前期為“民間書風”,是現代書法創作中取法民間而不是取法古人的書法現象。“民間書風”的盛行是對經典帖學碑學的反駁,與傳統經典正法相悖,它適合張揚個性,反對經典和權威。這一書風的可取之處是在氣息上自然樸拙,不足之處是在形式上簡單粗陋。致使大量跟風者為了在短時間內能入全國性大展,開始從正統的書寫模式中脫離出來,轉而學習“流行書風”,追求丑怪的形式,以此與眾不同,以為能“脫穎而出”?!俺髸钡膬瀯菰谟趧撟餍问降男路f獨特,不足之處是形式雖新,但底蘊不深。形式新穎且底蘊深厚,也就是所謂的形神兼備,這是“流行書風”該正視的問題,也是書法藝術家現階段該思考的問題。由于“流行書風”本身的不足,“流行書風”在持續兩年后就被“藝術書法”所取代。正如習主席所說:“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惫磐駚?,文藝巨制無不是厚積薄發的結晶,文藝魅力無不是內在充實的顯現。凡是傳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篤定恒心、傾注心血的作品”。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說:“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文藝工作者要自覺堅守藝術理想,不斷提高學養、涵養、修養,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文化修養、藝術訓練,努力做到“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除了要有好的專業素養之外,還要有高尚的人格修為,有“鐵肩擔道義”的社會責任感。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還要處理好義利關系,認真嚴肅地考慮作品的社會效果,講品位,重藝德,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職業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贏得人民喜愛和歡迎”。談論一個人的書法總是離不開書品與人品這兩個詞,世人往往認為人品惡劣者其書品也必然低劣。不然。書法創作水平的高低不能簡單的與古代書家的人格、人品相關聯。一個人品奸佞之人,未必其書法也是奸佞之相。譬如蔡京。眾所周知蔡京為宋朝權相,把握宋朝朝政十幾年,一生沉浮于宦海,其為人奸詐,被世人所不齒。雖然蔡京人品不足,但不能否認其高超的書法造詣。但正是因為人品的不足,不能被世人所接受,因此埋沒了書名。可見良好的人品對藝術家的重要性。
現如今國家和社會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播,這是傳統文化的福音,也是書法專業學生的福音。我們書法更應該與時俱進,做好繼承與發揚工作,屏除浮躁之氣,踏踏實實的搞專業搞教育。西方藝術只有繪畫雕刻,在中國卻有一門書法。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中華靈魂特有的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