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蒙(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手是思想的鏡子,是智力才能發展的刺激物,是意識的偉大培養者,是指揮的創造者。”手工制作是一項非常能鍛煉思維、開發智力的活動。同時手工是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也是幼兒園課堂教學常用的課程之一,是幼兒園環境布置、玩教具制作的常用方法。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手工課程的學習與掌握是至關重要的。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抓好手工課課堂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手工活動,是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及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讓每位學生都動起來,讓學生的學習豐富多彩起來。
手工制作課堂應該以學生動手、動腦、動眼為主,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教學發現,一些學生在有的課堂上不好好聽講,甚至睡覺,但在手工教學課上,每個學生都在忙著做手工。通過完成的手工作品,我發現,雖然在平時不好好學習的學生,但他們做的手工作品往往很精美。所以,每個學期我們都舉辦一次手工作品展,讓手工制作成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在學生的精神世界里這種被發現、被認可的需要特別強烈。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的,希望可以得到肯定。因此我們在手工教學活動中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要經常鼓勵學生,學生的作品只要是有特點、新穎的就應得到肯定和鼓勵,使學生對手工制作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讓學前教育專業的手工制作課程成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真正受益的課程。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很大一部分會成為幼兒園教師,所以應該根據幼兒的特點和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教學,如紙造型、布造型、泥造型、結繩造型、綜合材料等。這些教學內容在幼兒園教學中以廣泛運用于實際,如何選擇合適的手工課內容是一個好的幼師所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我現在所帶的班級,因為即將走入工作崗位,所以手工課我給他們安排了實用性非常強的剪紙、皺紋紙花、多面體彩球、超輕粘土、不織布、中國結、石頭畫等課程。這些課程對他們以后的課堂教學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學生們很用心的學習,課堂氣氛、效果較好。
傳統的學前教育手工課堂教學模式已經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為此,應該對其進行創新。教師應該重視轉變教育觀念,重點培養學生手工制作方面的動手能力,進而對學生的潛能進行開發。另外,應進行教學模式創新,要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加入欣賞課、情景課、體驗課、實際操作課、集體創作課等,通過多種形式為該專業學生提供廣闊的手工制作學習空間。
在手工課中,啟發式教學和示范性教學同樣重要。幼兒教師要面對的是幼兒,這時的手工課不僅僅是要學生掌握多少東西,更要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充分挖掘幼兒潛在的創造力。如何啟發,首先讓幼兒看到實物。通過實物,引導幼兒觀察,啟發幼兒思考制作過程以及方法。讓幼兒說出自己制作的想法,通過動手實踐,做出自己的作品。當然,在這中間,教師的示范也非常關鍵。教師的示范應該是體現在關鍵的地方,或者有難度的地方,不應該自始至終都做示范,要不然,學生就會依葫蘆畫瓢的去做,就不會自己動腦筋去想,出來的結果也就可能是流水線作業一樣,失去了原本的手工課樂趣。教師在手工課的示范作用是教會學生方法,并啟發他們自由創作,這樣出來的作品才能多樣化,并充滿樂趣,課堂的效果才會達到。
每一種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實施過程中均需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進行認知與思維的整合,使其能夠自覺掌握手工制作的相關內容,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很多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手工課程經常采用的典型教學方式為自主探索、思考、研究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該種學習方式,學生能夠在手工制作過程中感受到良好的學習氛圍,并且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學前教育專業手工制作課程教師需要在學生該種學習狀態下,關注學生心理的細微變化,并且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科學評價,以便對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及時發現需要改進的方面,進行恰當的調整,進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這方面,教師應該注重課堂評價的廣泛性和多面性。首先,將手工制作教學模塊進行細分,在每個項目結束后都進行考核評比;定期舉辦手工技能比賽和各種形式的展覽活動,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氛圍,采取為成績優秀者頒發優秀證書的激勵措施;在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時,不僅要對學生手工制作的質量進行評價,亦需要進行隨堂評價、作業評價、學生互評等,將學生的自我評價與他人的評價相結合,采用多方課堂評價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其創新意識。其次,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參與評價的機會,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時要進行正確的指導。每一位手工制作任課教師均需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發揮其主動性與創造性。對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教師需要予以肯定,并且要積極進行引導,最終培養出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主動能力、組織能力等綜合發展的學前教育人才。
在學前教育專業手工制作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中,教師要主動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并且要制定符合現今時代發展需求和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及時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利用先進的技術力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使學生在實踐與自我評價、綜合評價中樹立手工制作的信心,鍛煉綜合能力,成為符合學前教育需求的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