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孟子皿(華北理工大學, 河北 唐山 063210)
從環境藝術的角度看,人體工程學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于通過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正確認識,使一切環境更適合人類的生活需要,進而使人與環境達到完美的統一。人體工程學的重心完全放在人的上面,而后根據人體結構、心理形態和活動需要等綜合因素,充分運用科學的方法,通過合理的空間組織和設施的設計,使人的活動場所更具人性化。
人體的結構非常復雜,從人類活動的角度來看,人體的運動器官和感覺器官與活動的關系最密切。運動器官方面,人的身體有一定的尺度,活動能力有一定的限度,無論是采取何種姿態進行活動,皆有定的距離和方式,因而與活動有關的空間和家具設施的設計必須考慮人的體形特征、動作特性和體能極限等人體因素。感覺器官方面,人的知覺與感覺與室內環境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系,諸如周圍的溫度、濕度、光線、聲音、色彩、比例等環境因素皆直接和強烈地影響著人的知覺和感覺,并進而影響人的活動效果。因而了解人的知覺和感覺特性,可以成為建立環境設計的標準。人體工程學在環境設計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為確定空間場所范圍提供依據
影響場所空間大小、形狀的因素相當多,但是,最主要的因素還是人的活動范圍以及設施的數量和尺寸。因此,在確定場所空間范圍時,必須搞清楚使用這個場所空間的人數,每個人需要多大的活動面積,空間內有哪些設施以及這些設施和設備需要占用多少面積等。
作為研究問題的基礎,要準確測定出不同性別的成年人與兒童在立、坐、臥時的平均尺寸,還要測定出人們在使用各種家具、設備和從事各種活動時所需空間的體積與高度,這樣一旦確定了空間內的總人數,就能定出空間的合理面積與高度。
2.為設計家具、設施等提供依據
家具、設施的主要功能是使用,因此,無論是人體家具還是儲存家具都要滿足使用要求。屬于人體家具的椅、床等,要讓人坐著舒適,書寫方便,睡得香甜,安全可靠,減少疲勞感。屬于儲藏家具的柜、櫥、架等,要有適合儲存各種衣物的空間,并且便于人們存取。屬于健身休閑公共設施的,要有合適的空間滿足人們的活動要求,使人感覺到既安全義衛生。為滿足上述要求,設計家具、設施時必須以人體工程學作為指導,使家具、設施符合人體的基本尺寸和從事各種活動需要的尺寸。
3.為確定感覺器官的適應能力提供依據
人的感覺器官在什么情況下能夠感覺到刺激物,什么樣的刺激物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樣的刺激物是不能接受的,這是人體工程學需要研究的另一個課題。人的感覺能力是有差別的,從這一事實出發,人體工程學既要研究-般的規律,又要研究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感覺能力的差異。以視覺為例,人體工程學要研究人的視野范圍(包括靜視野和動視野)、視覺適應及視錯覺等生理現象。
在聽覺方面,人體工程學首先要研究人的聽覺極限,即什么樣的聲音能夠被人聽到。實驗表明,一般的嬰兒可以聽到頻率為每秒2000次的聲音,成年人能聽到頻率為每秒610018000次的聲音,老年人只能聽到每秒10100~ 12000次的聲音。其次,要研究音量大小會給人帶來怎樣的心理反應以及聲音的反射、回音等現象。以音量為例,高于48dB的聲音即可稱為噪聲,110dB的聲音即可使人產生不快感,130dB 的聲音可以給人以刺癢感,14B的聲音可以給人以壓痛感,150dB 的聲音則有破壞聽覺的可能性。
聽覺具有較大的工作范圍。在7m以內,耳朵是非常靈敏的,在這距高進行交讀沒有什么困難。大約在35m的距離,仍可以聽清楚演講,比如建立起種間與答式的關系, 但己不可能進行實際的交談。超過35m傾聽別人的能力就大降低了,有可能聽見人的大到i但報難聽清喊的內容。如果距離達Ikm 或者更遠,就只可能聽見大炮聲或者高空的噴氣式飛機這樣極強的噪聲。
只有在背最噪聲小于60B時,才可能進行交談。如果人們要聽清別人的輕聲細語、腳步聲、歌聲等完整的社會場景要素,噪聲水平就必須降至45~50dB以下。
嗅覺只能在非常有限的范圍內感知不同的氣味。只有在小于1m的距離以內,才能聞到從別人頭發、皮膚和衣服上散發出來的較弱的氣味。香水或者別的較濃的氣味可以在2~3m遠處感覺到。超過這一距離,人就只能嗅出很濃烈的氣味。
現代室內環境設計,是現代主義建筑運動的直接產物。隨著傳統的室內設計思維方式在觀念上的根本改變,現代室內環境設計已經突破了過去“依附于建筑內界面的裝飾來實現其自身美學價值”的傳統設計概念。現代室內設計已經被提升到
一個新的高度,即以創新的思維空間模式進行創作,突出“以人為中心”的設計原則,旨在使人們在生活、居住、工作、心理和視覺各方面得到至高無上的滿足與和諧,借以提高人的生活、文明水準,從而享受生活,提高人生的意義。
1、室內環境設計
(1)空間設計:室內空間設計是在建筑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內部空間進行處理,調整空間的尺度和比例,決定空間與空間的銜接、過渡、對比、統一等問題。
(2)室內裝修設計:裝修設計是按空間的要求對界面進行處理,即對頂棚、墻面和地面的材料選用、色彩、圖案、肌理的處理做設想和確定工藝方法。裝修設計是在空間設計的基礎上考慮使用的需要,對界面的材料進行分析和選擇,滿足使用時的物理、化學要求,還要考慮材料的色彩、圖案、質感等以適于人的心理需求并與環境整體一致。
(3)室內物理環境設計:物理環境設計是對室內通風、溫度、濕度、采光、照明等方面的設計與處理。物理環境與人的關系最為直接,空氣的流通、溫度的高低、光線的強弱直接影響人在環境中的舒適度和特定環境的需要。現代城市建筑室內物理環境受著極大的制約,與自然的環境有著很大的差別,與人對環境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人為的改進和創造是達到人們生活所需的物理環境的最有效的方法。
(4)室內陳設設計:陳設設計是指對室內家具、設備、裝飾織物、藝術品、照明燈具、綠化等方面的設計和處理。家具和設備除了本身的使用功效外,在室內環境中和其他元素一起構成和組織空間,裝飾和烘托整體環境。
和建筑內環境相比,室內環境更具有復雜性、多元性、多義性、綜合性和多變性。在進行室外人性化設計時,要滿足以下基本條件
1.滿足用戶安全感 在人的步行活動中,地面的安全性是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用于行走的地面可采用多種材料來鋪裝,但基本原則都是相同的即保證人們在其行走上的安全性。
2.滿足用戶空間感 滿足用戶空間感的人性化設計可通過建立清晰的邊界、明確場所的含義來實現。
3.滿足用戶社會交往 社會交往活動的產生依賴于明確的領域劃分、適當的交往空間尺度、多樣化的活動設施、適宜停留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