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男(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000)
綠色包裝是指可降解、能夠循環利用的無公害包裝,在其循環的整個周期中對人體和環境都不會造成有害影響。同時由于綠色包裝不僅具有包裝的普遍使用功能價值,還具有保護環境和資源再生的兩個非綠色包裝沒有的價值,所以其包裝廢棄前和包裝廢棄后的處理過程都有著明確的要求。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紙漿模塑和蜂窩紙板制品為典型代表的綠色包裝在我國興起并迅速普及,伴隨綠色包裝體系逐漸成熟,從業人員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到處都可以見到生產綠色包裝以及使用綠色包裝的企業,加之其環保、減耗的重要特征,綠色包裝已經成為包裝行業中無法忽視的一個重要分支。
自受環保事業影響興起綠色包裝熱潮以來,我國包裝行業愈發認識到綠色包裝的價值,致使綠色包裝在行業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盡管如此,過度包裝、回收率低、包裝回收分類滯后、相關法規待完善等現象還依然存在并制約著國內綠色包裝市場發展,具體總結有以下幾點。
生產成本是制約綠色包裝發展的重要因素。綠色包裝由于其自身價值的特殊性,所以對生產技術、生產企業規模的要求都高出普通傳統包裝標準,這種較大的差異性也就致使綠色包裝產品的成本比傳統包裝產品高。同時由于生產成本受到技術、資源材料、人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比較復雜,并非一個單一可控性強的因素,所以具有不穩定性,在控制過程中也會有不確定因素不定時的干擾。而傳統包裝的生產因為原料易得,生產方式普及簡單,技術項要求不高,相對綠色包裝更容易把控進而成本更低,這就導致了綠色包裝產品在和傳統包裝產品進行市場價格競爭時不占優勢。
科技水平影響綠色包裝發展。綠色包裝講求保護生態、減少污染,但并不是摒棄一切科技力量回歸原始狀態,恰恰與之相反,綠色包裝對科技水平有著更高的要求。綠色包裝的發展水平隨著科研人員水平以及科研投入的變化而變化,隨著科研人員素質的提高和科研投入的增加,綠色包裝的水平會隨之提高,同時綠色包裝行業中專業管理人員不足也是制約我國綠色包裝發展的一個因素。
自然界中的金屬材料、草木等有機材料以及黏土巖石等無機材料構成了天然材料的范疇。很早以前人類祖先就已經開始選擇可以直接利用的天然才料對他們的生活產物進行簡單的包裝,以達到基本的保護作用。淳樸及環保的意蘊至今仍然不失光彩,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當今社會,祖先的智慧依然值得學習和借鑒。
草、竹等有機物天然材料。利用天然生長的植物類進行綠色包裝制作,其滿足綠色包裝環保需求的同時更具有原汁原味的自然特色。在過去云南山區距市集較遠且山路崎嶇,為便于雞蛋保存和攜帶,人們使用結實有彈性的稻草編織成可網狀草袋來固定雞蛋。竹制品包裝種類眾多,如竹籃、竹盒、竹筐、竹筒等,造型多樣的同時還可以編制出豐富的圖案,例如湖南的竹簍包裝和四川的竹箱包裝。在今天,人們更是可以通過科技是天然的竹、草材料產生更加豐富的形式。既符合綠色包裝環保、易降解可循環的要求,又具有濃郁的特色。
以陶土為代表的無機物天然材料,原始社會時我們的祖先便學會了制作陶器來保存食物,陶器取材于自然泥沙,質地堅硬可重復使用,原始社會的陶罐、陶盆等器物可以說起到了產品包裝的作用。在今天,陶制品更是廣泛應用于生活中,現今在中國酒包裝設計上,仍然隨處可見陶器與瓷器的良好應用。陶文化給人淳樸的感受,作為酒水類包裝既凸顯文化內涵又不失現代感,與綠色包裝原則高度契合。
自然界中的天然材料為綠色包裝設計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力量源泉,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進行天然材料的綠色包裝設計時因地制宜、學習借鑒古人的智慧。
綠色包裝是符合時代需求的包裝方式,有著不竭的發展潛力,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我國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使資源利用更加合理、資源分配更加合理,盡可能以最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收益,綠色包裝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為之一,是包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包裝產業發展同環境保護相協調的最佳途徑。
綠色包裝是循環經濟的具體行動,循環經濟是一種用來解決長期發展與環境資源污染之間矛盾關系的一種經濟模式,循環經濟的基本要求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使廢物產量盡量變低,達到廢物資源化、無害化。目的是使經濟和生態系統發展和諧,高效循環,以此來維護生態平衡。循環經濟要求在清潔生產的生產方法中高效利用能源資源以及廢物,形成一種帶有“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強烈特征的"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反饋式流程。綠色包裝的生產和發展循環模式與循環經濟的基本要求是相吻合的,是具有長遠價值的發展模式,因此得到了世界上多國家的重視和青睞。在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通過建立法律法規來敦促綠色包裝和循環經濟的發展并且卓有成效,在國際上帶動各國重視綠色包裝生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我國還處于發展中國家的行列,以循環經濟為標準帶動綠色包裝生產,以綠色包裝為起點,全而向循環經濟過渡行業的發展意義重大并且十分可行。
有開發價值的綠色市場推動綠色包裝發展。綠色市場與循環經濟等同屬于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范疇,是指專門銷售那些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很少產生環境污染的產品的市場。伴隨人們對綠色產品關注程度的日益提高,更多商家開始意識到綠色市場的重要性,消費者在詢問所需商品是否為綠色產品的時候,綠色市場的價值已經顯現出來,因此越來越多的生產商家開始與時俱進,通過采用清潔生產,使用清潔能源,凈化工藝制造綠色產品。綠色包裝與市場上眾多生產商家有著同樣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市場中食品生產廠家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無添加、很少使用化學農藥的食品及用品,也就要求著這些無添加的、綠色的食品和物品需要同樣清潔低耗、環保的綠色產品包裝。
人類文明發展史一再表明,用后即棄的發展模式是難以為繼的,如何使綠色包裝今后的發展更加符合循環經濟、清潔生產,貼近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值得人們一直思考的問題。科技推動綠色包裝發展是觀念上的變革,技術的進步是真正推動綠色包裝發展的關鍵。在依靠本國力量進行科技開發,重視綠色包裝相關科研成果的同時,也要注重引進國外各種先進技術,同時學習傳統的設計方法中優秀的部分,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使綠色包裝設計迸發新的時代特色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