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 語言文化學院,云南 昆明 650101)
在撰寫專業論文的過程中掌握科研方法和培養思辨能力,對于學生們步入社會后做好工作或繼續學習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素養,特別是對于將讀研究生的學生和出國深造的學生,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將為他們的繼續深造奠定良好基礎。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三本院校——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在回顧歷屆語言類專業畢業生的畢業論文時,我們發現:雖然也有優秀出彩的論文,但不難看出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例如,選題陳舊雷同、論文內容拼湊、理論話語欠缺、學科語言生疏、抄襲現象嚴重等。
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在于:
第一.臨近畢業,學生因兼職、考研、找工作而分散了精力,很多學生不愿將精力重點放在畢業論文上面;
第二.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定位的三本院校,學生沒有理論研的基礎,缺乏對研究性論文的廣泛閱讀和積累,學術研究能力很難與研究性大學甚至一、二本院校學生相比。加之受當下普遍抄襲畢業論文現象的不良影響,具有原創性和科研價值的論文十分罕見。
鑒于上述問題和學生的現狀,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意識到急需推進語言類專業畢業論文形式多元化改革工作,但如何改革?怎樣圍繞培養目標,針對畢業論文現狀確定改革方向,進行行之有效的畢業論文改革?對此學院的語言文化學院組織三個專業進行了多次的研討,并邀請其他兄弟院校、畢業生就業用人單位,實習基地領導和教師等相關專家來到我校,從用人單位對語言類本科生綜合素養要求的角度,就學生畢業論文的環節“做什么”更切實這一問題展開討論。與此同時,組織各專業教師到其他三本院校取經(了解他們在畢業論文改革方面的新舉措以及成功與失敗的經驗)。上述調研活動結束后,漢語國際教育、英語專業和泰語專業三個專業教研室結合在校學生現狀,擬訂了各專業畢業論文方案,決定著力推進突出專業特點、貼近學生發展實際、有效檢驗學生專業知識學習情況的多元畢業設計模式改革,從而取代要求全部學生撰寫畢業學術論文的形式。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根據學生畢業后的就業選擇,確定以畢業論文和綜合畢業設計兩種形式。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自主選題,畢業設計內容如下:
1.畢業論文。有考研意向的學生,要求撰寫畢業論文,按照畢業論文的要求撰寫。
2.綜合畢業設計。綜合畢業設計為集教學全程設計、教學反思,教學錄相與文獻綜述相結合的綜合性課題,我們程稱之為畢業設計‘四個一工程’’,具體由一套包括2項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即2個完整教案)、一個教學視頻、一篇教學反思,一篇文獻綜述。學生通過完成一套畢業綜合設計,進行對外漢語教學的全程實踐和與教學實踐相關的論題文獻綜述,從而達到檢驗學生教學能力與理論綜合分析能力目的。
●英語專業
從學生的專業學習和未來發展出發,英語專業畢業論文以二種形式應對學生的專業學習、就業趨向或考研的需要,具體為畢業論文和翻譯兩種類型。其中,“畢業論文” 指用目的語撰寫與本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不少于5000單詞)。有考研意向和基礎教育方向的同學方可選擇畢業論文形式,其中基礎教育方向的學生必須是教育選題;“翻譯”由文本翻譯(英譯中)和翻譯報告(英語撰寫)兩部分構成。文本翻譯字數不少于4000單詞,翻譯報告字數不少于3000單詞。
●泰語專業
2014級泰語專業為語言文化學院第一屆泰語專業畢業生,在組織畢業論文之粗就有意規避論文寫作中可能出現的抄襲等問題,將畢業論文與學生的赴泰實習和社會調查結合起來,其畢業論文包含“實習綜合報告”和“研究論文”兩部分,其中“實習綜合報告”即對赴泰國實習的基本情況、成績或經驗,建議或感受進行全泰語綜合性報告,“研究論文”即針對赴泰國實習中的發現、社會調查中的收獲,以及在對四年專業學習中自己有獨立思考的任一問題進行提煉 通過提出觀點進行分析論證,完成一篇小論文。
從以上三個專業的畢業論文改革,我們不難看到,語言文化學院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做出的重大調整, 畢業論文不再是唯一的選擇,教學實踐中嘗試進行以語言專業綜合能力訓練為目標的“教、學、做融為一體”的多元模式改革。
1. “多元模式”改革將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并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
以英語專業為例,翻譯實踐加翻譯報告大大提高了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在確定翻譯材料前,英語專業教研室基于學生翻譯水平、翻譯材料的難易度、翻譯材料的實用性、翻譯過程是否有助于學生專業知識的進一步學習、是否有助于就業等問題進行研討,從而最終決定翻譯任務。同時,為了使學生能順利進入畢業翻譯工作,之前,英語專業課程設置和實踐活動安排上,為學生的翻譯能力進行了前期的能力支持工作,在英語專業二三年級期間開設了相關的翻譯課程,課程學習期間,不止立足于翻譯理論和實踐的學習,教師還通過小組合作練習,例如,由幾名學生共同完成的同一個翻譯課題,明確規定每名學生應獨立完成的任務,但同時需在小組討論和溝通的前提下進行“譯前分析”、“譯前準備”、“譯后修訂”等。
此外,畢業翻譯指導過程也進一步深化了英語專業翻譯課程的建設與改革,在結合上屆畢業翻譯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學生在翻譯過程中的“軟肋”,英語專業教研室通過教研室會議進行教學反思和教學設計改革,并鼓勵學生參與全國大學生翻譯大賽。
2.“多元模式”倡導學以致用,還能鼓勵學生在畢業設計中進行探索、創新
結合赴泰國實習經歷而進行的畢業設計,鼓勵了學生以語言學科群為平臺和基礎,注重培養跨文化交際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學生基于前往泰國的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經歷,對實習內容、實習過程、因實習而引發的思考、取得的經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對實習單位的工作建議進行陳述,所形成的實習綜合報告突顯了我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方向。
3.畢業設計過程管理
畢業設計的質量體現在選題、調研、實施、撰寫畢業論文及畢業答辯等各個環節上,我院除了強化以上各個環節的過程管理之外,還建立了畢業論文指導教師責任制,以英語專業為例,每位指導老師除參與畢業論文的初期、中期和末期檢查外,還需指導學生參加論文開題答辯會的準備,同時還負責確保學生論文歸檔表格和論文文本格式規范化的把控等。語言文化學院的畢業設計過程管理工作還延伸到畢業答辯結束,答辯結束后,全院還在期末系例會上對畢業論文工作進行專題討論,及時總結畢業論文指導和管理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并將這些發現納入到每個專業《畢業論文管理手冊》修改中。
如何通過改革的途徑使得三個專業畢業設計綜合能力訓練真正成為衡量專業教學水平的關鍵?以及如何通過專業畢業設計綜合能力訓練形式的改革,才能真正做到以專業實踐促課堂學習,以課堂學習促進學生提高專業技能的良性循環,并以此來進一步深化專業課程建設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