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沙沙(河南師范大學,河南 新鄉 453000)
人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且反作用于生活。本次畢業創作以“藝術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是藝術家對社會生活,審美感受的一種具體反應。因此“生活就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在生活中去發現美,感受美,然后把這種美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達出來,變成藝術作品。
運用不同的構圖,不同類別的花形成強烈的對比來展現生命的青春與年邁。
第一幅面對被人遺忘的野菊,不由得的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林間,小溪旁,田野里和小山坡那么艱苦的條件下依然生長的落落大方??恐屣L和甘露便能在貧瘠的巖間和石縫中生根發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存下來。這一切是那樣準確地表達了它的性格與氣質——頑強,青春,希望。
第二幅在萬物中都有它的生死輪回,運用干花來體現青春后的年邁無力。但能通過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朦朧美來體現干癟以后花的靜態美。
本次的畢業創作主題是“藝術讓生活更美好”,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對藝術的追求也有所不同?,F實生活中從哪些方面表現出讓藝術更美好呢,思考了很久,我想到了在大學期間去鞏義考察的日子,遍地的野菊花讓我念念不忘。在此基礎上添加了一組另外一種顏色鮮艷的干花來做對比,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景物都或多或少的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不僅對我們影響深遠還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所以藝術使生活更美好,是藝術與生活的完美結合。
因為畫花卉的水彩大師很多,而找一個適合自己風格的卻很難。所以在創作之前我到圖書館和網上翻閱了大量的名家名作。其中借鑒了國內著名水彩畫家陳勇勁的構圖,又采用了兩組同中求異的構圖,對于我的創作來說比較適合。在第一幅主體物的繪畫風格上采用了畫家傅尚媛的水彩畫——花,繪畫手法比較寫實。第二幅借鑒了畫家馬明松畫的干花,沒有一朵具體的花形但卻展示出了另外一種美。最后把它們巧妙的組合在一起,自己添加所想表達的物體完成了創作。
在構思作品的時候,我想了很多,花有多種的表現方式和構圖。但為了表現出新穎,所以決定把花放在桌子上,通過桌子擺放的不同體現出不同的視覺的效果,達到裝飾的作用。前期的準備工作尤為重要,對于兩組畫面的構圖進行了長時間的推敲,描繪出我自己心目中所想的畫面。取材于大自然,又要高于自然,以自然中的事物為基礎,加以修飾達到更完整的自然效果。
素描稿是創作一副畫的重中之重。先用鉛筆把物體的位置大體畫出,主次有序。再把花的輪廓勾勒出來,在定型的過程中不必過于拘謹,只需掌控好透視關系就好。確定好物體的位置開始找每個物體的關鍵點,由于遠近的關系先將花和桌子勾勒出體積,后面的背景只需大概描述一下就好,畫出黑白灰和空間關系。所以遠處的和近處的對比才能更好的體現花的整體感。
色彩小稿決定了一幅畫的走向,讓自己在創作之前能夠更好的嘗試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現最終的效果。我對畫面進行了簡化,畫出整體畫面的色彩關系,并且不斷調整,對比整體效果最終確定自己要畫出什么樣的畫面來表達自己想要的東西。
花的第一眼總是給人一種妖艷美麗的感覺,但這些大自然的產物卻讓人覺得它生機盎然的生命更吸引大家,所以整幅畫面我想以暖色調為主,兩幅畫面用的黃色、紫色和綠色等代表了清新、希望、安全、平靜、舒適、生命、和平、自然、環保、成長、生機、青春…這些更是我們生活中所向往的?;ㄎ抑饕昧它S花、綠色的寫實描繪和紫色、紅色的朦朧描繪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最后使這兩幅畫顏色搭配起來可以讓畫面顯得更加和諧、溫馨。
桌子采用了重色描繪,使畫面突出重量感和體積感,并且在水彩的基礎上添加了色粉使桌子顯示出預想不到的紋理效果。整體畫面的配色遵循了近實遠虛、近暖遠冷的規則,從而拉開了空間。整幅畫面的重點在于縱深感,所以在創作的時候我會更側重于這一點。
這兩幅畫的創作技巧跟以前畫畫的時候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畫畫喜歡濕畫法,然而這次為了突出新穎采用干濕結合的同時采用色粉來表現物體的紋理,突出寫實美和朦朧美相結合的效果。在創作第一幅野菊花靜物畫時,為了使桌子和花具體寫實突出,畫背景時用了濕畫法,大量的水漬和沉淀性強的顏色,使背景顯示暖色的同時又有一種冷色做襯托,相互滲透,時有時無,冷暖結合,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
最后第一幅畫的主體物運用干畫法來細致刻畫,一朵朵小野菊層次分明,大小不一。并用有青春代表的顏色--綠色做襯托突出花的形狀。第二幅的主體物用的濕畫法沒有細致刻畫,看不出一朵具體的花形。
通過觀察現實生活中的花,能讓我更加細膩的處理這些物體的細節,更加深層次的表現這幅畫的畫面。
經過這么久的準備,斟酌之后,開始正式創作了。首先在水彩紙上定型,為了表現兩幅畫的差異性,東西位置的擺放非常重要,通過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修改確定了畫面上物體—花和瓶子。
第一幅畫的花需要有具體的形體,留出幾朵主要的花形,花的層次也是由顏色的輕重,冷暖來體現的。為了使畫面有分量感,我選擇了體積較寬的瓶子壓住畫面,很完美的和花結合在一起,構成一組具有較強裝飾效果的一組圖畫。第二幅畫的花是比較抽象的一組干花,沒有具體的形,但花的層次也要表現出來。
從整體來說,我先從主體物開始畫起,大體刻畫快完成時,然后著手刻畫背景,刻畫時用了大量的水加入鈷藍、黃色,朱紅,使大量帶有顏色的水在紙上流動,沉淀的冷顏色和浮在畫上的暖顏色相互交融,等待干后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為了使畫面保持和主體物一樣的性質,不能使顏色變臟,等待畫面背景干了以后,然后再整體進行細致刻畫,最后完成創作。
通過此次創作,有很多的感悟,也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兩幅作品構圖和風格各異,但都被賦予一種靜穆和諧之美,顯示出一種極致化的詩情畫意。所以這兩幅畫表達了:青春不僅是年齡,更是一種精神和一種心態,是一股永不服輸拼搏奮進的精神。然而年邁更是一種骨感美,是對你整個人生的譜寫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