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梅(山東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山東 濟南 250000)
所謂的仰視鏡頭就是低于平視角度而拍攝的鏡頭,在鏡頭中模擬的是人眼往上看的視覺效果。在仰視鏡頭中,對于視點的主觀者“我”來說,仰視鏡頭給人的感覺就是壓抑緊張和閉塞的感覺;那對于視點的客觀者“他”來說,仰視則給人威嚴,莊重的感覺。例如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導演以一個角度極大的仰視角度表現(xiàn)安迪的主觀視角,給人的感覺像是整座監(jiān)獄都壓在了安迪的身上,這個鏡頭的使用不僅把安迪進入監(jiān)獄時內(nèi)心的恐懼展現(xiàn)出來,也暗示著安迪入獄以后要經(jīng)歷的種種黑暗以及要經(jīng)歷相當多的壓迫和欺辱。
但并不是所有的仰視鏡頭都會給人這種感覺,如在電影《建國大業(yè)》中,毛澤東從汽車里下來的一瞬間,導演給的鏡頭就是一個仰視的鏡頭,這里的鏡頭并不是任何人的視角,僅僅就是作為一個介紹毛澤東的視角,也恰恰就是這樣的介紹性質(zhì)的鏡頭,把毛澤東高大的形象展現(xiàn)出來。這就是仰視鏡頭在電影中不同的作用,借用此理論我們可以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去。
所謂的俯視鏡頭就是高于平視角度而拍攝的鏡頭,在鏡頭中模擬的是人眼往下看的視覺效果。在俯視鏡頭中,對于視點的主觀者“我”來說,俯視鏡頭給人帶來的是主觀性極強的感覺,還有著很強的蔑視和貶低的感覺;那對于視點的客觀者“他”來說,俯視鏡頭給人帶來的依舊是蔑視感和不平等感。在電影《熔爐》中,導演用了一個俯視鏡頭拍校長從上往下看小女該,這種主觀的俯視讓校長感覺小女孩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但是也恰恰是因為這種主觀的俯視,帶給了受眾極大的心里沖擊。在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用了一個俯視鏡頭拍四合院,四合院原本給人的感覺就是封閉的感覺,再加上這樣的俯視鏡頭就更給人以壓抑的感覺,在這個四合院里發(fā)生的故事并不是多么光鮮亮麗,而且還伴隨著導演對于這種封閉式的生活的蔑視,以及對于在這所房子里女人們命運的哀嘆。
通過分析以上鏡頭在電影中的運用,我們可以在進行微電影創(chuàng)作的時候加以運用和注意,這樣既可以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也可以將自己在微電影中想要表達的情感合理的表現(xiàn)出來。
所謂的固定鏡頭就是攝像機機位不動、鏡頭光軸不變、鏡頭焦距固定的情況下所拍攝的鏡頭。固定鏡頭在拍攝的時候大多用于展現(xiàn)靜態(tài)的物體,或者展現(xiàn)靜態(tài)的人物之間的交流,亦或是通過靜止的狀態(tài)來突出運動的感覺等等。
首先,我們來看用固定的鏡頭來展現(xiàn)人物之間的交流,這里展現(xiàn)的人物交流是在整部作品的節(jié)奏比較緩慢的情況下來說的。在電影《芳華》中,劉峰與何小萍第一次見面就是用的簡簡單單的固定鏡頭,在這幾個固定鏡頭中,我們了解到何小萍的身世,了解到劉峰的熱心,就是在這樣的潤物細無聲的環(huán)境里,用固定的鏡頭來刻畫出人物之間的交流。那在自己的微電影《告別昨日》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們就用固定鏡頭來展現(xiàn)主人公柳守志和舍友之間的交流,因為主人公柳守志是一個不愿意和別人交流的人,所以在展現(xiàn)和舍友交流的時候我們選擇了固定鏡頭。
其次,對于展現(xiàn)靜態(tài)的物體來說,我們想要突出展現(xiàn)某種物品的時候就可以用固定鏡頭。例如在電影《推手》中,朱老先生在等待陳太太的電話過程中,電話在鏡頭中所呈現(xiàn)的就是靜態(tài)的,這里的電話我們可以突出朱老先生是在焦急的等待著陳太太的電話。那到了自己拍攝的微電影《告別昨日》的時候,當主公柳守志因為看到了媽媽寄給自己的信以后匆匆的趕回宿舍,這個時候用運動鏡頭來展現(xiàn)主人公的情感會顯得太雜亂,所以我們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選擇了用固定鏡頭,用固定鏡頭展現(xiàn)主人公撫摸吉他,以此來回憶母親。這兩個鏡頭都有相似之處,就是通過固定鏡頭來展現(xiàn)某個物體,一個是吉他,一個是電話,電話是為了等待有人打電話來,吉他是為了展現(xiàn)主人公對于母親的思念。
最后,用固定鏡頭可以拍攝出運動的動態(tài)。有時候我們在拍攝運動的物體的時候用固定鏡頭反而更能展現(xiàn)出運動的物體。例如在運動會的比賽中,我們就是使用的固定鏡頭,來凸顯他們的速度,假如我們使用同方向的運動鏡頭,就無法展現(xiàn)出這種運動的動態(tài)。同樣的,在自己創(chuàng)作的微電影《告別昨日》中,當主人公柳守志在看完媽媽的信哭著回家的時候,在道路上奔跑的鏡頭我們就選擇了使用固定鏡頭來展現(xiàn)柳守志奔跑的急迫感,就在這樣的固定鏡頭中凸顯出主人公奔跑的動態(tài)。
所謂的運動鏡頭就是在運動中實現(xiàn)畫面變動的鏡頭,運動鏡頭的使用讓畫面不再單一,通過使用運動鏡頭可以達到突出或者交代情節(jié)環(huán)境的作用??傊?,運動鏡頭的使用讓整部作品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首先,運動鏡頭的使用讓畫面變得不再單一。在一部電影中,如果我們一直使用簡單的固定鏡頭羅列,我們會覺得整部電影非常的枯燥乏味,會形成受眾的視覺疲勞。加入了搖鏡頭,移鏡頭等運動鏡頭后,會增加電影的動感。例如我們在仿拍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中,在沈佳宜和柯景騰晚上在教室里一起學習的時候,在這一段里有大量的固定鏡頭,為的就是展現(xiàn)男女主角之間的對話,但是這樣會顯得枯燥乏味,所以在這一段鏡頭中就加入了移鏡頭和上搖鏡頭作為潤色。
再者,在運動鏡頭中還可以有突出的作用,比如在我們在拍攝自己的微電影《告別昨日》的時候,我們用了一個推鏡頭會讓畫面動起,除了讓畫面有動感只玩,也從中突出男主角所看的視頻內(nèi)容,作為一個不喜歡彈吉他的人,為什么會熱衷于看吉他演唱的視頻?通過這樣一個小小的推鏡頭,讓觀眾反思。
除此之外就是運動鏡頭可以交代環(huán)境,在紀錄片《鄉(xiāng)村里的中國》中,在影片的最后,就是一個拉鏡頭,將村莊四面環(huán)山的現(xiàn)狀表現(xiàn)了出來。筆者本科在拍攝微電影《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中,在表現(xiàn)女主角和好閨蜜握手言和的最后一個鏡頭就是選擇了使用拉鏡頭,在拉鏡頭的過程中,可以展現(xiàn)出她們所在的平天湖的整個場景,在交代了場景后,鏡頭再慢慢的上移至藍藍的天空,全篇結束。運動鏡頭的使用會給全篇增色添彩,還能讓全篇的鏡頭多樣變化,使用得當就會給整部作品潤色不少。
首先在固定鏡頭上,鏡頭的穩(wěn)、平是可以做到,不會去犯這種低級錯誤,但是在于準上有時候還不能做到,例如在對被攝物體進行構圖的時候,會找不準視覺的中心,三等分、黃金分割線這些名詞自己雖然熟記于心但是在拍攝的過程中并沒有做到很好,反而效果還是很差的。那究其原因,自己在拍靜止的畫面,就是在拍照的時候,所拍攝的物體是靜止的,所以在結構圖片的時候會相對容易,那到了動態(tài)畫面的時候,所拍攝的人物也好,攝像機的機位也好,都是可以隨時改變的,那么在動態(tài)的過程中想要保持視覺的中心點就要靠自己的鏡頭感以及頻繁的操練。
鏡頭作為電影作品最小的單位,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們在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要注意將每一個鏡頭都做拍到最好,這樣在將每一個鏡頭組接起來的時候才會有美感,讓受眾在享受敘事的同時,也享受到鏡頭所帶來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