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帥(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南京校區,江蘇 南京 210000)
軍民深度融合是當前軍隊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決策,也是作為一項國家戰略來開展的。在201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據軍隊的改革與相關建設問題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為,并且其中習近平總書記對于軍隊改革以及軍民融合等相關問題也做出了重要的論述,因此在新時期,有效實現軍民融合不僅是促進軍隊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跟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領導的重要抉擇,對于更好地實現新時期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強軍夢等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如同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在當前的軍隊建設中,就是需要不斷實現軍民融合,實現二者的共通發展才能夠真正達到興國之道。在當前的國防建設中,經濟建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想強國必須強軍,而要想強軍就應該不斷加強經濟建設來作為基礎支持。只有國家的經濟基礎實力不斷增強,才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國防建設,而國防建設的提升也能夠反過來為國家的經濟建設與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因此二者之間是緊密聯系的。
當前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代產業革命蓄勢待發,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軍民發展資源的界限愈加模糊,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軍民產業更好地發展。根據調查發現,當前全球的軍事技術中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技術都是來自于民用技術,傳統的純軍用技術已經越來越少,因此需要在新時期下遵循軍隊戰斗力生成的主要條件,通過軍民融合來拓寬發展道路,也能夠有效節約資源,提升軍民產業的發展效率。
對于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來說,其很大一部分的矛盾就來自于國防建設的需求,因此軍用產業和民用產業在某種意義上是有著壁壘的,在新時期下更好地實現二者的融合,不僅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也能夠更好地實現技術的融合,實現社會的進步。對于軍民融合來說,并不是簡單地在企業上進行融合,而是應當將相關內容納入到經濟建設的總體規劃中,并且針對相關問題予以重視,在技術、制度以及資源上予以足夠的支持,進而保證相關工作的開展效率。在軍民產業融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相應的技術經濟特征,比如在經濟上的兼容性,要能夠突破傳統生產經營的限制,更好地利用兩種產業在技術以及研究上的優勢等,更好地利用資源,如果通過孤立的開發與研究模式,會產生在人才以及資源方面的浪費,也會導致相應的軍民產品在成本上的波動,對于經濟的發展會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需要提高人力以及物力資源的有效運用。
首先對于多領域的軍民融合來說,應當根據經濟發展的相關需求來達到一個合適的程度。但是在軍用產業來說,還是有一些較為機密的內容和產業需要做出適當的分離,進而有效保障國家的安全。需要更好地實現軍民產業融合,應該完善法律保障,對于現有的法律存在的一些缺陷予以重視,并且對軍民產業融合發展有沖突的制度予以廢除。可以指定一系列新的制度來加強國防科技知識產權的保護,更好地實現兩種產業的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當然也需要考慮到國防安全等問題,對相應產業的產品類型以及產品比重都要做出嚴格的限制,比如高精尖軍用技術的轉化應該根據實際的情況開展,以防國家機密技術等外泄。
其次需要從整個經濟市場的發展狀況進行考慮,要能夠立足現狀,著眼全局,對相關工作做出具有整體規劃管理能力的指導,這就需要增設相應的行政管理機構,配備更加專業的人員對該工作予以支持。能夠針對二者產業在融合過程中特點來發展人才,設立相應的職能部門,并且根據國家在相關工作上的規定來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要能夠明確不同管理機構的權責,有效防止傳統工作中各自為政現象的出現,為產業的融合創造優質的環境對于產業的結構需要進行更加合理的布局,針對高科技項目等予以支持,保證產業結構的優化。對于當下的國防產業,大都以高科技、高智能化為主要發展方向,因此要能夠更好地融合相關產業的核心技術。
再者,要能夠不不斷整合現有的產業鏈。對于軍民產業來說,其生產的一些產品在最終形態上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但是在產業的上游,也就是原材料的提供等相關方面還是有很大的相同之處的,很多時候二者都需要使用同質的原材料來進行相關的生產工作等,因此要更好地整合當下的軍民生產的產業鏈,更好地實現資源的共享。通過使得軍民產業的融合,使得在原材料的提供市場的競爭力不斷加大,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相關原材料的質量,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市場的活力,更好地改善產品和相關服務。此外還應該有效拓寬產業鏈,實現在技術上的創新,通過在科學技術上的有效合作來實現軍品生產以及民用產品質量上的飛躍,進而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在當前軍隊改革的大背景下,實現軍民融合發展至關重要。當下要能夠不斷找準突破口,更好地完善軍民融合這一巨大工程,進而將當下的經濟建設以及國防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不斷為我國的國防建設以及經濟發展奠定基礎。新時期下,需要以不斷強軍富國為目標,能夠通過改革強軍,依法治軍,進而建設一支具備更強戰斗力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