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潔(齊魯工業大學,山東 濟南 250000)
智能家居就是以家庭住宅為平臺,利用綜合布線技術、安全防范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等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進行集成后,構建出高效的智能住宅設施及家庭日常事務的管理系統,在實現環保節能的基礎上,提升家居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以及高效性。
智能家居不是單一的智能設備的簡單組合,而是一個集成性的系統體系,它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里的燈光、音響、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電風扇、電動門窗甚至是燃氣管道等所有的燈、聲、電設備連接在一起,提供視頻監控、智能防盜報警、智能照明、智能電器控制、智能門窗控制、智能影音控制等多種功能和手段,用戶只要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計算機等,都可以遠程觀看家里的監控畫面,還能實時控制家里的燈光和電器之類的。作為讓人們的生活能更舒適、安全、節能環保的居住環境的組成部分,智能家居的特征可以歸納為操作方式多樣化、提供便利的服務、滿足不同的需求、安裝規格一致性和系統穩定可靠等。我們都知道,智能家居最基本的目標,就是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安全方便和高效的生活環境,因此,智能家居產品最重要的是以實用為核心,把那些華而不實的功能去掉,以人性化為主要服務標準。
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與品位在逐步提升,對家居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家居已經逐步被智能家居所取代。智能家居不僅解放了人們的雙手,更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那么智能家居與傳統家居的區別到底體現在哪呢?
首先,智能家居的目標是發展綠色全無線技術,包括感知、通信等,不僅功耗低,而且連接穩定可靠、通信安全、能自我修復、操作簡單、擴展能力強。而傳統家居采用的多是有線的接通方式,不僅需要專業的人員施工和專門的公司維護,而且施工周期長,施工費用高,而且項目建成后,系統的維護維修相對也比較困難,擴展能力低,也根本無法更新升級,讓消費者苦不堪言。
其次,智能家居用戶能夠利用智能手機或者電腦等智能移動終端來遠程控制家中的各類設備,實現聯動控制、場景控制、定時控制等功能。而傳統家居依然是一對一的分散式的機械開關方式。不僅如此,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無線通信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智能家居將會更加注重感知、探測和反饋能力,不僅能根據客戶的年齡階層、興趣愛好、生活習慣以及住宅環境等基本信息,而有針對性的呈現各類智能化功能,還能通過人機交互方式來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
智能家居的概念起源于美國,美國在智能家居這方面的發展速度是非常迅猛的。它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嵌入式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綜合布線技術、將與家居生活有關的各種子系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美國是家居智能與自動化系統與設備最大的市場,谷歌、蘋果、微軟而這些行業巨頭更是在智能家居領域領跑全球。日本也是家居智能化發展較快的區域,除了家庭電器聯網自動化,它還通過生物認證技術實現了自動門禁識別系統,即使家庭用戶雙手提著東西,站在安裝于入口處的攝像機前,攝像機僅需要大約1秒鐘的時間進行生物認證,如果確定為該戶戶主,門禁便會立即打開。其智能硬件設備可以用無孔不入來形容。繼美國之后,歐洲的一些國家,還有一些亞洲的發達國家,比如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已經實現了廣泛的運用,智能家居的發展也相對的比較完善。
在智能家居領域中,自動化其實早已經悄然進入我們的生活中,例如智能照明、智能插座、智能門鎖、智能電器等,用戶可以通過任何一步移動終端,均可對這些家庭安防監控與家電產品實現遠程化控制和管理,這就是家庭自動化的核心,也是智能產品的最大賣點。此外還比如家庭中的電表、水表、煤氣表等能夠自動記錄家庭耗電量和用水量;全自動洗衣機、洗碗機、消毒柜、遙控電視機、空調機能夠自動運行工作,無須人為參與等等。智能家居為人們創造了舒適良好的生活環境,使人們從日常繁瑣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
自從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與1984年在美國出現后,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和東南亞等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先后提出了各種智能家居的方案。美國和歐洲的一些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技術和工藝一直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亞洲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也緊隨其后。
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國外的運營商經過資源整合后,就會產生自有業務,推出自己的業務平臺、智能設備以及智能家居系統。目前,以美國的微軟公司以及摩托羅拉公司為首的一批國外知名企業,先后建立了智能家居的研發中心。國外的有些家電公司在構建了自己的家居業務平臺后,又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化產品。像新加坡模式的家庭智能化系統,這套系統包括了三表抄送功能、安防報警功能、監控中心功能、可視對講功能、有線電視接入、家電控制功能、住戶信息留言功能、家庭智能控制面板、智能布線箱、寬帶網接入和系統軟件配置等;日本除了實現室內的家電自動化聯網之外,還通過生物認證實現了自動門識別系統,除此之外,日本還研發了可以自動監測血壓和血糖的智能座便器;而澳大利亞的智能家居的主要特點就是讓房屋做到百分之百的自動化,在此之中不會讓我們看到任何手動開關;韓國電信的智能家居系統是讓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操作家里的任何用具,同時還能獲得任何服務等等。
還有的公司通過把智能家居系統打造成一個中樞設備接口,整合了各項服務,來實現遠程控制等。比如蘋果ISO操作系統,蘋果通過與智能家居設備廠商的合作,實現了智能家居產品的平臺化運作;2014年,三星推出了Smart Home智能家居平臺,主要是利用三星的Smart Home智能家居平臺,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智能電視、平板電腦等可以通過網絡與家中的智能家居設備相連接,并控制智能家居。
隨著智能家居概念的普及、技術的發展和資本的涌進,國內家電廠商和互聯網公司也紛紛登陸智能家居領域。智能家居作為一個新的產業,處于一個導入期與長期的臨界點,市場消費觀念還未形成。但正因為如此,國內優秀的智能家居生產企業越來越重視對智能家居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比如已經走在國內智能家居領域的一些品牌,海爾、小米、樂視、美的、格力等國內優秀的企業。雖然智能家居的發展趨勢已不可逆轉,但從發展的角度來說,國內運營商的智能家居相較于國外運營商來說,其發展布局略顯遲緩,平臺化還不夠成熟。可以說智能家居在中國的發展從概念到走近現實生化中,以及最后普及到各家各戶,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積淀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