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目前高中英語教學現狀,從“創設合適語境,激發學生思維”、“注重探究式教學,拓展學生思維”和“課堂教學留白,提高學生思維”三個方面進行闡述,結合教學實踐,探討基于思維能力培養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語境;思維能力
【作者簡介】唐寶鳳,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教師發展中心。
語法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語法教學中,很多教師依然停留在語法規則識記層面,試圖讓學生通過大量做題來掌握語法項目,忽視了語境。然而,脫離真實語境的操練,學生無法真正掌握相關的語法規則,在實際運用中錯誤百出。同時也導致了學生的語法學習枯燥無趣、效率低下。
許多研究者指出,語法規則本身不應該成為教學的最終目的,教授語法時還應包括語言形式的意義、與之關聯的社會因素和語篇語境等。因此,語法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否則無法從根本上提高語法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么,如何在語法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呢?筆者擬結合所聽的語法課和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在語法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一、創設合適語境,激發學生思維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語言使用中,語法知識是“形式—意義—使用”的統一體。提倡高中英語語法要從用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情感需求,創設真實或接近真實的語境或生活情景,引導學生發現規律并運用規律,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掌握語法項目。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適當的語境,讓學生在貼近真實生活的語境中感知語言,從而提高語法運用能力,并最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和所聽的多節課可以看出,高中學生對一般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二個時態的基本概念都能說的頭頭是道,但一做題目就錯誤百出,正確率并不高。教師在教學中應避免教條的概念規則提問解釋,代之以各種情境呈現。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用一般過去時提問,如:When did you start to do your homework last night? When did you finish it?在學生回答后,老師可以運用一般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這樣轉述學生的話:So you did your homework for … hours| a long time. Now you have come to school and have studied for a couple of hours. 教師也可以用相關時態談論自己的學習情況: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 I have taught English for 20 years. I was once a student in the school, and I studied here for three years… 教師可以再設置一些較為真實的情境讓學生用相關時態進行描述。這樣,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感知和運用一般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就能夠突破看到“for+時間段”就要用現在完成時的思維定勢。學生既學會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語法,也很好的激發了思維、訓練了思維能力。由此可見,語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的,如果學生能在相對完整、真實的情境中接觸、體驗、理解和學習語言,那么他們就能更好地理解語言的意義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語言的形式。
二、注重探究式教學,拓展學生思維
目前高中英語課堂的語法教學以學生的模仿記憶和重復訓練較為常見。教師詳細的講解語法規則,學生被動的記憶模仿,然后進行枯燥乏味的機械重復操練。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教師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激發和拓展。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自己以有意義的方式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主動把新的語法項目整合融入到他們原有的語法知識體系中。學生通過思考,抓住目標語法項目的核心和相關規律。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可以得到激發,也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名詞性從句和定語從句是高中英語語法的重點也是難點。即使是對于名詞性從句和定語從句相關概念掌握很好的學生,拿到從句練習依然做不好。以下面一題為例:
— Where did you get to know my elder brother?
— It was on the farm ____ we worked together.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en
很多學生都選擇that,他們對自己的選擇很有信心,認為是構成強調句。教師在學生回答后沒有給出正確答案,而是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緊扣語境進行思考。最后學生發現了問題。他們原先的想法有道理,但是理解錯誤,正確選項C,關系副詞引導的定語從句。It was確實是構成強調句的部分,但that之后的部分省略了,即that I got to know your elder brother. 句中的we worked together實際是定語從句,修飾the farm。
比起教師花大量時間詳盡的解釋說明,通過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合作交流與主動建構得出了答案,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了鍛煉,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課堂教學留白,提高學生思維
很多教師總是對學生不放心,在課堂上使勁的講,不斷的重述語法規則,不斷的對題目選項進行詳盡分析,課堂上幾乎一分鐘都舍不得放過,但教學效果并不如人意。教師要學會在語法課堂教學中留白,也就是說在課堂上給學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時間和空間。教師要舍得在課堂上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對語法現象進行有效的反思。這樣,學生能夠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如何正確的使用語法規則,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
最近聽了一節關于非謂語動詞的語法復習課,就非謂語動詞在句子中做主語、賓語、表語、定語、狀語、補語等成分的用法進行復習,在整節課上都是教師主講,學生幾乎沒有時間進行動手訓練和思考消化。最后的當堂鞏固練習沒來及完成,完全沒有達到鞏固的目的。非謂語動詞這部分內容本身就知識點很多很雜,學生容易弄混,再加上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盡管教師的講解到位講解透徹,但學生依然是似懂非懂,之前存在的問題依然存在。
英國教育家威廉.亞瑟曾說過,平庸的教師只會敘述,較好的教師是講解,優秀的教師是示范,偉大的教師是啟發。教師不需要在課堂上炫耀賣弄自己對語法的精通,應該適時的留白,啟發學生思考。針對特定的語法點,可以先呈現經典例句,啟發學生分析例句、歸納總結其中的規律;然后讓學生進行情境中的運用;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看看運用是否恰當、正確;最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實踐證明,課堂上舍得給學生留下反思的時間和空間,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提高思維能力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結語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學生邏輯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強調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指向,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大關鍵要素。思維品質的培養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因此,教師要加強研究如何在英語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在具體的語法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激發和培養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推動語法的有效學習,從而進一步提升語法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程曉堂.關于英語語法教學問題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3 (4):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