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 要】生物是一門以自然為基礎的學科,生物是國家規定的高中基礎學科。高中階段的學生學業繁重,大多以學習為主,在理科生中,生物又是必修課程之一,探析高中生物的教學攻略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提出幾點拙見,與大家共勉。
【關鍵詞】高中 生物 教學攻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81
與初中生物相比,高中生物知識更廣泛、內容更豐富。然而,過去的高中生物教學存在許多弊端,師生缺乏交流、固定的教學思維、課堂缺乏組織。很多生物教師只強調教學過程,而忽視了其他環節。在時代發展的需要下,高中生物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攻略。那么,何為教學攻略?教學攻略實為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后,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技術。
一、生物教學的必要性和教學攻略的重要性
(一)生物教學的必要性
生物教學的必要性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說明:
1.課程改革的需要。我國高中生物課程經歷了多次改革,不斷發展,取得較好的成績。新課標理念主要包括四方面: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2.生物事業的需要。在當代科學技術中,生物科學和技術發展迅速,影響深遠,國家對這方面的人才很重視。3.經濟社會的需要。生物技術被許多國家確定為增長國力和經濟實力的關鍵性技術之一,生物技術在許多領域有著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促進農業發展、促進畜牧業發展、提高生命質量等等。
(二)教學攻略的重要性
教學攻略的重要性主要有三點:
1.有效進行生物教學。教學攻略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攻略下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生物教學活動,使教師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益和效率。2.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攻略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自己想要的學習效果。有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發展,有效的教學攻略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師生交流,使學生在活躍的情景中進行生物學習。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優秀品德,生物教師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獲得生物知識提供指導。3.促進教師發展。教學攻略有利于生物教師正確把握生物教學指向,完成教學任務,取得最佳教學效益,充分發揮生物教師的指導作用。
二、高中生物的教學攻略
(一)教學目標
高中生物因地區差異教材不盡相同,大多數中省份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有些省份雖然出版了不同教材版本,但內容大致是一樣的。在人教版生物教材中共6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為必修內容,選修一、選修二、選修三為選修內容。從6冊的科目系列中可以看出:必修一:分子與細胞,必修二:遺傳與進化,必修三:穩態與環境,選修一:生物技術實踐,選修二:生物科學與社會,必修三:現代生物科技專題。必修一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知識目標主要有:掌握關于細胞、生物的新陳代謝,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生命活動的調節、遺傳和變異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能力目標主要有:掌握高倍顯微鏡的基本使用,做簡單的實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主要是:體會生物大分子的奧秘。必修二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知識目標:生命的延續性,生物進化的過程和原因,生物的多樣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生命的魅力。必修三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知識目標:人體內的環境與穩態,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植物的激素調節,生態系統及穩定性,生態環境的保護,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師根據一系列要求,指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教學規律:
第一是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第二是掌握生物知識和發展學生智力相統一。第三是傳授生物知識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第四是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統一。
(三)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多種多樣,針對高中生物,在此簡單介紹三種方法。
1.支架式教學。支架式教學是根據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借用建筑行業中使用的“腳手架”,對學習過程進行形象化比喻,是指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運用到高中生物教學,從五個方面入手:
搭建腳手架:圍繞當前學習主題,建立概念框架。
進入情景:將學生引入到一定的問題情景中。
獨立探索:在開始時教師要引導,然后讓學生獨立探索分析,過程中教師要適當提示。
協作學習:進行小組協商。
效果評價:學生發言,教師總結。
比如高中生物必修一“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教學,采用支架式教學,即為:第一步教師提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概念。第二步引出“細胞的統一性和多樣性體現在哪里”。第三步讓學生使用高倍鏡,在學生使用前說明基本步驟“一移二轉三調”。第四步學生通過獨立探索,進行小組討論。第五步請學生回答,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統一性體現在都有細胞膜和細胞質,其多樣性主要在于,原核細胞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也沒有染色體,真核細胞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
2.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發散思維又稱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
比如在學習“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這部分知識點時,可以用光合作用的反應式作為發散點,聯想有關光合呼吸作用的眾多知識。集中思維,是與發散思維相對而言的,又稱為求同思維或聚斂思維,就是從已知的種種信息中產生一個結論,從現成的眾多材料中尋找一個答案。比如“求白色公羊與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黑色小羊的概率”,白色公羊和母羊都是顯性性狀,其基因型中至少含有一個是顯性基因,即它們基因型有2種可能,自然而然進行下步求解。
3.理論聯系實際。生物的理論知識與自然、生產、生活都有著聯系,不能脫離實際情況,這也是高中生物新課標理念之一。比如必修一第五章第四節,講光合作用的原理,在教學原理要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主要有兩點:一是對農業生產,環保等領域起著作用。知道光反應暗反應的影響因素,可以趨利避害,如建造溫室,加快空氣流通,以使農作物增產。二是與植物呼吸的有聯系,可以更好地布置家居植物擺設。
高中生物的教學攻略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多學習、多探索,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尋求最優化的教學攻略,從而進行有效教學,使師生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