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嬋嬋
【摘 要】分級閱讀起源于發達國家,是根據兒童年齡和心智發展水平而提供的閱讀計劃和閱讀書目。本文從易讀性這一角度回顧國外兒童分級閱讀的發展歷程,分析我國兒童分級閱讀的易讀性影響因素,并對當前易讀性公式的研究進行反思。
【關鍵詞】兒童 分級閱讀 易讀性 反思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68
早在19世紀40年代美國就出現了分級閱讀的讀物《麥加菲讀本》,其后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開展了一系列對分級閱讀的研究工作,并都取得了較大的成果,這些成果使分級閱讀開始推介到全世界范圍內,使更多的兒童受益。
一、國外分級閱讀的易讀性研究回顧
易讀性(readability)指文本(text)易于閱讀和理解的程度或性質(李紹山2000:1)。國外英文易讀性的研究始于20世紀20年代,研究重心主要圍繞兩個方面進行,即影響英文易讀性因素的研究和英文易讀性的測定。
分級閱讀的理念和標準都有易讀性因素的參與。分級閱讀作為發達國家一種成功的兒童閱讀模式,在西方發達國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眾多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去解析兒童閱讀中的易讀性因素。
二、國內兒童分級閱讀易讀性研究的現狀
國內兒童分級閱讀易讀性研究相比國外較晚。兒童分級閱讀這一概念從引入到推廣也不過三年光景,其理論和實踐基礎都很薄弱,而易讀性研究在國外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但是在漢語領域,易讀性研究起步晚,成果也少。國內易讀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因素分析和易讀性測量理論和公式研究這三個方面。
(一)國內兒童漢語分級閱讀易讀性因素的研究
兒童分級閱讀的目的是“把合適的書籍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送到孩子們的手中”,這個說法沒有問題,但是需要進一步明確影響分級標準建立的易讀性因素。國內對兒童分級閱讀的易讀性因素進行實驗分析的很少,主要領域是對外漢語、新聞閱讀以及英語閱讀方面。王志國、陳英和抽取了北京部分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進行閱讀策略干預實驗,發現影響讀者閱讀策略和水平的因素可以歸為兩類:讀者相關的因素和任務相關的因素。讀者相關的因素包括讀者的閱讀能力閱讀動機、興趣等,任務相關的因素包括任務要求、閱讀材料的類型和難度等。
(二)易讀性測量的理論研究
易讀性的測量是對易讀性因素的科學評判。國內研究者在研究易讀性因素的同時注重對其進行測量的理論研究,因為這樣才能對各種易讀性因素進行客觀科學的分析,使其更具有實踐性和可靠性。
李紹山在充分解讀影響英文易讀性因素的基礎上,認為易讀性的測量可以采用主觀評估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具有可靠性必需的前提是有關的知識和經驗確實比較豐富。針對此不足,他又提出了更加可靠的測量方式:易讀性公式。
(三)易讀性公式的開發研究
對文本易讀性的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易讀性公式上,它是衡量文本易讀性的主要方式。所謂易讀性公式,就是針對某種閱讀文本,將所有影響閱讀難度的、可量化的因素(特別是文本因素)綜合起來,制定的一個評價文本難易程度的公式。
三、啟示與思考
易讀性的研究在國外已經開展多年,但是國內對其研究還明顯滯后于國外,特別是在易讀性公式的開發與應用上。如何將易讀性研究結合兒童分級閱讀的實際,綜合分析影響兒童分級閱讀的易讀性因素,開發出切合兒童分級閱讀的易讀性公式,唯此,易讀性的研究才能走得更遠。而目前兒童分級閱讀的易讀性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兒童分級閱讀易讀性因素的不統一
兒童分級閱讀的易讀性因素在分級標準的確立上有所體現。兒童漢語分級閱讀的標準在我國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1.按年齡段分級。2.按年級分級。主要是從“人”這個因素衡量的。按年齡段分級過于模糊,不能真正反映兒童的閱讀能力。按年級劃分則缺乏針對性,因為年級存在的可變性更明顯,少兒的個性差異更大。
綜合考量影響兒童分級閱讀的因素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得出的結論。兒童分級閱讀易讀性因素要充分考慮“書”、“人”和“環境”三大方面。影響兒童漢語分級閱讀的難度因素就要研究影響漢語文本的難度和中國兒童的閱讀能力,從篇幅、生字、詞匯難度、情節難度、主題深淺、文圖搭配等“書”的因素和年齡、性別、閱讀基礎、理解能力等“人”的因素以及文本的辨認性和閱讀環境的適切性綜合考慮。
(二)兒童分級閱讀易讀性公式開發的復雜性
對兒童分級閱讀易讀性因素的認識不統一,加之本身關于“人”的因素對兒童閱讀的影響有一定的主觀性,不能進行客觀的評價,致使易讀性公式開發有很大難度。易讀性公式的開發需要在大量的調查基礎上,綜合分析各種因素對兒童分級閱讀讀本易讀性的影響程度,并對所有客觀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得出不同因素的權重,但是這樣的結論基于以上的原因還不一定具有可靠性,所以開發一套公認的、客觀的兒童分級閱讀易讀性公式相當復雜。
(三)兒童分級閱讀易讀性研究缺乏實驗論證
分級閱讀作為發達國家一種成功的青少年閱讀模式,已經有60多年的發展歷史。其實踐也經歷了幾十年的反復科學驗證,不斷完善和改進。而在中國大陸,“分級閱讀”從概念和行動上,都還是新事物。對其易讀性因素的研究也還處于起步階段,分級閱讀的基礎薄弱。對其易讀性因素有作為專家學者層次的分級解讀,然而卻缺乏實踐的驗證,甚至有家長懷疑漢語閱讀分級標準的可行性。兒童分級閱讀標準的確立參照的是易讀性公式,然而目前國內雖然出現了一些關于分級閱讀的易讀性公式,分級標準沒有得到更廣大讀者和社會的認可,也就是說對兒童漢語分級閱讀易讀性的諸多公式缺乏科學的實驗論證。
參考文獻
[1]章辭.英文易讀性研究:回顧與反思[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10.9.
[2]王蕾.可讀性公式的內涵及研究范式[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