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
摘要:“營改增”稅收政策的全面推行,在建筑施工企業降稅減負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建筑施工企業在財務核算、稅金繳納、發票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還面臨著各種稅務風險。本文結合增值稅財稅政策和施工企業運營情況,針對這些稅務風險探討了一系列稅收籌劃策略。
關鍵詞:營改增;建筑施工;稅務風險;籌劃
一、企業稅務風險的含義
企業稅務風險是指企業的涉稅行為因未能正確有效地遵守稅法規定,而導致企業未來利益流出的不確定性。“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在財務核算、稅金繳納、發票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發生了很大改變,稅務風險分析和研究對建筑施工企業來說意義重大。
二、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
(一)財稅核算風險
進項發票入賬問題:一般計稅與簡易計稅兩種計稅方式的并存,難免在信息傳遞和發票入賬的過程中發生項目竄賬,導致一般計稅項目的進項稅誤入簡易計稅項目而得不到認證抵扣,或簡易計稅項目的進項稅發票誤入一般計稅抵扣面臨納稅調整和稅務處罰的后果。
應交增值稅一簡易計稅科目的應用問題:參照《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財稅2016[22]號),簡易計稅項目應交增值稅業務在“應交稅費一簡易計稅”科目下核算,但二級科目的設置不能清晰核算異地經營簡易項目下計提、分包抵扣、預繳等業務,也容易造成注冊地經營簡易項目繳納增值稅和異地項目業務的混淆。
(二)稅金繳納風險
建筑業受行業利潤率影響,稅負較低。受冬季施工和春節影響,很多施工企業冬季特別是春節前大量開票導致銷項稅額遠高于進項稅額而繳納較多的增值稅。而對于進項稅額長期大于銷項稅額的“增值稅倒掛”企業,稅金繳納成為不能承受之重。
(三)發票管控風險
建筑業的主要成本為材料、人工、機械使用費及其他項目管理費,材料特別是砂石土及商砼、人工成本以及管理費用等方面發票的取得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增值稅專用發票超期認證、增值稅普通發票和虛假發票的大量存在、供應商惡意的高稅低開等都會導致進項稅抵扣不足,企業稅負加重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風險。
(四)合同管理風險
簡易計稅項目需要考慮含稅成本,一般計稅項目需要考慮的是不含稅成本,發包和簽訂合同過程中對計稅方式的忽視可能面臨稅務成本的上升。
三、“營改增”后稅務風險應對與籌劃
(一)強化稅務風險和節稅意識
“營改增”貫穿從合同簽訂、發票開具、工程發包、資金管理、材料采購、機械租賃到認證抵扣、繳納稅款的全過程,涉及到施工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和公司全體人員,任何一個環節的操作不當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財稅損失。因此,首先在意識上,應強化全員稅務風險意識,降低稅務成本,不斷宣貫增值稅原理和增值稅發票的使用。
(二)清晰核算簡易項目
營改增后大多數建筑施工企業,一般計稅項目占比較高,針對計稅方式不同的項目進項發票入賬竄項目問題,可以在項目名稱前添加“JY”或“簡易”等字樣予以區分,而一般計稅項目不做標記,避免標記太多引起混淆和浪費資源。
對于簡易計稅項目取得的進項稅增值稅專用發票應在認證期內暫緩認證,避免一般項目的發票誤入導致進項得不到抵扣。
“應交稅費一簡易計稅”科目下增加三級明細科目“應交稅費一簡易計稅一銷項”、“應交稅費一簡易計稅一扣減”、“應交稅費一簡易計稅一預繳”和“應交稅費一簡易計稅一繳納”,分別核算異地經營簡易項目下計提、分包抵扣、預繳和本地經營簡易項目繳納增值稅,從而有效應對非明細核算時導致的計稅混淆和本地異地納稅風險。
(三)統籌進銷項與預繳
對于季節性導致的稅金繳納問題,企業應加強進銷項發票的取得和開具,使其趨于一致,對上下包合同的簽署和發票的約定上采取“背靠背”模式。根據建筑業“營改增”預繳政策,分包發票可以在預繳增值稅時予以抵扣。應加強分包抵扣的臺賬管理,避免漏抵、少抵現象。重視分包合同和發票的及時簽署和開具,避免預繳增值稅過早過多,特別是在稅負為零或者為負的情況下,減少稅金支出和財務成本。但應避免預繳之月起6個月仍未預繳的滯納風險。對于“增值稅倒掛”的企業,應依照規定申報暫停預繳。
(四)嚴格內控與報銷制度
按照發票管理辦法做好發票和合同查驗工作,防止虛假發票魚目混珠,虛開發票大行其道。規定發票的報銷期限,強化增值稅認定期限管理,避免超期引起的進項稅不能抵扣以及跨期費用導致的增值稅和所得稅損失。分包發票等發票應嚴格“備注”欄的填寫。財務部門應加強合同和發票的核對和監管,對于超過一定額度的業務可做出必須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規定。
銷項稅發票管理上,對于只收款不開票或者工程結束一次性結算開票的項目,應在收款或者按照約定收款日照章納稅,避免超期導致滯納金和稅收罰款。對于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應加強發票簽收、跟蹤管理與企業對賬,避免發票遺失導致損失。
(五)合同明確稅率票種
施工合同和結算文件中應明確增值稅稅率、發票種類以及各項業務的金額,避免建設方惡意獲得高稅率進項抵扣的行為和因此產生的糾紛。對PC和EPC等業務則要根據財稅政策和各地稅務部門的規定設計好合同的簽訂。采購和分包合同也應明確稅率和發票種類,避免對方曲解稅目誤用稅率,獲得較少的進項稅抵扣。比如單純的機械租賃要按有形動產租賃17%計稅,而連帶司機的租賃可能使用服務業按6%計稅;勞務分包應獲取全額勞務費增值稅專用發票,防止勞務派遣差額征收發票報銷入賬。
參考文獻:
[1]黎雙榮.“營改增”背景下建筑業增值稅籌劃風險分析及應對建議[J].財會學習,2017(8).
[2]馮娟.探析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后財稅風險及外簽合同對策[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7,7(14).
[3]徐麗華.全面實施“營改增”后企業的稅務風險控制[J].中國集體經濟,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