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本刊記者 包冬冬
2018年6月是第17個安全生產月備這次安全生產月活動第一次走進了“村”里紹并從“村”里出發紹開始了2018年的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紹從江蘇省江陰市、泰州市到揚州市紹從政府部門監管責任的落實紹到企業主體責任的扎實紹記者一行看到了江蘇省安全生產工作的變化備

2018年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2018年6月是第17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也是應急管理部組建后的首個“安全生產月”。6月1日,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啟動儀式第一次走進“村”——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并從“村”里出發,開啟2018年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之旅。萬里行一行人員先后走過了江陰市、泰州市、揚州市,聽到了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的創新之舉,看到了生產一線的智能之策。
今年,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主題確定為“生命至上、安全發展”,目的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推動全面落實安全發展理念,推動安全生產上新臺階,增加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黃明專門組織研究部署,要求聚焦主題,圍繞強化紅線意識、落實安全責任、推進依法治理、深化專項整治、促進改革創新等重點內容,把各項活動做深、做細、做實。
“天下第一村”華西雖名為村,卻是年繳稅13.56億、人均年收入已達9.05萬元的村。近年來,華西村安全生產形勢總體趨穩,2017年全年未發生有影響的重大工傷死亡事故,這與華西村堅持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密不可分。
華西新市村安全生產委員會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根據《安全生產法》有關規定,逐級建立并明確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同時壯大安全管理隊伍,提高安全管理人員層次,除安全廠長外,又將各企業技術廠長、設備廠長吸收到安全隊伍中來,明確職責分工。華西集團公司與各企業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簽訂率達100%。
華西村只是其所在的江蘇省江陰市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工作的縮影。江陰市作為全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地區、全國安全文化試點城市、江蘇省遏制重特大事故試點地區,更是將責任制落實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有力抓手。據江陰市副市長趙強介紹:“2018年4月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后,江陰市一是從企業落實入手。深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年專項行動’,特別是推進高危行業安全總監制度,目前,全市有72家危化企業配備安全總監。二是從政府層面落實。市級層面相繼出臺了《江陰市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暫行規定》《江陰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安全生產職責規定》等文件;鎮街園區也以縣域基層改革為契機,把安全生產執法權限賦予各個鎮街、園區,進一步壓實基層責任,解決‘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的問題。三是從考核目標入手。科學修訂完善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細則,加大安全生產在全市績效考核當中的分值和權重。目前,江陰市正在探索綜合執法的監管方式——市鎮兩級逐項明確監管責任,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對全市企業分別履行綜合監管、行業監管、屬地管理。市級層面,對170家重點監管企業單獨行使執法權。各個鎮街園區嚴格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齊抓共管的要求,組建綜合執法局,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有利于基層執法水平的提升。”

全國“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現場展覽 展示有毒氣體泄漏應急救援
以上是江陰市安全生產改革的部分舉措,與江陰市一江之隔的江蘇省泰州市,從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入手,通過創新實施違法行為積分動態管理,用市場手段督促企業落實責任。據泰州市安全監管局局長陳忙耕介紹:“2017年起,泰州市創新實施危化品企業違法行為積分動態管理制度,對43種違法情形列出‘負面清單’,實施記分管理、嚴管重罰。截至2018年5月底,全市共對56家危化品生產企業、化工企業和危化品經營企業的62項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進行了記分,其中對2家記12分的企業,已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積分動態管理制度實施效果顯著,今年,我們又在重點工貿企業、中介機構等重點監管行業領域分別推進實施,擴大工作效應。”
陳忙耕介紹:“此外,泰州市還出臺安全生產守信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實施辦法。在危化品(生產、經營、儲存)、交通運輸、建筑施工等重點行業企業開展安全生產誠信等級評定,按照得分高低,分為A、B、C 3個級別。將11家誠信A級企業名單作為紅榜名單向社會公布,在行政審批方面實施綠色通道和容缺受理(即針對那些具備基本條件、主要申報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條件,但次要條件或手續有欠缺的行政審批事項,職能部門可以‘暫時性容忍’辦理,辦事群眾和企業只需在相應時間內補齊相應材料即可)等便利服務。泰州市將安全生產失信行為通過‘信用泰州’、安監局網站、安監微信等媒體向社會公布,目前,已經有4家企業被納入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管理。”
安全生產萬里行一行人員走進了多家企業,其中,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江蘇江陰石油分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江陰分公司”)的班組安全管理方法、大唐泰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的“智能巡檢系統”,既展現了江蘇企業腳踏實地打好基層基礎的一面,又顯示了其科技強安、高屋建瓴的一面。
據中石化江陰分公司總經理施劍明介紹:“我公司是中石化銷售板塊唯一設在縣級市的分公司,依托于7.2萬m3成品油庫容的長山油庫和遍布全市及長江江蘇段沿線共計70余座加油站、加氣站網點,從事成品油、車用天然氣及非油品經營。我們認為,企業的應急管理應重在事故初始階段的有效處置,關鍵在于提升基層崗位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為此,中石化江陰分公司以朗朗上口的“六化”,概括基層員工應具備的應急處置能力。這“六化”分別是:預案簡單化、處置程序化、分工明晰化、物資便捷化、培訓效果化、演練常態化。其中,“第一化”就是把厚厚的應急預案簡化成一張卡片,既可以隨身攜帶,又方便員工掌握。員工拿出卡片,應知應會一目了然,管理者也可以隨時檢驗。目前,這張“應急卡”已經配備給第三方——運輸公司的工作人員,讓走進廠區的第三方員工也掌握應急處置技能,并經考核合格后才可以上崗。

長山油庫突發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現場
除了這張“應急卡”,公司還為員工準備了“操作卡”,這是一張將崗位作業指導書流程化的卡片,讓員工看著小小卡片,就掌握明確的操作流程、操作標準和注意事項,又可以隨身攜帶,隨時復習。
再看大唐泰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泰電公司”)的“智能巡檢系統”。在這家成立于2013年3月的年輕企業身上,看到最多的就是“智能”二字,由此,這家企業被評為大唐集團公司2017年度“智慧電廠創新單項精品工程”。
據泰電公司黨委書記魏治俊介紹:“我公司是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及其子公司大唐江蘇發電公司管理下的基層企業,一期2×180MW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機組分別于2017年7月26日、8月10日投產運行。機組投產以來,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經濟技術指標優良,實現了‘即投產、即穩定、即達設計值、即盈利’的精品工程目標。目前,大唐泰電安全生產已達430天,未發生一起人身傷亡事件。”
為了適應“互聯網+”在發電行業的發展趨勢,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泰電公司超前謀劃,努力朝著國內首家智慧電廠前進。基于“互聯網+”的安全生產管理系統就是智慧電廠工程中的重要一筆。其中,智能巡檢系統饒有特色。
在泰電公司,通過人員定位、三維建模、虛擬仿真、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技術,實現高度一體化的管控平臺。泰電公司的虛擬電廠以設計院提出的二維圖紙和三維管道模型為基礎,通過對主輔機設備進行三維建模,形成高精度、等比例的三維模型,與實際廠區布置、設備高度吻合,真正實現全方位的智慧電廠。同時,泰電公司利用人員定位技術,在三維場景中,對全廠人員進行精準定位,通過全廠覆蓋的人員定位基站,現場人員佩戴的定位標簽,實現對整個生產區人員活動軌跡的監控及有效安全生產管控。當巡檢人員步入危險區域時,控制平臺會有明顯的標識,時時顯示工作人員靠近危險源的信息。巡檢過程中,結合人員定位技術,用手機震動的方式,提醒靠近危險源的人員必須遠離這一區域。通過智能巡檢系統,能夠實現巡檢人員的實時監控,過程可視化,可以從三維畫面中看到預先設定的巡檢路線。巡檢過程中,巡檢人員借助手機APP,對設備進行二維碼的掃描,以完成巡檢數據的記錄,當值班長可以在三維虛擬電廠中,時時查看該人員的行走軌跡以及巡檢過程,也可以對歷史巡檢過程進行追溯。
這一智能巡檢系統,可以控制人的安全活動范圍,但是如何控制巡檢過程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呢?泰電公司副總經理司徒有功告訴記者:“這也是我們下一步將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在廠區布設高密度的攝像頭,捕捉人的不安全行為。預計2019年上半年會有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