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東

40歲,正是人生黃金期,但40歲也是疾病發生的“黃金期”,是一道“壽命坎”,多種疾病開始高發,安全跨過去,才能成就幸福人生!
據刊登在《中國癌癥研究》英文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稱,人在30歲之前癌癥發病水平相對較低;40歲左右癌癥發病率開始快速上升;80~84歲年齡組達到癌癥發病高峰。
隨著身體日益變老,心臟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開始降低,45歲以上的男性和55歲以上的女性心臟病的發病率較高。在我國40歲以上的人群中,62%的人已經不同程度地存在心血管病或其危險因素,而他們中80%尚未充分了解如何保持心臟健康。
人到中年,應酬不斷、熬夜加班、不按時吃飯,使消化系統疾病高發,以慢性肝病(如酒精肝、脂肪肝等)、胃病(如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炎癥性腸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等)最為常見。
41~50歲人群正在成為心理疾病最集中的年齡段,壓力超負荷致心理疾病高發。
這個年齡段的人常有驚恐發作,表現為突然心慌、胸悶、氣短,有人甚至以為是心肌梗死。其實去醫院檢查身體還查不出來病。此外,還有失眠、焦慮和抑郁等癥狀。
女性:中年女性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孕激素分泌減少,加上婚姻情感、家庭關系等問題困擾,精神壓力大,易出現情緒激動、煩躁、失眠等反應。
男性:男性進入40歲后,體內睪酮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主要表現為性欲減退、體力精力下降、肥胖、記憶力減退、乏力、失眠、腰酸腿軟、脾氣變壞或易悲觀等。情緒低落、運動量少是造成睪酮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
由于中年人平時工作忙,許多人在工作時間顧不上喝水,久而久之有的人甚至習慣了上班時間不喝水,加之許多中年人平時缺乏運動,致使中年人的結石發病率相對較高。
不管多忙,記得隔兩小時要喝一杯溫開水。
美國《心血管病研究進展》雜志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稱,跑步1小時可延壽7小時,即使跑步的速度很慢或只是偶爾跑步,也有助于降低早亡風險,增加預期壽命。
紅色葡萄所含的逆轉酶可軟化血管,心血管病患者宜多吃。另外,這種酶還可通過減緩動脈壁上膽固醇的堆積而起保護心臟的作用。這種物質在紅葡萄皮里含量最豐富,吃葡萄時最好連皮一起吃。
40歲左右的人,生活和工作壓力比較大,而當壓力增大的時候,人體內鎂元素的水平會降低。可以通過食用大量的綠葉蔬菜或者膳食補充劑來補充鎂,鎂可以幫助放松肌肉、改善睡眠、平衡激素。
每周吃綠色蔬菜至少兩次。菠菜、花椰菜或者甘藍都可以。
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刊載的一項研究顯示,吸煙減壽至少10年,但如果在40歲前戒煙,可基本“抵消”吸煙帶來的減壽效應,比不戒煙者多活9年。
好心態是防癌的良方。比如,愛生悶氣、性格孤僻、抑郁、多疑、情緒長期受壓抑的人患癌的概率較高。曾有相關臨床研究顯示,60%~80%的癌癥患者有性格內向、不喜歡溝通等特質,醫生將其稱為“癌癥性格”。
40歲開始,除了正規的健康體檢外,還要增加每年一次的防癌體檢。
男性可選擇肺癌、腸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等檢查項目,而女性應注重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宮頸癌、胃癌、腸癌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