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萍
被稱為“維納斯之吻”的云霧,總在人們措手不及時漫布全城
埃利切是西西里島西部海岸線上的一座中世紀小山城,離特拉帕尼港很近。海拔750米的高度使它可以俯視港口、海岸線和身后的平原。天然的地理優勢也讓它成為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峭壁和固若金湯的城墻令人望而生畏,制高點的城堡自帶一種王者天下的尊嚴。
這里不斷變換統治者,在希臘人、迦太基人和羅馬人之后,阿拉伯人來到這里。然后被諾爾曼人趕走,所以小城的名字換過數次,直到1930年,小城才成為現在的“埃利切”。
由于特殊地形造成的特殊氣候條件,這里總是云霧繚繞,被人們視為神圣之地。這里號稱“百廟之城”,雖然只有300多人居住,但擁有60多座教堂,如今開放的主要有17座,供著不同的圣徒,占據了沿著城墻的觀景臺,形成城內大大小小的廣場。然而,不管是哪個統治年代,這里主要供奉崇拜的都是掌管愛情,智慧和人類繁衍生息的女神,從腓尼基的阿斯塔特,希臘的阿芙洛狄特到羅馬的維納斯,女神不同,但其責任和職能都是一樣的。
抵達位于山頂的埃利切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特拉帕尼直接乘纜車,但是冬季有三個月維修,即使平常日子里,如果風大也會為了安全起見而關閉。另一種是乘車,沿著窄窄的盤山公路開14公里即可抵達。不同的路線,有不同角度的美和驚喜,就如這里不同的季節呈現不同的美
從山腳往上看,只見到怪石層層疊起的懸崖一直延伸到樹木遮掩的山頂,無法想象,到了山頂居然是個三角形輪廓的小城。
小城漫步的話,最理想的起點是特拉帕尼門,位于三角形的西北角,正對著西邊的海岸線和西北邊美麗的港灣輪廓線。門內正對著埃利切的主要步行街,名字和所有意大利城市的主街相同,都叫維托里奧伊曼紐。從這里一路上坡,可以到達小城中心的主要廣場——烏姆貝爾托—世廣場。
與意大利其他古城的規劃不同,小城的主教堂(即圣母教堂)不在中心廣場上,而是位于主入口一旁,貼著古老的城墻而建,教堂的設計和建造兼具宗教場所和軍事防守的功能。
這也是小城現存最古老的教堂,部分石材來自于古代的維納斯神廟,建于14世紀。教堂邊上,有高達28米的正方形鐘樓,兼具摻望塔功能。塔頂的景觀非常好,小城、曠野、海岸線等盡在眼前,似觸手可及。
與大教堂遙遙相對的,是維內芮城堡,諾爾曼人用維納斯神廟遺留的石頭建造了它。
城堡建在維納斯神廟原址上,被幾座塔樓重重包圍,城堡外的巴里奧花園是一個360度的觀景臺,從這里看出去,可以清晰地看見東部一望無際的連綿丘陵。遠處如火柴盒大小的房子,就像被孩子們隨手亂扔的樂高玩具,隨意散落其間,天空的云團翻滾著,在高低起伏的大地上投下靈動的影子;近處草坡上游蕩著成群的牛羊,正埋頭啃著草,閑散逍遙,好像時間不曾流動,從幾百年前到現在一直靜默于此。
一片云霧悄無聲息地漫過來,沒過了海邊維托山巨石的身影,轉眼間,陽光明媚已幻化成天地氤氳。貝波利塔齒狀的墻垛若隱若現,恍惚間有物在動。這正是被稱為“維納斯之吻”的云霧,頻繁拜訪埃利切,總在人們措手不及時漫布全城,尤其是夜里,在橘黃色的街燈間隔之間,能看見的,大概只有腳下整齊鋪砌的磨得發亮的石塊,有時走著走著,在轉角處會突然遇見一座雕塑或一處噴泉,嚇你一跳。
帶一張地圖到小城_吧,探訪那些有名無名的教堂和舊宅府邸,透過柵欄的大門窺視長滿花草的四合院,瞧瞧每家門口掛著的彩瓷門牌,想象主人的身份和故事。
逛累了的話.可以在地面傾斜的中心小廣場,找一家咖啡館坐下,看看過往的人,有衣著隨意的游客,也有身著西西里傳統服飾的當地老人。過一個街口,有老姐妹倆開的圣卡洛糕點鋪,去買一包她們親手制作的杏仁酥吧,那是西西里最棒的漂亮新鮮的點心,也是中世紀修女傳下來的私制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