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棚 鄭恒斌
[提要] 本文以滬深兩市農林牧漁類上市公司為樣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對該類企業的業績質量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我國農林牧漁類上市公司有較強的短期償債能力,其獲取收益的能力表現也較好,但是仍然有可提高的空間。在成長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方面表現并不是很好,尤其是長期償債能力方面表現有待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業績質量;因子分析;農林牧漁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一)大農業的概念。農林牧漁本身是四個不同的產業,付文革等(2011)認為,其是狹義的農業。他認為大農業的概念,還應當包括狹義農業衍生的上下游產業的概念。但本文認為:狹義的農業概念即為農林牧漁中的農業,大農業即為農林牧漁這四個產業。
(二)業績質量評價。陳士銀等(2009)認為績效即成績與效益,是經濟活動的結果與成效。與績效評價相關的概念即為業績質量評價。質量是用來評價事務的優劣程度,這二者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用詞準確性的差異。
根據中宏統計數據庫公布的數據可以發現,2007~2012年間,農林牧漁總產值從4.8893萬億元增長到8.9453萬億元,增幅達到82.96%。其中,漁業的增幅最大,達到了95.31%;農業總產值增長額最大為2.23萬億元。具體數據見表1。(表1)
但從單位產量來看,情況并沒有那么樂觀。以農作物為例,主要農作物這6年單位產量僅僅增長9.47%,每年平均增長率僅為1.58%。從受災面積和成災面積來看,2007~2012年受災面積分別為:4,899、3,999、4,721.37、3,742.59、3,247、2,496.2萬公頃,很明顯受災面積除2009年增長,其他年份都在下降,總的結果也在下降。成災面積占受災面積比重,從2007年的51.2%下降到45.97%,2011年該比率最低,為38.3%。上述數據,從側面說明了大農業行業這幾年發展的自然環境還是越來越好的。
農林牧漁上市公司在全國情況較好的情況下,其業績質量如何越發的引起筆者研究的興趣。從其業績中是否能夠找到其哪方面較為突出的能力是筆者此刻所求的答案。
(一)樣本和指標選取。本文借助銳思數據庫,選取29家農林牧漁類上市公司2012年年報中的財務數據,主要遵循以下原則:(1)為保證財務指標的準確性,統一選擇調整后的財務指標;(2)為保證財務指標分類的一致性,統一按照中信行業分類標準進行樣本的選取;(3)為保證財務指標的可比性,剔出ST、*ST和股改尚未完成的公司。
按照銳思數據分類財務指標分為:每股指標、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營運能力、現金流量、分紅能力、資本結構等8類指標,159個具體指標。為避免實證分析的弊端,人為的控制指標以達到控制分析結果的目的,筆者提前設定指標數量為10個,然后對159個具體指標進行編號,最后隨機選取。最終選定的指標如下:AccrPayrat(應付賬款周轉率)、Currt(流動比率)、EBITDAtotli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負債合計)、EPS(每股收益)、Equtotlia(股東權益/負債合計)、Intcvr(利息保障倍數)、Qckrt (速動比率)、ROA(資產凈利率)、ROE(凈資產收益率)、TotastYTDgrrt(資產總計相對年初增長率)。
(二)模型和變量。因子分析是在具有復雜關系的實測指標中找出內在的獨立因子的研究方法,它屬于多元分析中常見的處理降維問題的一種方法。
(三)模型檢驗。本文運用SPSS22.0對樣本進行檢驗,SPSS提供了KMO和Bartletts球形檢驗。KMO用于檢驗變量間偏相關性是否足夠小,其取值在0~1之間,其值越大說明因子分析效果越好。Bartlett是用于檢驗相關系數矩陣是否為單位矩陣,其統計量近似服從卡方分布。上述兩種檢驗結構見表2。(表2)
KMO和球星杜檢驗統計表顯示,KMO=0.6016>0.5,適合進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檢驗λ2=311.64;df為45,對應的顯著性水平Sig.=0.000<0.05,說明對數據進行因子分析有效。
(四)求R的特征根以及貢獻率。碎石圖可以確定公因子的個數,它以主成分個數為橫坐標,特征值為縱坐標。一般從斜率陡峭的地方開始提取公因子,斜率平緩的因子對解決問題沒有太大的幫助。從圖1和表3中可以看出,前4個公因子對原有參數的解釋能力就達到92.003%,已經可以代表原來10個指標,這說明4個公因子足以解釋農業類上市公司的業績質量。(圖1、表3)
(五)建立因子載荷矩陣。采用方差最大旋轉法進行因子旋轉,從而得到因子載荷矩陣,如表4所示。(表4)
從表4可以看出,旋轉后的因子載荷陣已經明顯向兩端聚攏,這表明有了更鮮明的經濟意義。如果用Fn來表示第n個主因子,則:F1與Equtotlia、Currt、EBITDAtotlia、Qckrt四因子在旋轉前后載荷比較大,因此可以將F1命名為短期償債因子;F2與ROE、ROA、EPS三因子的系數都比較大,因此可以將F2命名為獲利因子;F3與TotastYTDgrrt、AccrPayrat有較大的載荷,因此可以稱F3為成長因子;F4與Intcvr有較大載荷,因此可以稱F4為長期償債能力。(表5)

根據表5得分系數表,我們可以寫出F1~F4因子得分表達式:
F1=-0.0696×ROE-0.0409×ROA+0.298×Equtotlia-0.0673×EPS+0.3155×Currt+0.319×Qckrt+0.0102×TotastYTDgrrt+0.1565×EBITDAtotlia-0.0221×AccrPayrat-0.0438×Intcvr
F2=0.3342×ROE+0.3097×ROA-0.0573×Equtotlia+0.3035×EPS-0.0572×Currt-0.0672×Qckrt-0.0212×TotastYTDgrrt+0.1954×EBITDAtotlia-0.0474×AccrPayrat+0.0055×Intcvr
F3=-0.0327×ROE+0.0335×ROA-0.0686×Equtotlia-0.0418×EPS+0.0355×Currt+0.0546×Qckrt+0.5654×TotastYTDgrrt-0.0841×EBITDAtotlia+0.5182×AccrPayrat-0.045×Intcvr
F4=0.0478×ROE+0.0131×ROA+0.0915×Equtotlia-0.0454×EPS-0.0729×Currt-0.1037×Qckrt-0.2291×TotastYTDgrrt+0.0104×EBITDAtotlia+0.182×AccrPayrat+0.9105×Intcvr
(六)主因子、綜合得分的計算及排序。采用旋轉前的方差貢獻率為權數來確定4個因子的權重,得到一個能夠反映大農業類上市公司業績質量水平的綜合指數模型,如下所示:
FA=(4.067×F1+2.45×F2+1.66×F3+1.023×F4)/9.2
將指標的標準化數值代入各主因子得分表達式計算主因子得分后,根據上面的評價模型,可得到29家大農業類上市公司業績質量水平的綜合得分及排序,排序結果見表6。(表6)
一般來說,分值越高,說明該上市公司業績質量越高。得分大于0,意味著該公司業績質量水平在所有樣本平均水平之上;反之,則在平均水平之下,說明其業績質量有待提高。
(一)研究結論。大農業類29家上市公司業績質量有13家在平均水平之上,比例為44.83%。該比例說明大農業類上市公司這幾年的業績質量水平發展較好,沒有出現寡頭壟斷等情況。從其業績質量表現上具體分析其能力,可總結為如下幾點:
1、短期償債能力較好。從4個構成F1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其短期償債因子的表現是最為突出的,這與近幾年農林牧漁的總產值的表現是遙相呼應的。隨著該行業近幾年蓬勃發展,其上市公司現金流較為充裕。因此,短期償債能力表現較為突出。
2、獲利能力仍有提高的空間。從獲利因子可以很明顯看出,近幾年農林牧漁類上市公司的獲利能力在不斷增強,但是獲利能力因子是第二個才提取的公因子,所以可以認為仍有可以提升的空間。
3、成長能力不強。作為傳統產業,受我國國情的影響,其成長較為緩慢,與發達國家現代農業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4、長期償債能力較為薄弱。從F4長期償債因子可以看出,只有一個原指標構成該因子,所以大農業類上市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較為薄弱,有待進一步的加強。
(二)相關建議
1、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獲利能力。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現在越來越注重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這對傳統農業是一個發展契機。因此,農林牧漁類上市公司可以將傳統農業的投資比重逐漸向綠色農業發展,從而實現資本結構的調整,同時提升經濟增加值,增加產品邊際效益,最終實現獲利能力的增強。綠色農業的產品附加值較高,并且產品市場前景較為明朗化,可以認為是傳統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2、打通服務業通道,增強長期償債能力。與農業相關的服務業較為成熟的方案是農家樂的出現,未來發展趨勢是農業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的出現。第三產業的特點就是資源投入較少,以服務贏得市場。因此,對于農林牧漁類上市公司而言,那就必須開拓農家樂、農業旅游等第三產業的路子,建立可持續發展生態經濟圈,從而增加該行業長期資產的份量,實現長期償債能力的增強。
3、打造品牌農業產品,助企業實現成長。國內食品安全問題不斷出現,徹底毀了國產品牌的信譽,但是歷次的食品安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爆發點都在農產品再加工后的產品中出現。因此,從原料級農業產品開始做品牌有其發展的空間和契機,只要品牌宣傳和較好的產品質量控制相結合,一定會建立一批品牌農業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企業一改傳統產業的發展步伐,從而實現跨越式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付文革等.A股大農業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綜合評價[J].農業經濟問題,2011(12).
[2]陳士銀等.湛江市農地利用績效與農業結構調整[J].經濟地理,2009(2).
[3]鄭瑞強.基于EVA視角的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績效評價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1(6).
[4]駱珣等.熵權法在我國農業板塊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評價中的應用[J].生產力研究,2008(24).
[5]董屹宇.中國農業上市公司成長性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2(5).
[6]曾慶學等.中國農業上市公司成長性分析[J].經濟縱橫,2012(8).
[7]林樂芬.中國農業上市公司績效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