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月婷 洪敏申 龐怡
【摘要】原發性高血壓近年來發病率逐步攀升并呈年輕化趨勢,隨之而來的高血壓患者久治不愈的病程,再加控制不良造成突發的腦卒中、心肌梗死等情況,本身就是一種沉重的心理壓力,加之慢性疾病會影響患者工作,甚至使患者喪失勞動能力,病人常出現緊張、焦慮、憂愁、郁悶等消極情緒,甚至引發焦慮癥、抑郁癥。通過檢索CNKI2005年至2018年國內外文獻及相關參考文獻22篇,總結中醫有關高血壓合并焦慮的病因病機和中藥、針灸及其他外治法。中醫藥在這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運用雙心同治的理論從中藥,針灸,音樂及心理疏導療法多方面治療心身疾病,易于被患者接受,適合在社區推廣。
【關鍵詞】針灸;高血壓;焦慮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4..02
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增多,老年高血壓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常引起心、腦、腎等臟器的并發癥,嚴重危害老人的健康[1]。對患者開展治療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長期的服藥,很多患者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這給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生活質量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高血壓疾病是老年人最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2]。目前對于高血壓患者存在著低知曉率、低控制率和低治療率的情況,長期吃藥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這很容易引發患者產生焦慮情緒,進而進一步的導致患者出現血壓波動的情況[3]。混合性焦慮抑郁障礙是指患者同時存在焦慮和抑郁障礙,社區高血壓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因獨居、未規律治療高血壓、高血壓≥2級、經濟能力差、文化水平低、合并其他內科疾病、吸煙、體力勞動者等危險因素,伴發焦慮抑郁癥者較多[4]。高血壓和焦慮抑郁障礙可互相影響,具體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免疫及腎素一血管緊張素一醛固酮系統、交感神經功能紊亂有關。由于對焦慮抑郁障礙重視不足、社區醫院缺乏專業精神科醫生,對高血壓合并混合性焦慮抑郁癥患者識別率較低,妨礙了對高血壓合并混合性焦慮抑郁障礙患者的治療,生理疾病和心理問題易形成惡性循環。在常規降壓的同時,合理的抗焦慮抑郁治療,已逐漸引起廣大社區醫生的重視,但多數的社區老年患者對服用精神類藥物存在抵觸心理,中醫藥辨證施治有一定的優勢。
1 病因病機
1.1 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病機
原發性高血壓臨床主要以血壓升高,頭痛及眩暈為主要癥狀,在古代文獻中科歸屬于“眩暈”、“頭痛”等范疇,其病因病機多為素體陽盛,肝陽上亢;久病耗傷,氣血虧虛;年高久勞,腎精不足;飲食不潔,痰濁中阻;跌仆損傷,瘀血阻竅等[5]《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曰:“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病因病機與肝臟密切相關,肝郁氣滯,郁而化火,母病及子,困擾心神,從而表現為不寐、煩躁等癥狀。
1.2 焦慮癥的病因病機
在古代文獻中并無記載,類似癥狀可歸納為“郁證”,其主要病機為七情所傷,肝氣郁結;思慮勞倦,脾失健運;臟氣素虛,耗傷心神[5]《素問·舉痛論》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思則氣結。焦慮作為情志障礙,尤與肝的生理功能失調密切相關,其病因病機多為七情所傷,肝失疏泄,氣郁失達,氣血陰陽失和。本病屬中醫“郁證”、“驚悸”、“失眠”等范疇。有學者認為七情所傷、肝氣不舒、內臟虛損、憂思勞倦等因素均可引起陰陽失調和氣血紊亂而發生高血壓病,其癥狀反應主在肝腎,次在心脾。本病在中醫屬于“眩暈”、“郁證”等范疇,病位在肝、心,病機為肝郁氣滯,可表現為虛實夾雜之癥,肝氣郁結于胸中為抑郁,郁而化火上逆為焦慮,故以疏肝解郁為治則[6]。
1.3 高血壓導致焦慮抑郁的現代醫學機理
(1)每一次血壓下降和血壓波動的過程都會對患者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疾病導致的軀體不適也會加重患者心理負擔從而誘發焦慮抑郁癥狀。
(2)高血壓導致腦供血障礙,使神經遞質發生變化,從而產生精神癥狀[7]。
(3)長期高血壓會使腦血管痙攣、變性,引起腦動脈粥樣硬化,并發腦梗死。
(4)長期使用部分降壓藥物會影響腦內神經遞質含量,引起抑郁癥狀[8]。
Jonas等[9]隨訪觀察2992例初始無高血壓人群7~16年,結果認為焦慮和抑郁是預測高血壓發生的獨立預測因子。
2 現代研究
2.1 現狀
張帆等[10]隨機抽取北京9所醫院的2274位高血壓患者對期進行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進行分析發現焦慮發生率為38.5%,抑郁發生率為5.7%。單大玲2013年對于北京朝陽區六里屯街道400例高血壓患者調查中發現,高血壓伴發焦慮患者占39.25%[11],可想而知,目前高血壓患者存在的焦慮狀態的比例非常之高,如不及時進行治療控制其發展,對于血壓的控制也會起到消極的作用,惡性循環,將對身體健康帶來更大的危害。目前中醫對于原發性高血壓焦慮狀態的治療主要分為藥物治療、針灸治療和其他治療等,這里主要針對針灸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焦慮狀態進行闡述。
2.2 針灸治療
Amorim D[12]檢索了1135篇論文將焦慮作為主要治療目標。經過審查,確定了13篇論文,對其研究的方法、設計和質量,并進行了討論和比較。總的來說,有很好的科學證據支持針灸療法治療焦慮癥,因為它能產生有效的結果,副作用比傳統療法少[13]。
何健才[14]分析Ghrelin在針刺“關元”穴在抗焦慮中的作用機理,認為針刺關元調節焦慮障礙的Gh可能機理為:針刺“關元”通過影響中樞及外周Gh的陽性表達,實現對“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系統進行整體調節最終達到抗焦慮的作用。
趙帥[15]運用熱敏灸療法對于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將66例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每次選用單側穴位(曲池、百會、足三里)為主探尋熱敏點進行艾灸,對照組不進行任何治療;結果顯示,熱敏灸組顯效率為41.18%,總有效率為70.59%
馮國湘[16]運用針刺開“四關”穴即采用瀉法針刺左右合谷、太沖4穴,加溫針灸百會穴治療原發性高血壓(EH)患者60例,隨機分為針灸組(治療組)和西藥組(對照組),每組各30例,最后研究表明兩組均能改善原發性高血壓的癥狀,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
羅文杰等[17]對35例患者進行為期4周,每周3次的針刺四關穴治療,對比治療前后的收縮壓、舒張壓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得到結論為痊愈3人,顯著進步5人,進步21人,無效6人,總有效率為82.86%。
楊玥等[18]運用針灸方法治療高血壓,臨床上收集高血壓患者60例分別進行治療,針灸組方針刺組選取雙側人迎、合谷、足三里、曲池、太沖;藥物治療組選用氫氯噻嗪,每次12.5~25 mg,每日2次;常規針刺組選用《針灸處方學》中人迎、曲池、三陰交、風池、足三里。7日為一個療程,3個療程后觀察療效。于療程間期測定一次血壓,每個療程間休息3天。經統計后發現針灸組方針刺組與藥物治療組的療效相當但好于常規針刺組。
葉國傳[19]運用治療組針刺四肢穴位取神門、三陰交、足三里穴,肝氣郁結配太沖、合谷;痰濕阻滯配豐隆、三陰交;心脾兩虛配內關、間使。行提插捻轉補瀉法,得氣后留針30~60 min,每10 min行1次手法。隔日治療1次,嚴重者每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對照組口服鹽酸氟西汀(百優解,美國Eli Lilly公司)20 mg,1次/d,10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3.3%,對照組為86.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兩組總有效率相當。
羅文杰[20]運用針刺四關穴(雙合谷、雙太沖)對比藥物帕羅西汀,記錄治療前后的血壓、心率,行高血壓四項(4℃下的血管緊張素AngI、37℃下的血管緊張素AngII、腎素活性PRA、醛固酮ALD)檢查評價RAAS活性變化,采取漢密頓焦慮量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焦慮狀態,采用WHOQOL-BREF生活質量量表評測生活質量。經研究后得出針刺四關穴是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伴焦慮狀態的有效治療措施。針剌治療在降壓的同時,能有效改善高血壓伴焦慮患者的焦慮狀態,改善生活質量,能降低患者血清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濃度。
2.3 中藥治療
高血壓是生物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發現存有焦慮癥狀的高血壓患者應在使用降壓藥物的同時給予抗焦慮藥物治療,不僅能使血壓平穩下降,而且能增加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焦慮情緒,提高生活質量,有利于減少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焦慮、抑郁是高血壓癥的獨立危險因素,焦慮抑郁障礙在高血壓中的發病率約47.2%,明顯高于在普通人群中的發病率11%。在臨床上,作者發現許多患者抑郁和焦慮癥狀并存,與高血壓相互影響,對此類患者單純降壓常不能取得滿意療效。作者采用自擬疏肝解郁湯治療社區高血壓合并混合性焦慮抑郁癥患者,取得滿意療效。自擬疏肝解郁湯,柴胡12 g,郁金12 g,白芍12 g,合歡皮30 g,酸棗仁15 g,當歸12 g,丹參10 g,夜交藤10 g,天麻15 g,鉤藤6 g,牡丹皮lO g,炙甘草3 g,1劑/d,4周為1個療程,同時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導、自信訓練。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調理氣機為主藥,郁金,歸心肝經,行氣解郁活血;當歸、白芍緩急止痛、養血柔肝。合歡皮可解郁、和血、寧心,主治憂郁、失眠、心神不安,《神農本草經》:“合歡,味甘平,安五臟,利心志,令人歡樂無憂”。
3 結 語
原發性高血壓發病率逐年提升,對患者的經濟,生活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使得許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焦慮癥狀,臨床上部分患者采用降壓藥物聯合帕羅西汀聯合治療高血壓患者焦慮抑郁狀態,療效肯定[21],但是傳統觀念某些患者對抗焦慮藥物有所排斥,中醫藥在這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運用雙心同治的理論從中藥,針灸,音樂及心理疏導療法多方面治療心身疾病,易于被患者接受,適合在社區推廣。
參考文獻
[1] 屈 晨,馮 輝.中醫藥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伴焦慮的研究進展[J].天津中醫藥.2016.33(3):185-186.
[2] 李小梅.苑劍虹.126例高血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調查分析[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1.32(1):17-18.
[3] 張 帆,胡大一,楊進剛,等.高血壓合并焦慮、抑郁的發病率和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05,26(2):140-142.
[4] Shaw JE,Sicree RA.Global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for 2010 and 2030[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87(1):4-14.
[5] 中醫內科學/陳湘君主編.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8.
[6] 李 朕,符德玉.高血壓合并焦慮抑郁障礙的中醫認識及研究進展[J].z中西醫結核心腦血管雜志2013,11(10):1252-1253
[7] 趙蒨琦.針刺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焦慮狀態的臨床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2
[8] 宋玉蘭,朱愛軍,等.對焦慮抑郁相關性高血壓病的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21):145-146.
[9] Grimsmd A,Stein DJ,Seedat S,et al.The associtation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results from a nationally·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South African adults[J].PIoS One,2009,4(5):5552
[10] 張 帆,胡大一,等.高血壓合并焦慮、抑郁的發病率和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05.26(2):140-141.
[11] 規范化管理的高血壓患者合并焦慮抑郁狀態的危險因素分析[J].慢性病學雜志2013.14(7):549-550.
[12] Amorim D,Amado J etc.Acupuncture and electroacupuncture for anxiety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linical research[J].Complement Ther Clin Pract 2018May:31-37.
[13] 朱兆洪,丁 柱.焦慮癥的針灸臨床治療及選穴特點探討[J].中國針灸,2008.28(7):545-546.
[14] 何建才.Ghrelin在針刺“關元”抗焦慮中的作用機理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34).
[15] 趙 帥,蘇 懿,萬 鳴,等.熱敏灸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患34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1,43(8):131-133.
[16] 馮國湘,吳清明.針刺開“四關”加百會穴溫針灸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中國針灸,2003.23(4):193-195
[17] 羅文杰,江耀光等.針刺治療高血壓伴焦慮狀態患者臨床療效[J].CJCM中醫臨床研究,2012.4(12):44-45.
[18] 楊 玥,周桂桐.針灸組方治療原發性高血壓臨床研究[J].中醫藥學報,2010.5(38):106-107
[19] 葉國傳,牛燕霞,劉曉輝.針刺四肢穴治療抑郁癥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7):464-465
[20] 羅文杰.針刺調節原發性高血壓伴焦慮狀態患者RAAS系統活性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3
[21] 邢紅專,杜萬紅.降壓藥物聯合帕羅西汀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伴焦慮抑郁患者的療效[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4.23(1):61-62.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