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晨 肖新春
【摘要】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是婦產科常見的、陰道炎中發病率較高的病,多由假絲酵母菌致病,患者多外陰瘙癢伴陰道內見白色乳凝或豆腐渣樣分泌物。顯微鏡下見菌絲可以診斷,治療上以殺菌為主,同時用乳桿菌改善陰道微生態,減少感染的機會。
【關鍵詞】假絲酵母菌陰道炎;陰道微生態乳桿菌;診治
【中圖分類號】R7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2..01
外陰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又稱念球菌性陰道炎(VVC),是婦產科中常見性、多發性,復發性的感染疾病。以育齡期女性為主。大約75%的女性會罹患一次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45%得到女性會經歷2次及2次以上的發病,文獻顯示,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近年來有逐年上升的趨勢[1]。患者多有陰道分泌物增多,外陰瘙癢、灼痛,常伴性交痛等癥狀。體征多為外陰潮紅、水腫、可見抓痕或皸裂,陰道內可見白色乳凝或豆腐渣樣分泌物。
1 病因及發病機制
VVC主要是由假絲酵母菌致病,假絲酵母菌是陰道常見致病菌,屬于常駐條件致病菌。一般情況下,假絲酵母菌可存在在陰道中,在菌群平衡的狀態下不發病。當機體免疫力低下、雌激素水平異常時,陰道環境發生改變。乳桿菌分解糖原,產生較多的乳酸,使陰道局部PH值變化、菌群失衡,假絲酵母菌增多,轉變為侵襲性菌絲,故引發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2]。文獻顯示,VVC在老年人發病率較育齡期女性有所降低,是因為VVC表面有雌激素受體,病菌與雌激素結合加大感染的機會,而絕經后的女性,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所以發病率下降[3]。
2 診斷依據
陰道微生態檢測是診斷陰道炎的一種重要檢查,為陰道炎的診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常用涂片法,采用革蘭染色法直接鏡檢,見到假絲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絲,此法經濟,快速,能給臨床醫生提供初步診斷依據。其他的有真菌培養法,可以提高病原體的檢出率、鑒定菌種和進行藥敏試驗,但培養法耗時,不宜在門診常規檢查[4]。凝固酶與a-葡萄糖苷酶檢測,假絲酵母菌同時含有凝固酶活性及葡萄糖苷酶活性,同時用它們來檢測假絲酵母菌可以補充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未能檢測出光滑假絲酵母菌,可以提高敏感度,并可以排除部分假陽性,保證準確度[5]。傳統懸滴法,但對于檢測非白色假絲酵母菌所致的VVC有較高假陰性率,一般不用此法檢測[6]。
3 治 療
臨床多用乳酸桿菌聯合唑類藥聯合治療,乳桿菌可以改善陰道環境,避免引發多重感染、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及使用抗生素而出現的耐藥性,此外,對預后有積極作用[7]。唑類藥可以局部改善陰道環境,提高殺菌能力。乳桿菌也常與達克寧聯合使用,達克寧為廣譜抗真菌藥,對患者無不良影響[8]。硝呋太爾制霉素陰道軟膠囊局部陰塞,經陰道黏膜吸收,避免口服所致的毒副作用,其方法簡單、安全、患者依從性好[9]。臭氧療法采用電解純水新工藝及低溫等離子技術對引導假絲酵母菌進行治療,臭氧可以高效快速殺菌[10]。
4 討 論
VVC常見誘因為應用廣譜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免疫抑制劑及大量雌激素治療、穿緊身化纖內褲及肥胖,過度個人護理,不潔性行為。VVC具有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給予vvc患者綜合護理期間,護理措施涉及心理疏導、健康教育、出院指導、輔助治療等,幫助其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個人習慣,避免熬夜,調整好心態,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提高機體免疫力,選擇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不潔性行為,同時合理使用衛生用品,促使患者疾病治愈率提升,同時降低患者疾病復發率[11]。此外,加大宣傳婦女定期體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參考文獻
[1] 葛文君.對6840例婦科生殖道感染的調查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03,19(8):1084-1085
[2] 吳幼麗,酈偉華,吳春芳,等.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聯合治療的療效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7):4036-4038)
[3] 宋曉霞,程 劼,姚 麗,等.常見陰道病原學檢測結果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5,9,(5),121-124
[4] Ctreat-ment guidelines [J].j Miss State Med Assoc,2015,56(12):
372-375.
[5] 勝瑞剛.凝固酶與a-葡萄糖苷酶在診斷外陰假絲酵母菌病中的臨床意義[J].醫藥論壇雜志2017,(38)09,56-57+60.
[6] 邱曉媛,陳 敘.妊娠中晚期婦女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病原學特點[J].2011.09.031
[7] 丁艷麗.微生態制劑治療假絲酵母菌性外陰陰道炎臨床應用分析[J].臨床研究2018,(26)05,88-90.
[8] 梅 雪,苑小倩,等.達寧栓聯合乳酸菌膠囊治療妊娠復發性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100例[J].當代醫學.2010.24.112.
[9] 林 晶.4種給藥方案治療妊娠假絲酵母菌陰道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藥房2014,(25)26,2404-2406.
[10] 邱花香.臭氧聯合陰道塞藥治療陰道炎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2(2):53-55.
[11] 和倩倩.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患者的綜合護理分析[J]皮膚病與性病2018,(40)02,260-26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