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凌
【摘要】隨著現代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習慣的變化,消化內科疾病的類型開始復雜起來,并且患病人數逐年增多,其診斷和治療的難度也在逐漸加大,主治醫師通常需要應用胃鏡才能實現對疾病類型的確診和治療,為此,本文從急性腹痛治療、上消化道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治療、消化性胃潰瘍治療、便秘治療五種方向分析了消化內科疾病治療方式及進展。
【關鍵詞】消化內科疾病;治療方式;治療進展
【中圖分類號】R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2..01
現階段,如何有效的治療消化內科疾病,已經成為了臨床醫學的主要研究課題之一,諸多診斷方式和治療方式也開始應運而生。消化內科疾病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有嘔吐、便血、腹瀉等,不但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質量,還給患者帶來的巨大的痛苦,因此,醫護人員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消化內科疾病,采取不同類型的治療方式。
1 急性腹痛治療
急性腹痛是現階段常見的消化內科疾病之一,具體的致病原因較為復雜,一旦出現用藥不科學和不規范現象,不但會延誤患者的治療,還會掩蓋患者原本的臨床癥狀,不利于急性腹痛的進一步治療。目前,治療急性腹痛的藥物主要有三苯酚、曲馬多與山莨菪堿。
現有程養宏等人,開展了對三苯酚治療急性腹痛效果的研究,最終得出三苯酚治療急性腹痛具有較高的治療有效率、且并發癥出現概率較低的結果[1]。通過此醫學實驗可以得知,三苯酚是治療急性腹痛的有效藥物之一,出了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之外,并不會引發患者出現較多的不良反應,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2 上消化道治療
上消化道出血屬于一種病情較為嚴重的消化內科疾病,其致病原因是患者的消化道出現了病變,進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出血癥狀,此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殘率較高。為了避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現死亡,醫護人員需要在患者確診為上消化道出血之后,需要對患者進行合理的治療,并給予此類型患者高度的重視。
現有王慶軍,開展了對常規藥物和生長抑制素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的研究,最終得出常規藥物和生長抑制素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具有顯著治療效果,且治療有效率較高的結果[2]。為此,針對上消化道出血疾病,主治醫師可以應用生長抑制素治療方式,以此來優化患者的治療效果。
3 反流性食管炎治療
反流性食管炎屬于食管黏膜炎癥的一種,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疼痛和酸痛,并且,近年來我國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數量有逐漸上升的趨勢,這對反流性食管炎治療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此外,如果反流性食管炎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食管胃潰瘍等并發癥。
現有羅琪明,開展了對制酸劑與堿性藥物聯合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效果的研究,最終得出制酸劑與堿性藥物聯合治療反流性食管炎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的結果[3]。在此次實驗中,研究人員針對輕度和中度反流性食管炎,應用了H2受體拮抗劑治療方式,對實驗患者進行了為期8周的治療,實驗結果顯示,該治療藥物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抑制患者的胃酸數量,以此來改善了患者的胃部功能;針對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應用了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方式,對實驗患者進行了為期8周的治療,實驗結果顯示,該治療藥物的應用,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4 消化性胃潰瘍治療
消化性胃潰瘍具體可以分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兩種類型,臨床醫學研究結果顯示,導致患者出現消化性胃潰瘍的主要原因是幽門螺桿菌的侵入并造成了患者消化道感染,與此同時,患者的胃酸分泌等多種消化系統功能也會受損,進而降低了患者胃粘膜的自我保護能力。目前,治療消化性胃潰瘍主要方式是藥物治療,常見的藥物治療方式有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和胃黏膜保護劑治療,并且,部分主治
醫師開始將中藥類治療藥物應用在了消化性胃潰瘍治療中。
現有范竹萍等人,開展了對奧曲肽治療消化性胃潰瘍效果的研究,最終得出奧曲肽治療消化性胃潰瘍具有顯著臨床治療效果的結果[4]。奧曲肽屬于近年來的一種新型藥物,其主要作用是合理抑制患者消化液的分泌,因此適合被應用在消化性胃潰瘍治療中。
5 便秘治療
便秘屬于一種十分復雜的消化內科疾病,以患者大便次數減少、大便干燥為主要臨床表現,并且如果患者出現便秘癥狀的時間已經連續超過了6個月,即可認定患者出現了慢性便秘。
現有陸永海等人,開展了對加減黃芪湯治療便秘效果的研究,最終得出加減黃芪湯治療便秘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且復發率較低的結果。此外,在此次試驗中,除了應用了基本的藥物治療方式外,還對實驗患者進行了臨床指導,具體是協助患者調整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督促患者多飲水、監
督患者進行日常鍛煉等,以此來實現對患者治療效果的鞏固。
總之,消化內科疾病的類型十分復雜,且具有多變性,主要的致病原因和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患者的飲食習慣、患者的生活習慣有關,為此,主治醫師需要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檢查結果,為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真正做到對癥下藥,實現對患者的全面治療。
參考文獻
[1] 程養宏,亓詠華,徐耀峰,聶召國.消化內科疾病治療的研究進展[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85):16816.
[2] 王慶軍.消化內科疾病治療的研究進展[J].醫療裝備,2016,29(09):200-201.
[3] 羅琪明.中醫在消化內科臨床中的應用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25):180-181.
[4] 范竹萍,盛 黎,黃 歡.胃腸道疾病治療藥物開發[J].世界臨床藥物,2016(12):730-735.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