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玲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達1 h以上,導致心肌壞死,屬冠心病的嚴重類型。是循環內科常見的急癥之一。由于現代生活節奏的增快,社會生活壓力的增加和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冠心病的發病日趨年輕化,AMI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心室顫動是AMI的致命并發癥之一,但只要能及時發現積極救治,密切關注病情的發展變化,提前預判室顫發生前的先兆癥狀,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再次引發生室顫的不利因素,這是保證急救成功的關鍵措施。急診科護理人員要具備綜合素質,包括心理素質、專業知識、急救技能等。護理人員要掌握心電圖的相關知識,能判斷各類心律失常,特別是惡性心律失常要及早發現并及時采取控制措施。
【關鍵詞】急診;心肌梗死,室顫;急救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4..02
發生心肌梗死的原因是由于冠狀動脈發生供血中斷,導致心肌持久性缺血而引發心肌壞死。心梗發生后通常伴有心室顫動并發癥,如果搶救不及時會導致心梗后猝死。患者心梗并發室顫要及時進行復蘇,這是保證患者治療效果的關鍵措施[1]。因此急診時醫護人員要對室顫的發生要有預判。
1 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數量不斷增長,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逐年上漲。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快、致死率高,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安全。根據相關報道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80%左右伴有各種心律失常,主要發生在患者發病的24~48 h。其中室性心律失常發病人數較多,特別是患者伴隨室顫發生,需要早發現、早治療,一旦搶救不及時,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2 急救與護理
2.1 基礎生命支持
患者進入搶救室后要快速安置,急診護士在接診心肌梗死患者后,要立即安排患者行心電圖檢查,要囑患者絕對臥床,所有檢查項目均在搶救室內實施。護士要及時進行心電監護。密切觀察心電變化。患者如并發室顫和心律失常,要遵醫囑快速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干預[2]。靜脈通道要優選留置針,通常選擇左側上肢靜脈穿刺和給藥,可以提高搶救成功率。要密要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結合患者反應調整滴速。囑咐患者不能用力排便,否則會加重心臟負荷,導致心肌缺血,增加氧耗,誘發心律失常[3]。
2.2 室顫時的急救
心室顫動由于發病突然,病情進展快,如果處理不及時采取措施會危及患者的生命。早期的心室顫動并非由于血流動力發生異常引發的,所以提早給予除顫治療效果較好。患者基礎生命保持的關鍵措施是胸外按壓與提早除顫。搶救中發現患者突發意識喪失,心電顯示室顫,要啟動應急系統,選擇雙向波除顫。除顫后要觀察是否恢復竇性心律,必要時要配合進行胸外心臟按壓[4]。
2.3 心理護理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冠心病的嚴重類型,發病后患者有較強的心理反應,主要表現為緊張、恐懼、抑郁等,由于搶救過程氣氛緊張,患者是突然發病,心梗發生后伴有胸悶胸痛等多種癥狀,存在緊張恐懼心理。心理護理要注重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使患者有自信心積極配合治療[5]。心理護理要從進入搶救室后就開始,醫護人員要保持冷靜,治療護理要有條不紊,操作準確,給患者提供安全感。在患者病情穩定時要和患者家屬共同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消除焦慮恐懼的心理影響。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可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幫助患者穩定情緒,對于提高急救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
2.4 轉運途中的護理
實施搶救后,如果患者需要轉入DSA 或CCU繼續治療時,要提前和相關科室溝通聯系并做好患者接收的準備,轉運要攜帶患者的治療資料以及氧氣袋、搶救藥等,轉運前要檢查靜脈通道的固定情況并保證通暢,還要準備除顫儀和導電糊,提前聯系手術電梯,爭取以最短的時間將患者送達[6]。轉送時要在醫生護士的監護下護送,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特別是意識狀態和心電波,如果有室顫發生立即采取除顫措施。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是發生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典型狀癥,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發病年齡也逐漸年輕化。發生心肌梗死后通常伴有室顫,主是發生心肌梗死后的常見并發癥,由于病死率較高,成為發生心臟猝死的主要危險因素,室顫發生如果不及時搶救會導致心臟驟停[7]。患者發生室顫后要保證復蘇成功的重要措施是提早進行除顫。所以為了保證救治成功率,急診護理人員不僅要掌握急救護理技能,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沉著應對,熟練使用除顫儀,對異常心電圖可以做到準確識別,同時還要加強急救物品的管理,保證各類搶救設施處于良好的可靠狀態。
參考文獻
[1] 李春梅,王 剛.心肌梗死后心室顫動的發生機制[J].中國心臟起搏及心電生雜志,2016(4):158-159.
[2] 范耀坤.提高周圍靜脈穿刺技術研究進展[J].華夏醫學,2016(4):113-114.
[3] 薛麗敏,潘 婷.胺碘酮靜脈應用的不良反應及護理對策[J].山東醫藥,2015(3):101.
[4] 張 華,任 麗.頑固性室顫32例搶救與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6(4):155.
[5] 王曉偉.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并發室顫患者一例的急救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6):37-38.
[6] 高志霞.1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術中多次發生室顫、室速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2015(6):184-185.
[7] 林哲婉,賴添順.IABP聯合PTCA術成功救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護理[J].廣東醫學,2017(2):120.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