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珍
【摘要】目的 觀察應用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對老年癡呆出院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癡呆患者108例為研究對象,采用就診序列號單雙分組法將其分入研究組和常規組。常規組采用一般出院護理模式,研究組應用建立在奧馬哈系統上的延續性護理+一般出院護理模式,統計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智能和精神、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程度評分的變化情況以及疾病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客觀評價不同護理模式的應用價值。結果 不同護理方案實施后,兩組患者智能精神、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狀態及疾病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能力均有所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研究組改善程度更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老年癡呆出院患者的日常護理中應用建立在奧馬哈系統上的延續性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及保健知識的掌握能力,緩解其負性心理,是改善老年癡呆病患群體預后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奧馬哈系統;延續性護理;老年癡呆;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4..02
老年性癡呆是一組以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病癥,會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生存質量。通常情況下,大部分老年性癡呆患者在接受穩定劑量藥物治療且病情穩定后,即可回歸家庭進行休養。但是,患者及其家屬照護能力欠佳,往往需要專業人員進行護理指導,這便推動了延續性護理的進一步發展。本院將奧馬哈系統應用于老年癡呆出院患者的延續性護理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癡呆患者108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女病患分別有58例、50例,年齡均值為(69.50±5.40)歲。所有患者經臨床證實為老年癡呆,伴有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34例輕度、56例中度、18例重度。采用就診序列號單雙分組法將患者分入研究組(n=54)和常規組(n=54),對比兩組各項一般資料未見明顯差異(P>0.05),臨床可比性較高。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藥物治療,治療周期超過3個月,均具備出院條件。
1.2 方法
1.2.1 一般出院護理
治療期間,為患者及其照護者(親屬/雇傭護工)進行不少于三次的健康宣教,主要圍繞癡呆疾病及其患者身心特點、當前治療方案、預后、日常照護注意事項等方面開展教育;待患者提出出院申請后,詳細記錄患者電話信息并留下護理人員的聯系方式,在其出院后定期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病情變化。
1.2.2 基于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
①由經驗豐富的老年科護理人員組成延續性護理小組,定期為小組成員進行專業培訓,詳細講解奧馬哈系統概念、組成、涉及領域、干預方法、結果評估等,培訓模式不限于專家授課,還可通過視頻教程進行自學;結合老年癡呆患者的身心特點闡述延續性護理的必要性,并囑其妥善運用于患者及其照護者的健康教育中。②為患者建立詳細的電子檔案,錄入內容包括聯系電話、家庭成員、病情及病史、治療方案等,并根據病患基礎資料以及護理觀察,評估患者存在的健康問題,準確劃入相應領域,制定系統化的護理方案。③圍繞患者當前存在的健康問題進行細化指導,如用藥管理方法,如何有效記錄不同藥物名稱、使用方法、劑量安排等;為患者羅列適宜的飲食清單,強調科學飲食的重要性,提高患者依從性;就病情惡化相關危險因素及癥狀反應作詳細說明,增強患者及其照護者危險防范意識及處理能力;了解患者休養環境,篩查危險因素如光滑地板、尖銳桌角等,幫助患者完成環境改進;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活動計劃,活動選址原則為就近、安全,活動時間不易過長,強度以耐受為宜;評估患者心理狀態,為患者提供情緒宣泄途徑,給予其精神鼓舞、情感支持,必要時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④為患者發放《自我護理登記冊》,記錄每日護理內容、方法等,以為后期照護提供借鑒資料,并方便護理人員進行病情評估;定期電話隨訪患者,了解其康復情況,耐心解答照護者提出的疑問;強調社區醫療衛生資源的重要性,囑患者及其照護者學會利用有效資料進行病情管理和維穩。⑤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及時進行健康問題測評并改進護理方案,避免護理不當。
1.3 評價指標
統計兩組離院前及離院兩個月后智能精神、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程度評分的變化情況以及疾病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①圍繞定向力、口語表達、注意力、理解能力、記憶力等進行智能精神測評;②日常生活能力指患者自理能力;③抑郁等級分為無、輕度、中度和重度。;④疾病知識知曉度測評得分不低于8分視為合格(總分為10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統計兩組離院前及離院兩個月后各項對比參數的變化情況,見表1。
3 討 論
老年性癡呆這一不可逆疾病對病患群體生存質量的影響不言而喻,不論是從老年癡呆患者預后改善,還是減輕社會負擔而言,相關醫療機構都有責任和義務探討有效的治療和護理策略。延續性護理是針對出院患者實施的一種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可將康復計劃延續至院外,繼續指導患者及其家屬高質量完成照護任務[1]。本院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亦窺探到延續性護理的有效性,為進一步提高延續性護理在老年癡呆出院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我們將奧馬哈系統引入其中。該系統能夠全面分析病患存在的健康問題,為疾病的一般共性問題提供科學干預思路,并對干預結局進行效果評價。目前,奧馬哈系統已經被應用于多種慢性病的護理過程中,且其應用價值得到了臨床首肯。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護理方案實施后,兩組患者智能精神、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狀態及疾病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能力均有所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研究組改善程度更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再次印證了基于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的應用價值[2]。
綜上所述,在老年癡呆出院患者的日常護理中應用建立在奧馬哈系統上的延續性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及保健知識的掌握能力,緩解其負性心理,是改善老年癡呆病患群體預后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 姜緒紅,吳育嬌,林偉康,等.老年癡呆患者延續性護理的臨床應用研究[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6(02):196-197.
[2] 車小雯,傅志蓉,肖東霞,等.基于奧馬哈系統對老年癡呆癥患者延續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重慶醫學,2016(16):2297-2300.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