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顯林
【摘要】目的 觀察分析人性化護理干預用于手術室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要進行手術的患者13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患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進行分組,為觀察組(n=65)和對照組(n=65),其中,常規護理給予對照組患者,人性化護理干預給予觀察組患者,通過對兩組患者的滿意程度與臨床療效進行對比,以此得出結論。結果 觀察組的總滿意率(96.92%)明顯高于對照組(83.08%),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5.38%)明顯高于對照組(84.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人性化護理干預用于手術室護理效果顯著,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療效,值得進一步研究發展。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干預;手術室護理;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4..02
手術是當今治療疾病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所以手術室作為進行手術的重要場所,加強對患者的手術室護理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目前我國一系列常規的手術書護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患者的需求[1],所以本次研究采用了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新型護理模式,能夠針對患者個體來提出護理方案,以下為具體內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要進行手術的患者13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分組治療,此次研究已經過患者及家屬同意。觀察組(n=65)和對照組(n=65)。觀察組男33例,女32例,最大年齡為66歲,最小年齡為22歲,平均年齡為(40.24±2.16)歲,其中骨科手術22例,普外科手術28例,神經外科手術15例;對照組最大年齡為64歲,最小年齡為20歲,平均年齡為(40.14±2.12)歲,其中骨科手術24例,普外科手術30例,神經外科手術11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在各方面的臨床數據,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首先,常規護理應用在對照組患者中,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觀察組患者,首先在手術之前,護理人員要做到定時的探訪,及時對患者的不良心理進行排解。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在配合醫生的基礎上,做好護患之間的溝通工作,并且要時刻保持警惕,如果患者身體狀況出現問題要及時匯報給醫生。在手術結束之后,護理人員要做好預后工作,保證患者病房的整潔干凈,在患者身體有所好轉的時候加強對患者的康復訓練,提高患者身體康復速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分別采用不同護理方式進行臨床護理,本次研究針對不同的護理方式進行密切的觀察和調查,其中以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來表達滿意程度,以顯效、有效以及無效來表達療效。顯效情況:患者護理滿意度高,療效顯著;有效情況: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療效相對較明顯;無效情況:患者護理滿意度較低,療效不好。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有意義。
2 結 果
2.1 護理滿意度比較
總滿意率為96.92%的觀察組臨床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總滿意率為83.08%的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見表1。
2.2 臨床效果比較
總有效率為95.38%的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總有效率為84.62%的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見表2。
3 討 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自身的健康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現如今大部分疾病都需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所以手術室的護理也顯得尤為重要[2]。手術室護理主要受到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所影響,所以護理人員要加強對自身素質的培養。在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人性化護理干預是目前一種較為新型的護理模式,其主要是將患者放在護理工作的中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滿足患者的要求,并以此提高患者的病情康復速度。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滿意度和臨床治療有效度均高于對照組,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余姍姍.手術室護理中施行人性化護理干預的可行性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2):233-234.
[2] 朱曾霞.人性化護理干預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6,29(14):179.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