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炎 馮琳 卞湖靜 李珊珊
【摘要】目的 評價中西醫護理健康教育路徑在初診消渴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在西安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住院的消渴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給予中西醫護理路徑式健康教育,對照組給予傳統的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空腹及早餐后2 h血糖情況,住院期間低血糖發生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兩組患者空腹及早餐后2 h血糖較干預前均明顯改善,觀察組效果更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護理健康教育路徑可更好改善初診消渴病患者的血糖情況,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關鍵詞】中西醫護理健康教育路徑;消渴病;血糖水平;低血糖;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2..02
近年來,消渴病(2型糖尿病)發病率逐漸增高,給個人、社會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壓力[1-2]。目前的治療以控制血糖為主,健康教育作為消渴病“五駕馬車”干預措施之一,對患者血糖控制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中西醫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突出中醫特色,嚴格按照時間安排、有針對性的對患者實施護理計劃的方法,具有高效、規范的優勢[3]。本研究對60例初診消渴病患者實施中西醫護理健康教育路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在西安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住院的消渴病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診療指南》2014年版[4]診斷標準者;②年齡40~75歲;③能進行正常溝通交流者;④首次診斷為2型糖尿病且住院治療的患者;⑤同意參加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1型糖尿病患者;②患有糖尿病急性并發癥者;③合并有其它嚴重疾病者。根據住院順序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3~67歲,平均(50.2±6.9)歲;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1~65歲,平均(51.5±5.7)歲。兩組性別、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入院后,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對照組給予傳統的健康教育,內容包括: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講座、不定時的相關知識宣傳及出院指導等。觀察組依據中西醫護理健康教育路徑進行干預,具體內容如下:①入院第1天:介紹病區環境及安全注意事項;評估患者。②入院第2~3天:介紹疾病相關知識,低血糖的表現、預防及處理措施,常見證候施護要點;檢查相關知識,特殊檢查的目的、準備與配合要點。③入院第4~6天:用藥知識,胰島素泵應用期間的注意事項,穴位貼敷、耳穴埋豆等專科中醫治療注意事項;飲食知識,指導患者進行糖尿病飲食,辨證施膳。④入院第7~10天:應用中醫七情歸屬,了解患者情志狀態,指導應用移情易性的方法,使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分散,改變不良習性;康復指導,學會自我規范監測血糖,定期復查,選擇合適的有氧運動方式如太極拳、八段錦等。⑤出院前1天:出院指導,血糖控制及用藥的注意事項,飲食運動指導,告知復診時間和內容,講解出院手續辦理步驟。
1.3 觀察指標
血糖指標:入院當天及出院當天的空腹血糖(FPG)及早餐后2 h血糖(2 hPBG);低血糖發生率:住院期間,兩組低血糖(血糖<3.9 mmol/L)發生率;滿意度:住院期間患者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方面,其中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合計為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BG)情況比較
出院時,兩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較入院時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情況比較
住院期間,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3.3%(1/30),對照組低血糖發生率20%(6/30),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405,P<0.05)。
2.3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出院當天,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非常滿意6例,滿意20例,一般2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3.3%(28/30),對照組非常滿意2例,滿意10例,一般9例,不滿意9例,滿意度為70%(21/30),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3.956,P<0.05)。
3 討 論
調查顯示,全球消渴病患病人數在2035年將達5.92億[5]。目前,對于消渴病,采取綜合治療的方法,包括健康宣教、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及自我血糖監測[6]。其中,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治療的中心[7],但消渴病患者尤其是首次診斷為消渴病的患者普遍缺乏病相關知識及技能[8],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往往不是很理想[9],迫切需要健康教育來獲得相關知識,以改善病情。而傳統的健康教育方法,內容一般無條理性,存在盲目及隨意的缺點,效果不是特別理想[10]。
消渴病中西醫護理健康教育路徑結合運用中醫護理的整體觀念及辨證施護的護理方法,將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圖表化、有序化[11],使護士的健康教育活動有被動變為主動,體現了護理工作的預見性、計劃性[12]。結果說明,中西醫護理健康教育路徑可更有效地幫助消渴病患者改善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發生率,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歐陽美平,桂筱玲,官林英.臨床護理路徑在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5):133-135.
[2] 梁 峰,胡大 一,沈沫軍.2014美國糖尿病指南:糖尿病診療標準[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4(6):1182-1190.
[3] 付 文,曹日芳,何曉燕,等.社區糖尿病患者的綜合心理行為干預及情緒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24(11):1633-1637.
[4] 陳國英.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25):124-125.
[5] 廖 涌.中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現狀及展望[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5,40(7):1042-1043.
[6] 呂林娟,俞 芳.健康教育路徑在全腦血管造影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16(5),374-376.
[7] 徐月蘭.臨床護理路徑對糖尿病胰島素注射患者的作用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6),1450-1451.
[8] 楊 艷.臨床護理路徑(CNP)在2型糖尿病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33):7055.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