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芳
【摘要】目的 對BiPAP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方法 選取本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綜合療法治療;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療法的基礎上采用BiPAP無創(chuàng)通氣療法治療并觀察療效。結果 實驗組患者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 BiPAP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夠提高患者治療成功率,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開來。
【關鍵詞】BiPAP無創(chuàng)通氣;COPD;Ⅱ型;呼吸衰竭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iPAP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PD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ith COPD complicated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omprehensive therapy; The patients in th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iPAP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and treated for curative effect based on the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BiPAP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PD with type II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BiPAP non-invasive ventilation;COPD;Type II;Respiratory failur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簡稱COPD,其發(fā)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呼吸肌因做功增加、儲備能力下降,處于疲勞的狀態(tài),在急性發(fā)作時,因呼吸肌疲勞造成二氧化碳的潴留,造成缺氧狀態(tài)的形成,晚期會引發(fā)呼吸衰竭,嚴重的會出現(xiàn)肺疾病,使患者的活動耐力大大的降低,對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治療該病的主要結點就在于通氣治療。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雙水平正壓通氣呼吸機被廣泛的應用到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治療中來。雙水平正壓通氣呼吸機,英文簡稱BiPAP。其具有雙水平無創(chuàng)氣道正壓通氣功能,可以快速的減輕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狀態(tài),提高臨床治療效率。本文通過對本院收治的7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研究,進行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實驗組男25例,女10例,年齡50~81歲,平均年齡為(62.58±7.69)歲;對照組男23例,女12例,年齡49~80歲,平均年齡為(62.42±6.39)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制定頒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診斷標準,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綜合療法治療:給予患者低流量的持續(xù)性的吸氧治療,流量控制為每分鐘2 L。對患者進行祛痰、平喘、解痙、感染控制。對于心衰患者,使用強心利尿劑,使水電解質達到平衡,另外給予患者營養(yǎng)治療。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療法的基礎上采用BiPAP無創(chuàng)通氣療法治療: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使用雙水平正壓通氣呼吸機行使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外加經皮血氧飽和度和心電圖監(jiān)測。通氣基本參數設置情況:模式S/T,呼吸頻率(RR)為(12~16次/min);吸氣壓力(IPAP)最低為8 cmH2o,最高上調至(12±3)cmH2o;呼氣壓力(EPAP)最低為4 cmH20,最高上調到7 cmH20;吸氧濃度(Fi02)控制在25%到30%之間。所有參數情況以患者所能承受能力為準,同時確保動脈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0%以上,根據患者病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節(jié)參數。在正式開始治療前的2個小時,和治療結束后的4小時、72小時,要對患者進行動脈血氣分析檢查,正壓通氣治療時間一般以5到7天為宜。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實驗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有意義。
2 結 果
2.1 動脈血氣與心率、呼吸頻率的分析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實驗組患者在動脈血氣和心率、呼吸頻率控制方面明顯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2.2 兩組患者死亡率、插管率、住院時間等情況的比較
治療后,從死亡率上看,實驗組為0,對照組為11.43%(4/35);從插管率上看,實驗組為2.86%(1/35),對照組為20.00%(7/35)。以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從住院時間上來看,實驗組患者為(13.8±1.7)天,對照組患者為(17.3±2.8)天,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簡稱COPD,其發(fā)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呼吸肌因做功增加、儲備能力下降,處于疲勞的狀態(tài),在急性發(fā)作時,因呼吸肌疲勞造成二氧化碳的潴留,造成缺氧狀態(tài)的形成,晚期會引發(fā)呼吸衰竭,嚴重的會出現(xiàn)肺疾病,使患者的活動耐力大大的降低,對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治療該病的主要結點就在于通氣治療。在傳統(tǒng)醫(yī)學領域,通常采用藥物進行治療,由于藥物見效時間相對較慢,療效不甚明顯。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雙水平正壓通氣呼吸機被廣泛的應用到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治療中來。雙水平正壓通氣呼吸機,英文簡稱BiPAP。BiPAP呼吸機能夠提供兩個正壓輔助通氣,提供一個較高IPAP作為吸氣時的輔助支持,在呼氣的時候通過自動調節(jié)功能將EPAP自動調低,起到呼氣末正壓的功能作用。呼氣末正壓能夠預防小氣道的陷閉,使呼吸觸發(fā)的強度降低,呼吸損耗降低。另外,將IPAP和EPAP結合起來,還能夠緩解呼吸肌的疲勞狀態(tài),可以快速的減輕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狀態(tài),迅速的改善呼吸衰竭的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率。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選取本院在收治得7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過治療后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在動脈血氣和心率、呼吸頻率控制方面明顯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在從死亡率上看,實驗組為0,對照組為11.43%(4/35);從插管率上看,實驗組為2.86%(1/35),對照組為20.00%(7/35)。以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從住院時間上來看,實驗組患者為(13.8±1.7)天,對照組患者為(17.3±2.8)天,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總之,BiPAP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夠提高患者治療成功率,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開來。
參考文獻
[1] 陳景行.BiPAP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臨床研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28):3966-3967.
[2] 王素紅,韓利花.BiPAP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護理干預[J].臨床研究,2016,24(12):128-129.
[3] 李朝紅.BiPAP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臨床研究[J].臨床研究,2017,25(3):151-152.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