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健
【摘要】目的 分析醫聯體模式下各級醫療機構人員對分級診療的認知情況調查研究。方法 對我市醫聯體內10所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共計下放調查問卷683份,有效回收680份,有效回收率99.56%;分析醫聯體模式下醫務人員對分級診療的認知情況。結果 本研究調查顯示,680份有效回收問卷中,分級診療了解與否調查顯示:了解者282例、有一定了解299例、略有耳聞者99例;對分級診療贊成與否調顯示:贊成570例、不贊成22例、不確定88例;分級診療方案認為可行與否調查:可行430例、不可行28例、不確定222例;認為就診患者人數受到雙向轉診影響:明顯減少26例、略有減少150例、無改變278例、略有增加187例、明顯增加39例。結論 據研究調查顯示,醫療機構能否順利開展分級診療的關鍵在于醫務人員對該模式的支持與認知程度;采用區域醫聯體模式對推進實施分級診療具備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諸多難題,需要各級醫療機構、政府相關單位進一步探索。
【關鍵詞】認知情況;分級診療;醫療機構;醫聯體模式
【中圖分類號】R19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9..02
Investigation on cognition of medical staff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grading medical treatment under medical conjoined mode
GONG Jian
(Medical Department of Tianjin Nankai Hospital,Tianjin 300100,China)
醫聯體即指醫療聯合體,是以三級醫院為中心,再將區域內其他醫療機構聯合,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醫院等,整合優化區域內醫療資源,提高區域居民醫療服務質量,打造“上下聯動、極慢分治、雙向轉診、基層首診”的新型醫療模式[1]。分級診療模式的應用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具有重大作用,但在推廣實施中仍然存在諸多難題,本研究,對我市醫聯體模式下醫務人員進行統計調查,
分析其對分級診療的認知,探究其存在的問題,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共包括我市醫聯體內10所醫療機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所,二級醫院2所、三級醫院1所;共調查醫務人員683例,其中男280例、女403例,三級醫院271例、二級醫院181例、衛生服務中心231例。
1.2 調查方法
根據我市區醫聯體看展情況,并結合調查研究目的、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自制調查問卷,主要包括:醫務人員對雙向轉診制度、分級診療制度的認知,醫務人員基本資料等。本研究下放調查問卷683份,醫務人員自行填寫;有效回收680份,有效回收率99.56%;
2 結 果
本研究調查顯示,680份有效回收問卷中,分級診療了解與否調查顯示:了解者282例(41.47%)、有一定了解299例(43.97%)、略有耳聞者99例(14.56%);對分級診療贊成與否調顯示:贊成570例(83.82%)、不贊成22例(3.24%)、不確定88例(12.94%);分級診療方案認為可行與否調查:可行430例(63.24%)、不可行28例(4.12%)、不確定222例(32.65%);認為就診患者人數受到雙向轉診影響:明顯減少26例(3.82%)、略有減少150例(22.06%)、無改變278例(40.88%)、略有增加187例(27.50%)、明顯增加39例(5.59%)。
3 討 論
分級診療開展的關鍵在于患者的就醫選擇與認可度,而醫務人員對構建就醫新格局、分級診療推進的支持程度是影響患者認可度及就醫選擇的重要因素[2]。
設立區域醫聯體對引導有序就醫、分級診療具有重大作用;我市區推行醫聯體以來,采取多種措施推進分級診療:(1)成立醫聯體內部事務管理辦公室與理事會;(2)加強管理社區慢病,醫聯體內社區醫療中心派駐專家進行人員培訓、業務指導、實施柔性流動、會診、查房等。(3)建立檢驗、影響、心電等三大遠程醫療中心,使社區醫療中心與居民可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實現真正資源共享;(4)建立通暢綠色轉診通道,建立預約轉診機制,完善雙向轉診條件,并成立考核獎懲機制。
本研究統計下放調查問卷683份,有效回收680份,有效回收率99.56%;結果顯示,對分級診療模式了解者占41.47%、有一定了解43.97%,說明我市區醫聯體分級診療模式仍然存在較大不足,仍然有大部分醫務人員對其了解程度不足,需加強推行力度。其中,贊成分級診療模式者83.82%,認為分級診療模式可行者月63.24%,說明絕大部分醫務人員對分級診療模式的認可,說明該模式具有推行意義與價值。由此可見,我市區醫聯體成立以來,各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對分級診療模式持有認可支持態度,但大部分醫務人員對其了解認知欠缺,需加強推行腳步[3]。
據有關研究顯示,相比于三級、二級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對分級診療的認知相對較低;可能與社會環境、醫務人員學歷層次等存在相關性。因此,筆者認為加強醫聯體分級診療政策宣傳、制定激勵機制仍然重要。推行分級診療舉措中,針對三級醫療機構應傾向建立職稱晉升、績效工資分配等機制對醫務人員進行激勵,進而提高全科醫務人員推行分級診療積極性[4-6]。同時,需加大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宣傳力度;并通過開展學術活動、培訓政策等,提高醫務人員對分級診療的認知與了解程度。
綜上所述,分級診療模式的推行,不僅需要加強其政策宣傳力度與完善獎勵機制,同時還需全面的提升全科醫生業務水平,將診療水平同質化,繼發醫務人員與醫聯體成員分工協作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程蘇華,楊 照,孫 瑋.北京某醫聯體醫患雙方對分級診療模式認知的調查研究[J].醫院管理論壇,2017,34(3):19-22.
[2] 李英梅,殷佩浩,朱軼群,等.醫聯體模式下各級醫療機構人員對分級診療的認知調查[J].中國醫院,2017,21(7):18-20.
[3] 宋景麟,周小芹,張邦輝,等.重慶市慢病患者分級診療認知和就醫意向現狀調查研究[J].重慶醫學,2017,46(33):4708-4711.
[4] 潘達顏,藍春勇,李 麗,李楊鳳,張泓柳,莫李晴.跨區域醫聯體醫務人員對醫聯體建設的認知和需求情況[J].廣西醫學,2017,39(12):1900-1904.
[5] 龔震曄,陳 瑋,費 健,楊偉國.新醫改下醫聯體三級康復醫療服務可行性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7,37(01):31-33.
[6] 魯 超,姬芳勤,汪卓赟,王 玉,張文惠.安徽省醫務人員對醫聯體建設及認知情況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6,36(11):42-45.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