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琳杰
【摘要】目的 探索血液凈化室的常見護理風險和干預措施。方法 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共選擇患者152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組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進行干預。比較兩組護理風險的發生率。結果 干預組的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護理干預可以降低血液凈化室護理風險的發生率。
【關鍵詞】血液凈化室;護理風險;干預策略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9..02
Nursing risk analysi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y in
blood purification room
HU Lin-jie
(Blood purification room of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antai County,Shandong Zibo 256400,China)
在醫院當中最重要的部門就是血液凈化室,為一些患有急性,慢性器官衰竭或急性中毒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進行血液透析,檢查患者身體存在的問題,保障生命安全,隨著我們國家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醫學領域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治療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因此進行血液凈化的患者越來越多,但是這種技術還不是完全成熟,使用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降低了實施效率,在臨床管理和護理中都存在許多問題,給患者造成了一定的風險,為了保障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治療水平,解決存在的風險,需要在分析血液凈化室常
見護理風險的基礎上,提出并介紹了日常工作中的干預策略。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有透析病人152例入住,其中男79例,女73例,年齡25至76歲。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必須要保障護理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進行相應的培訓,完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提高治療水平,減少存在的風險,治療前向患者說明,讓患者了解治療過程中的相關預防措施,讓治療順利進行。
1.3 有效性評估
根據危險事件的發生情況評估對照組和干預組的護理結果。風險事件的發生=風險事件的數量/總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為了保障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必須要使用正確的統計學方法,使用正確的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能夠減少誤差,提高結果的準確度。
2 結 果
通過對實驗數據的詳細分析,我們發現干預組的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干預可以降低血液凈化室護理風險的發生率。
3 討 論
3.1 血液凈化室常見護理風險
首先就是護理人員方面的風險,一些護理人員缺乏經驗,降低了護理質量,不能正確的認識護理當中存在的風險,大多數護士不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只側重于如何快速有效地處理問題。護士沒有明確的風險意識,護理細節不足以至于忽視風險。護士缺乏經驗,新技能不到位。目前,透析患者年復一年呈上升趨勢,想要提高治療水平,必須要解決存在的問題,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提高護理質量。
科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風險,就是對血液凈化室監督管理的力度問題,造成不必要的護理風險。該部門的資源分配不正確,病人無法及時處理。機器出現故障時,主要體現在系統缺乏監督和安全不受重視,此外,研究表明,超過一半的血液凈化室都配備了用于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透析機,如果監督不到位,這可能是不安全的。
患者方面存在的風險,目前全國醫院醫患矛盾較多。患者對醫療工作持懷疑態度,這不僅對臨床工作不利,而且會增加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患者不能正確認識到疾病的危害,不能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導致病情加重,耽誤了正確的治療時間,患者缺乏醫療保健和藥物,他們的疾病預防意識薄弱。
3.2 對策干預
需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管理,進行相應的培訓,加強對護理人員日常工作的定期評估,評估要通過深入研究,減少不必要的事故發生,在高等醫院學習,組織交流經驗。培訓和定期檢查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如護理細節方面。醫院應定期召開交流會,選擇一些護理人員進行重點學習,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加強科室管理,需要制定正確的干預政策,對設備進行消毒處理,保障設備的干凈,透析機使用后立即進行消毒;定期開展透析水微生物檢驗;并定期檢查工具,包括艾滋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包括管理電力和水。為降低血液透析護理風險,醫院應根據自身情況加強血液透析室的管理,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專業技能和事故處理能力,切實提高血液透析的醫療質量。醫院要不斷完善管理體系,加強血液透析室的管理,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加強設備維護,科學安排患者透析時間,確保機器處于待機狀態。
因為患者不同于護理人員,對疾病的認識不足,可能會造成耽誤治療事故發生,因此必須要及時的向患者傳授知識,讓他們充分認識到疾病的危害,改善患者不確定的依從性,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護理人員應該與患者溝通并建立良好的護理關系。建立健康教育團隊,提高患者對M型透析的認識,有效預防常見疾病。積極減少醫療糾紛,提高醫院服務質量。根據醫生的建議,鼓勵患者配合治療,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護士幫助病人進出病房,家人提供家庭護理。
這項研究表明,積極護理干預血液凈化患者可以減少血液凈化的發生率。加強病房護理風險干預,通過分析血液凈化中常見的護理風險并提出合理的干預策略,可有效降低臨床護理風險的發生,值得各級醫院進一步研究和推廣。護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可以保障患者在住院期間的身體素質,對疾病進行有效的控制,防止病情的惡化,但是護理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降低了護理水平,因此需要進行詳細的研究分析,爭取解決問題,提高護理的質量,保障及時治療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葉永會.血液凈化室常見的護理風險分析與干預策略[J].臨床研究,2016,24(9):108-109.
[2] 李 輝.血液凈化室的常見護理風險及干預對策[J].醫療裝備,2016,29(7):187-187.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