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娟 江芳
【摘要】目的 探究風險管理理念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我院精神科于2017年6月開始應用風險管理理念來進行護理流程再造,比較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前(2016年6月~2017年5月)和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后(2017年6月~2018年5月)1年時間內護理缺陷、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 將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后護理缺陷和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分別為2.35%和1.18%,均明顯比風險管理理念應用之前的發生概率更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將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2.94%,明顯比應用之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更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中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減少護理風險事件和護理缺陷的發生,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風險管理理念;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9..02
風險管理理念是近年來人們非常重視的一種管理理念,精神科比較特殊,接觸到的患者由于存在著精神異常,導致護理工作中常常發生各種護理風險[1]。因此在精神科的護理流程再造中,可以滲透風險管理理念,以此來對護理過程中的各種不良事件和護理缺陷進行有效控制[2]。本次研究以精神科為研究對象,探究風險管理理念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精神科科有45名護理人員,其中主管護師5名,護師31名,護士9名;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25名,專科20名,年齡22~40歲。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前(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間收治患者154例,其中女性有76例,男性有78例,年齡(28~73)歲,平均年齡(51.3±1.9)歲;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后(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間收治患者170例,其中女性有84例,男性有86例,年齡(27~74)歲,平均年齡(52.0±2.0)歲。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前后精神科護理人員的一般資料、精神病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間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中沒有應用風險管理理念,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間將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到護理流程再造中,具體如下。
1.2.1 成立風險管理小組來進行護理流程再造
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小組成員為精神科各個病區的護士長和質控員,選擇小組組長、副組長,小組成員在具體的護理工作中要將存在的安全隱患和面臨的風險因素及時上報,?更科學的護理流程,并做好監督、審查工作,加強對護理風險的原因分析,對護理流程是否合理進行準確評估,對于不合理的地方要不斷糾正,對于護理流程中的薄弱
環節要進行再造,從而制定出更為安全、科學的護理流程。
1.2.2 做好護理流程的風險評估和識別工作
將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到精神科的護理流程再造中,要加強對風險的識別和評估,對于護理過程中容易發生安全隱患或者糾紛的項目要深入調查,并分析原因,做好風險評估。例如對精神病患者喂藥、喂飯過程中容易發生窒息的風險,在精神病患者的電休克治療過程中容易發生骨折的風險。
1.2.3 結合風險管理制度來進行護理流程再造
通過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工作,護理人員可以篩選出容易發生安全隱患和風險事故的護理環節和護理過程,對于這些護理環節和護理過程要制定針對性的風險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避免護理風險事故的發生,對薄弱的護理環節和護理流程要進行護理流程再造。
1.3 觀察指標
統計比較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前后精神科護理缺陷、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同時統計不同時期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采用精神科自制的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問卷中有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的選項,統計患者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前后護理缺陷、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比較
將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后護理缺陷和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分別為2.35%和1.18%,均明顯比風險管理理念應用之前的發生概率更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前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將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2.94%,明顯比應用之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更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精神科的患者大腦功能紊亂,所以經常會出現一些異常的行為,在對精神科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容易發生各種風險和安全事故[3]。將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中,加強對護理環節中的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對于存在著安全隱患的護理環節和護理項目都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積極應對,重建護理流程,對不合理的護理環節和薄弱的護理項目進行護理流程再造,從而確保所有的護理活動都安全可靠,全面提升護理質量[4]。
本研究結果顯示,將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后護理缺陷和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分別為2.35%和1.18%,均明顯比風險管理理念應用之前的發生概率更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將風險管理理念應用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2.94%,明顯比應用之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更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與陳霞在相關研究報道中得到的數據和結論相吻合[5]。說明風險管理理念子啊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能夠有效減少護理風險事件和
護理缺陷事件的發生率,從而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風險管理理念能夠有效控制護理風險,因此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中可以滲透風險管理的理念,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做好護理流程中的風險評估工作和風險識別工作,并制定有效的風險管理制度,從而降低護理過程中的各種風險事故,全面提升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馬麗莉,江 會.流程再造理念在我國臨床護理中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4):516-520.
[2] 楊 芳.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中過程風險管理的應用價值[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1):214-216.
[3] 徐亞莉,孫國平.風險管理理念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中的應用價值[J].醫學信息,2015,11(30):253-253.
[4] 叢立群.運用風險管理再造精神科護理流程[J].中國醫藥指南,2016,22(4):695-696.
[5] 陳 霞.風險管理理念在精神科護理流程再造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12):124-125.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