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建
2017年以來,農業銀行黨委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的要求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導向,結合對經濟、金融、市場形勢的研判,啟動了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一號工程”。
農業銀行科技部門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惠農e通平臺建設和惠農e貸、惠農e付、惠農e商三大主線對標各項任務,推進“一號工程”系統建設各項工作,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加強“一號工程”組織保障。農業銀行黨委確定實施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一號工程的戰略方向后,科技部門立即比照工程領導小組和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職責分工,建立由部門總經理級干部擔任負責人的“一號工程”技術實施領導小組,設立了組織協調、技術研發測試、環境與支持三個專業團隊,并抽調黨員干部成立“一號工程”技術實施青年突擊隊,作為工程實施的中堅力量。在實施過程中,積極開展以黨建促開發活動,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等活動與具體工作相結合,制定明確的工作目標,從生產率、差錯率、開發技術提升、刊發文章 、推薦好書 、主持技術沙龍、督導同事行為等方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
二是創新金融科技,賦能“一號工程”平臺產品。科技部門根據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加強與業界優秀的互聯網企業和金融科技公司的技術合作,建立常態化新技術研究及應用推廣工作機制,成立專門工作團隊,黨員干部首當其沖,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持續跟蹤技術發展及行業應用情況,嘗試建立多樣的聯合創新模式,推動金融科技技術聯合創新,并積極在“一號工程”系統建設中加以應用,切實為“一號工程”的相關平臺和產品賦能。“云+端”設計思想的引入為破解農村地區金 融服務“最后一公里”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創新的O2O支付模式更好的貼近了縣域客戶支付習慣;基于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的“三農”電商融資產品“e鏈貸”為“三農”客戶提供了高效安全便捷的信貸服務;人工智能和生物識別技術的引入有效提升了“三農”客戶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
三是強化服務理念,抓好“一號工程”技術實施。面對銀行業發展進入金融科技革命新階段的新挑戰,科技部門堅持“服務業務、服務基層、服務管理”的宗旨,廣大黨員干部以奮斗者的姿態對標行黨委對“一號工程”的各項工作要求,開啟了加快金融科技創新的新征程。通過加大資源投入、加強業技融合、優化機制流程、創新 研發模式等措施,扎實推進“惠農e通”綜合平臺建設。在“惠農e貸”方面,創新推出了基于電商數據的企業供應鏈融資產品和農戶貸款產品,優化了基于白名單模式的農戶貸款產品,并推出“惠農便捷貸”產品。在“惠農e付”方面,實現了多種線上線下支付手段,支持多種電商支付模式。在“惠農e商”方面,增加了農戶版、惠農通銷售端、專業市場版等專門板塊,實現了微信版商城、物流園、農產品撮合優化等功能。
當前,農業銀行“一號工程” 技術實施工作全面有序推進,以金融科技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成效逐漸顯現。“惠農e通”平臺自正式推出以來,進一步提高了農業銀行農村金融服務的效率和水平,有效緩解了農村電商和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截至2017年末,“惠農e貸”余額達151.8億元,覆蓋農戶15萬戶;“惠農e付”客戶群體不斷擴大,完成互聯網升級的惠農通服務點達到25萬 個;“惠農e商”累計上線商戶超過150萬戶 ,交易金額達到2492億元。同時,“惠農e通”平臺也得到了業界的關注和肯定,榮獲了金融業信息化10件大事、中國金融科技創新獎、中國金融科技創新突出貢獻獎、國企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典型案例等重要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