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工局軍工項目審核中心黨委
人才是咨詢行業發展的基石。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軍工項目審核中心(以下簡稱審核中心)是經中央編辦批準成立的事業單位,主要開展項目評估、審計監督和武器裝備許可審查等咨詢業務。為切實落實黨管人才責任,精準施策引育人才,審核中心圍繞黨組織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中發揮的作用,在多家咨詢機構開展了專題調研。通過下發問卷、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摸清了當前黨組織在加強咨詢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了解決思路和建議。
本次調研中,審核中心共發放了320份調查問卷。從調查問卷統計分析看,45.7%的受訪者認為黨組織在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中發揮作用一般,認為發揮作用明顯的僅占2.3%。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管理體制不健全。一方面,單位“三定”方案或黨建工作中未明確黨組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相關職能,如何在人才工作中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是多數黨委在實際工作中的困惑。另一方面,多數咨詢單位的組織部門職能仍局限于傳統的黨、團建設和管理,工作重點多側重于企業文化、工會、共青團等方面,沒有充分發揮人才工作管理職能;人才隊伍建設主要由人力資源部門牽頭,但人力資源部門的人才統籌規劃能力不足,對黨管人才政策執行不到位。問卷顯示,53.5%的受訪者認為組織部門未充分發揮人才隊伍建設牽頭抓總作用 ,62%的受訪者認為當前黨組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相關政策文件缺乏可操作性,難于落地。
運行機制不完善 。一是分工協作機制有待完善。多數咨詢單位普遍反映,人才工作要點及重點工作任務沒有具體分解到有關部門;黨支部、工會、共青團等在促進人才發展中分工協作發揮作用不明顯。二是人才工作督促落 實機制有待加強。被調研單位雖 都將人才隊伍建設納入考核范 圍,但未強化黨委問責機制和剛性約束,未將年度人才工作列為落實單位黨建工作責任制情況考核的重要內容。三是人才培養機制有待完善。黨組織具有豐富的政治工作資源,在人才培養和教育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從調研結果看,多數咨詢單位人才培養過于重視提高業績水平和專業知識能力,對黨性意識、政治素養的培訓不夠。
保障措施不到位 。一是技術通道不通暢。各被調研單位雖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技術崗晉級制度,但大部分晉級方案吸引力不足,考核評價方式單一,后續保障政策不到位,導致多數人才仍選擇走行政通道的“獨木橋”。二是人才評價機制有待完善。人才標準過于強調能力業績和對單位的貢獻率,未把“以德為先”作為人才評價的首要標準。三是激勵機制因工資總額計劃管理制度難以實施。多數咨詢單位反映 ,該制度已執行近30年,既影響高層次人才引進,又影響專業人才互聘。問卷顯示,75.2%的受訪者認為,人才引進措施主要問題是人才引進條件吸引力不夠,特別是引進特殊人才的方法不靈活、措施不具體 ;6 5 . 3 % 的受訪者認為人才成長平臺少,人才發展路徑不通暢 ;8 5 . 3 % 的受訪者認為人才激勵方式單一,不適應人才真正需求,對調動人才積極性作用不大。
在管理體制上,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一是明確職責,形成合力。在單位“三定”方案和黨建制度中,明確黨組織對人才工作相關職能,發揮黨組織對咨詢評估人才選用、評價和把關作用;將組織部門的職能融入人事部門, 依托人事部門開展人才隊伍建 設,實現人才戰略與執行管理統籌推進。二是研究制定人才發展專項規劃。黨組織要聚焦行業長 遠發展,研究制定人才規劃,既要明確人才隊伍建設方向,更要正視人才發展“癥結”,突出可操作 性和針對性。三是完善工作責任制。咨詢單位要把人才工作納入領導班子目標責任體系中,明確責任考核機制,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干部評優、評價的重要依據,將人才工作列為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情況述職的重要內容。
在人才引進上,發揮黨組織的導向作用。一是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黨組織要嚴把進人關,在人才引進方面突出以德為先的標準,把那些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的人引進來,做到優中選優,注重實效 。二是發揮黨組 織“伯樂”作用。“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引進人才的前提是善于識別人才。黨組織要帶頭當好伯樂,努力發現和舉薦人才。在人才引進中要尊重個性、發揚優勢,挖掘潛能,善于根據業務需要引入人才。比如,針對創新性強、難度大的咨詢業務,引進有膽識魄力、敢闖敢干、思維活躍的人才;針對業務繁瑣的工作,引入心思縝密、個性穩重的人才等。
在人才培養上,發揮黨組織的教育作用。一是加強思想教育。黨組織要通過思想教育,使人才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如通過定期黨建活動,加強與人才聯系,做好思想工作,樹立人才正確價值觀,培養人才奉獻精神,引導人才積極進取。二是強化宣傳教育。通過在單位辦公室、會議室等地點設立黨建展板、宣傳畫,黨支部設立黨建服務中心,黨員佩戴黨 徽等措施,方方面面展現黨組織 的存在與影響,成系統、成體系加強人才政治思想教育,增強人才的使命感、自豪感;通過規范、優化人才榮譽的設置、評選,積極做 好先進、優秀和典型人才事跡宣傳,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三是注重業務理論教育。黨組織要發揮組織優勢,通過開展業務培訓,提高人才專業化能力,盤活存量人才效能。堅持專業知識常規培訓與專題培訓相結合、綜合知識培訓與專業技能培訓相結合的 原則,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地開展業務理論培訓,提高人才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四是完善人才培養投入機制。可根據黨建工作經費管理的有關規定,在黨建工作經費中安排一定人才培養專項資金。
在人才使用上,發揮黨組織的統籌作用。一是堅持分類統籌。人力資源部門要以知識結構、思維類型、個性特征、人才類型、性格差異等進行人才分類使用,并根據當前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建立分類別、分層次、分梯隊的人才數據庫,實現全方位、多角度人才使用管理。二是堅持用其所長。黨支部要結合業務工作,有效挖掘人才個體優勢,發揮其長處,把人才配置到最合適的崗位上,使人才的優點、長處及個性特征得以充分發揮。三是完善人才評價機制。黨組織要牽頭建立以品德、知識、能力、業績等要素構成的人才評價指標體系,落實人才獎勵、懲罰和淘汰機制,杜絕“干與不干一個樣,會干不會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局面,真正發揮人才評價這個“指揮棒”在人才使用中的作用。
在人才激勵上,發揮黨組織的保障作用。一是拓寬人才晉升通道。黨組織要牽頭組織開展人才任 職資格體系設計,完善相關崗位管理辦法,確保不同層級、不同特點人才成長通道暢通。二是提高人才物質激勵。一方面,積極爭取提高 工資總額上限,實現業務增長與待遇提高同步;另一方面,找準行業 標準、崗位價值和業績定位,科學設計薪酬制度,建立公平、科學、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和激勵政策,合理拉大高水平人才與普通人才的收入差距,體現人才價值競爭力。三是重視人才精神激勵。積極發揮黨支部、共青團和工會作用,定期安排集體活動,對困難員工積極開展“暖人心、聚人心”的活動,消解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使其安心安身安業,增強獲得感和歸屬感,最大限度提升人才干事創業的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