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堃
近日公開的愛因斯坦日記震驚了不少國人,他將中國人和日本人、印度人的所謂“智力低下”,歸咎于生物起源。他在日記中寫道:“中國人一切安靜又拘謹,甚至連孩子們都無精打采,看上去很遲鈍。”這是種族歧視嗎?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惡意詆毀嗎?而著有《西行漫記》的美國人埃德加斯諾在《復始之旅》一書中,他寫了舊中國20世紀30年代在當時中國最文明的上海的一次經歷:他看見一位工人在街頭意外被火點燃,周圍都是看熱鬧的,無人幫忙。他脫下新買的駝絨大衣撲火,還喊周圍看熱鬧的工人找水,救下了那個人。事后,給他拿水的工人先是討走了他燒壞的大衣,然后又找他要水錢,氣得他奪回大衣就走,只聽見身后看熱鬧的人嘲諷“這個外國人腦子壞了”。
這就是那時尚未開化、文明的中國,社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上到政府下到個人,都處于讓人不解的“遲鈍低下”狀態。而新中國最偉大的進步和成就,不僅僅是經濟和地位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人們的思想和精神面貌,激發出中國人內心的自省和主觀能動性,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從遭人鄙夷的歷史垃圾堆里挖了出來。
而在此之所以聊起這個話題,源于近日筆者和東莞市印刷協會一位領導的對話。去年的這個時候,東莞印協專門組織各家印刷包裝企業一起開會,還邀請環保部門官員解讀政策,一同商討綠色印刷的發展意見和辦法,甚至還特設了綠色改造的專項資金,無息貸款用于印刷包裝企業環保設備的購置和改進。而就在上個月,東莞的“綠色風暴”終于刮起來,東莞市大氣辦發布《關于開展清理“散亂污”企業專項行動的通告》,將在今年底全市范圍內淘汰整治5000家“散亂污”企業,僅截至6月20日就已經關停取締2026家企業,各鎮街有具體的淘汰整治任務,為了達標,甚至出現了“你主動離開,我送你紅包”的新聞。
需要注意的是,“散亂污”企業的定義是“不符合產業政策、產業布局規劃,存在安全、消防隱患和污染物排放不達標,以及各種手續不全的企業(特別是存在于居民集中區的企業、工業攤點和工業小作坊)”,而列舉的行業中,印刷、包裝行業位列前列,與之并列的有有色金屬熔煉、廢塑料加工等行業,難道印刷包裝已經被“妖魔化”到如此不堪嗎?
而東莞印協這位領導的評論讓筆者突然有了不一樣的想法。他說自從“綠色風暴”刮起來,他每天至少要接100多個電話,那些之前開會提醒注重環保覺得無所謂的企業家們紛紛打來電話,問出多少錢才能逃過“綠色風暴”這一劫?而全然忘記此前協會苦口婆心的勸誡,拒絕花僅僅兩三萬元按照要求加裝空氣和水的循環凈化系統,這位領導無法理解,做一家在市場上健康發展的企業,難道一定要順著民用排污管道排放廢水和油墨渣嗎?一定要躲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區中擁擠狹促的民租房中嗎?一定要讓未經受培訓的工人在沒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況下操作機器嗎?一定要如下水道中的老鼠一般沒有證照偷偷摸摸地經營嗎?這樣的企業除了不斷給社會“散亂污”的負面影響,想必利潤與超高效率的現代工廠相比也十分微薄吧!
是整個社會在歧視印刷包裝行業嗎?為什么每次整治、稽查,印刷包裝行業都是被口誅筆伐、重點關注的對象呢?這種不解的“尚未開化”的狀態與那些頑強生存,卻負面輸出大于社會價值的“散亂污”小作坊式印刷包裝企業不無關系吧。
這位印協領導在聊天中突然嚴肅地說:“我是支持并理解政府的這次整治活動的,這樣的企業應該被淘汰、被清理,他們的存在已經不僅僅是擾亂市場價格這樣的影響了,而是給整個社會帶來重大的環境和安全隱患,只有他們的出局,我們真正印刷包裝行業的價值才會被整個社會認可。如果市場的手式微且效率低下,那么政府這雙大手的干預,才是促進這個行業進化的主要推動力?!?/p>
也許若干年后,當人們再次談起當年的綠色整治,實在無法理解印刷居然被列在了污染行業之列,就如同我們現在實在無法理解,當年愛因斯坦為什么評論中國人“智力低下”一般。自省與自救,將自己從歷史的垃圾堆里拯救出來,印刷包裝行業正在這么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