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岳
摘 要: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中離不開數學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數學也源于生活,需要從生活中認識數學、學習數學。那么兩者之間的關系也在告訴眾多數學教師,在講授數學知識時,需要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數學。在小學階段學好數學至關重要,小學階段更加注重的是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所以,在教學中應該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將小學數學生活化,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文章作者主要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進行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
數學本身就源于生活,小學數學中的內容更是與數學息息相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數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會讓整個教學更加輕松,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將數學中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建立生活化數學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習慣這種教學模式,并能輕松地通過這種模式學習數學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在教材的基礎上,發揮學生自主能力,將小學數學生活化。因此,將小學數學生活化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如何將小學數學生活化,改變教學方法和思維模式,以便提高教學質量。
一、簡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教學不僅僅要讓小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而且也要達到一定的情感與能力提升目標。達到這些目標的重要方式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數學生活化,將數學融入到生活中,通過與生活實踐的聯系讓學生真正地理解數學知識。但是將數學生活化不適用于所有的章節,所有的數學知識都將其生活化,就失去了數學的嚴謹性,在運用這一方法時,要把握度,深入地研究數學與生活的內在聯系,在不破壞數學嚴謹性的條件下,將數學生活化。這種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利用更多的精力來研究、探討,以使這種方式發揮出最佳的效果。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構建的策略
1.采用生活案例,理解數學知識
一些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利用生活案例進行教學,更能讓學生接受所學的知識,也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的含義,并且對知識的記憶時間會延長。我們就以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學為例,小學五年級的數學內容中含有很多生活元素,將這些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對小學數學教學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對教材中的案例進行自主調整,使這些案例以學生更容易接受、理解的方式服務數學教學,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提高數學運算能力,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使學生進一步對數學產生喜愛。
2.生活化情境的創設,變抽象為具象
創設情境是將數學生活化的一種重要方式,能豐富數學教學的方式。例如,在小學五年級人教版教材中有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計算,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幾塊正方體或者長方體,當然準備的材料不應過分死板,可以攜帶學生喜愛的五顏六色的積木,通過這些積木,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什么是體積,什么是表面積,以及賦予每個積木模型一些數值,以便下一步的求解。通過這種情景化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在學生腦海中形成立體結構,將抽象的問題具象化,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3.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利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比如,小學五年級學生已經逐漸地學習統計,那么教師就可以以班級內的班委或者課代表選舉為例提問學生:在選舉的過程中用什么方法統計候選人的票數呢?這種案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學生能從生活實踐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意義,會增加學習的自信,也更愛學習數學。其實學數學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并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在數學教學中合理地運用生活元素,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理解能力,達到更好的教學與學習效果。數學生活化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新的思維模式和新的方法,值得每位教師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端木鈺.把數學還給熱愛生活的兒童——南京市小西湖小學“身邊的數學”實踐與思考[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6).
[2]張愛華.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研究[J].新課程學習(下旬刊),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