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相慧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立足于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及新課程改革發展的相關要求,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及個性特點出發,不斷創新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及教學形式,尋找最合適及最有效的教學途徑。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藝術性教學策略能在陶冶師生們的情操基礎上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藝術感,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們綜合素質及英語素養的形成。為了分析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藝術性教學策略的實施方式,文章針對實施藝術性教學策略的意義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藝術性;教學策略
一、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實施藝術性教學策略的意義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實施藝術性教學策略可以促進小學英語教學藝術得到相應的理論論證,幫助小學英語教師從理論上認識到教學藝術的問題,為教師們的教學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不斷豐富及充實小學英語教學的理論依據。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從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出發,針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進行明確,使用合適的、符合小學生心理及生理特點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們創設生動形象的語言環境,不斷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們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水平,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藝術感,促進學生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及英語素養的形成。
二、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藝術性教學策略的實施方式
1.合理布置教室環境,巧妙設計藝術性的教學情境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間,引導學生們裝扮教室,融合教學內容及裝扮的風格,為學生們提供藝術性及情景式的教學場景,引導學生們大膽進行想象及創造,利用直觀的實物、圖畫、海報及商品等讓學生們出現身臨其境的感受。這種教學環境及教學情境的設計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小學生們的生活閱歷及認知水平。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設計符合學生們發展及素質提升的環境,學生們在真實的場景及環境中可以更加投入、輕松及自在地利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及學習,調動學生們的感官及學習熱情,教師應利用藝術性的思維及教學設計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1]。
2.積極引導學生們進行課外拓展延伸,提高英語教學的藝術性特點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將教學局限在課堂及教學課本、教材中,而應根據新課程改革發展提出的相關要求引導學生們進行課外實踐活動的組織及開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主動思考學生們英語課外學習的拓展延伸方式,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將藝術性的教學手段適當融入教學實踐過程中,把英語教學放在自然中進行審視,讓學生們在課外拓展的過程中學習及感受到英語的藝術感,促進學生進步及發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后以全新、創造性及開放性的課后練習替代傳統教學過程中的背誦及默寫作業,布置學生們設計、制作及繪畫等,讓學生們在課后使用藝術性的方式完成任務,提高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英語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們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們綜合素質的發展[2]。
3.制作新穎及藝術性的教學教具,讓學生們在英語課堂的每個角落感受藝術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年齡的特殊性,教師不得不采用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指導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利用準確直觀形象的教具及PPT,為課堂教學增添色彩,還可以利用一周一次的課堂時間鼓勵及引導學生們發揮自身藝術才能收集生活過程中的廢品,合理地設計及制作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學具,如單詞卡片、圖詞表等,開發學生們的智力,鍛煉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們的合作精神,引導學生們在充滿藝術性及創造性的氛圍中學習英語,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合理布置教室環境、巧妙設計藝術性的教學情境、積極引導學生們進行課外拓展延伸、提高英語教學的藝術性特點、制作新穎及藝術性的教學教具等途徑及方式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藝術性及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們綜合素質的發展及 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曉衛.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師提問的藝術性[J].文理導航(下旬刊),2013(5):68.
[2]孫晶晶.以評價促興趣——談小學英語教學的評價藝術[J].小學生(教學評價),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