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威 編|張恬熙 圖|邢威
作為西班牙首個D.O.產區和D.O.Ca.產區,里奧哈當之無愧是西班牙葡萄酒產業的領頭羊。過去一年內,我兩次造訪這里,除了秀美山川和美酒佳肴之外,也感受到了這里對傳統的堅持和對未來發展的不斷創新。
As the first D.O.and D.O.Ca.region in Spain,Rioja gained its leading reputation without doubt.I’ve been to this region twice recently,besides the food,the wine and the scenery; I also felt their insistence of the tradition and the eager of innovation for the future.

02.在里奧哈的“權力中心”—里奧哈產區協會的門口,有著醒目的標志。

03.丹魄(Tempranillo)的葉子在深秋季節會變紅,仿若即將燃盡生命的燈芯閃爍淡淡的紅光。

04.瑞格爾侯爵酒莊的“外墻”由不同的金屬搭建而成,在夕陽下分外妖嬈。

05.甘露莎酒莊看似紛亂的黑板上,對三角形的偏執暗示了其釀酒哲學。

06.瑞格爾侯爵酒莊內的米其林餐廳,裝潢輕松但服務嚴謹。
我曾統計過葡萄酒搜索網站wine-searcher.com上熱搜榜前2000名的葡萄酒,發現他們大多都集中在以下幾個產區:法國的波爾多、勃艮第和香檳,意大利的皮埃蒙特和托斯卡納,美國的納帕,以及澳大利亞的巴羅薩等。而西班牙作為全球葡萄酒產量最大的國家之一,有一個產區被人們重點關注,那就是—里奧哈。
這一份“統計報告”也讓我意識到,究竟有哪些產區真正被消費者所擁戴。因此,在過去的一年里,當拜訪里奧哈產區的機會兩度來臨,我都毫不猶豫地收拾行囊,踏上旅程。第一次到訪是參加“里奧哈產區認證講師”的培訓,第二次則是今年6月參加于該產區舉辦的“葡萄酒大師研討會(MW Symposium)”。
如果你不想經歷一場超過24小時的長途拉鋸戰(相信我,這真的很辛苦),那么我會建議你選擇中轉航班從國內前往里奧哈,西班牙首都馬德里是必要的中轉站。你可以選擇搭乘從馬德里到里奧哈首府洛格羅尼奧(Logrono)的火車(耗時4個小時),或者飛機(耗時30分鐘,由龐巴迪公司生產的CRJ-200承載,機上僅有50個座位)前往,無論哪種方式,每天均只有一班。當然,自駕也未嘗不可。如果時間充裕,在出發去里奧哈之前,先在馬德里或者巴塞羅那玩上兩天,行程會豐富很多。
里奧哈地處西班牙北部,南北各有一座山脈相隔,位于兩山之間的地理位置使產區氣候很舒服。這里既沒有大西洋海岸邊的陰雨綿綿,也不似地中海沿岸般夏日炎炎,也難怪葡萄喜歡生長在這里。
雖然里奧哈六萬公頃的葡萄園只有波爾多的一半,但和西班牙的另一重要產區杜埃羅河岸(Ribera del Duero)相比,它的面積要大得多。所以,產區內又劃分了三個子產區:上里奧哈(Rioja Alta)、里奧哈阿拉維撒(Rioja Alavesa)和下里奧哈(Rioja Baja)。它們的微氣候、海拔、朝向、土壤乃至降雨量都有些許不同,也造就了這里的多樣性。

08.原始的壓榨設備,顯得巨大而笨重,工具的不斷改進是葡萄酒品質提升的源動力之一。

09.博物館里展示著鑲金的鐘表,中央是個橡木桶的造型,不知道原來是哪位貴族的珍藏。

10.里奧哈酒莊大多數體量巨大,除了橡木桶之外,也因為這里儲存了大量在瓶中陳年的酒。

11.橡木桶按照嚴格的軸對稱被擺放得整整齊齊,一個細節都不放過才能誕生偉大的酒。
來到里奧哈,千萬不要躲在“主城”洛格羅尼奧里不出來!租一輛車往城外開,不久你就會看到漫山遍野的葡萄園。這里有144個村鎮準許栽培葡萄,其中最有名的是位于產區西邊的阿羅(Haro)小鎮。許多大家熟知的酒莊,比如唐多尼亞酒莊(Vi?a Tondonia)、橡樹河畔酒莊(La Rioja Alta)、慕佳酒莊(Bodega Muga)、羅達酒莊(Bodega Roda)、喜悅酒莊(CVNE)等都在附近。你需要做的,就是安排好時間去拜訪自己心儀的酒莊。
提到里奧哈葡萄酒,人們總會不自覺地想到丹魄(Tempranillo),這也是產區內種植面積最大的紅葡萄品種,已超過5萬公頃。除此之外,還有歌海娜(Garnacha)。與之相反,白葡萄品種的栽培量就要少得多,即便是當地主要的白葡萄維尤拉(Viura),其栽培量也不足丹魄的十分之一。
要知道,早年間這里的紅白葡萄酒的產量差不多,但市場需求影響了生產商的選擇,而里奧哈白葡萄酒常有些氧化的風格又進一步促使其逐漸沒落。為了挽救這一點,產區協會在2007年,把法定白葡萄品種的數量從3個增加到了9個(紅葡萄則僅從4個增加到了5個)。這一做法在這幾年已經讓白葡萄酒的產量有所回升。
五岳歸來不看山,而從里奧哈歸來,一般的酒莊就不會再入你的法眼了。由于酒莊內存有大量的橡木桶和玻璃酒瓶,里奧哈的酒莊建筑不僅設計新奇,而且體量都相當巨大。
在一些空間相對較小的酒莊,比如位于下里奧哈的歷史名莊—德雷男爵酒莊(Baron de Ley)的酒窖內,橡木桶被堆到了好幾米高,過道僅有一人寬。擁擠的空間讓人不禁擔憂,萬一發生地震,那可就要被橡木桶和里面的酒給淹沒了!就像是15世紀選擇溺死在馬德拉里的克萊倫斯公爵(Duke of Clarence),想想看,這恐怕也是最“浪漫”的結束生命的方法了。
而另一些酒莊則要大氣得多,在甘露莎酒莊(Remirez de Ganuza)的酒窖里,橡木桶按照嚴格的軸對稱被排列得整整齊齊,來客不難看出莊主肯定是個強迫癥晚期患者。若是遇到土豪酒莊,比如維萬戈王朝酒莊(Bodegas Dinastia Vivanco),橡木桶以一個原點為中心環繞排列,如同古羅馬斗獸場般的設計也使這里成為了一個旅游必打卡的景點。
里奧哈的生產商們更是把這種對橡木桶的熱愛體現在了他們的酒里。陳釀(Crianza)、珍藏(Reserva)和特級珍藏(Gran Reserva)這3個嚴格的分級,分別表示著葡萄酒在橡木桶中熟化的不同時間,級別越高,熟化時間越長。我尤其敬佩的一點是:除了在木桶中熟化時間外,還有最短的瓶中陳年時間規定。也就是說,酒莊只會賣出那些達到適飲期的里奧哈葡萄酒。這一做法,不知道會不會讓那些酒還沒釀好,就急著賣出去的波爾多人(期酒體系)感到不好意思?
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認同這一傳統。一些獨具創新精神的生產商,選擇跳出這一傳統體系,生產一些風格更加“現代”的葡萄酒。這種酒常常以濃郁飽滿、酒體強勁、風味成熟而聞名,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這類型的葡萄酒更是獲得了許多酒評家的好評,也因此贏得了不錯的市場地位。如今,里奧哈的紅葡萄酒可真是多種風格并存,創新隨處可見并活力盡顯,這也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樣的選擇。

12.埃布羅(Ebro)河靜靜地穿過里奧哈產區,淺灘上鶯飛草長。

13.剛在不銹鋼罐內發酵完的紅酒并不好喝,還需要漫長的熟化過程來打磨其風味。

14.丹魄的果串呈倒三角形,肩部是最成熟的部位(還記得那個喜歡研究三角形的酒莊嗎?為了追求極致的飽滿度,他們只用丹魄最成熟的肩部來釀酒!)。
600家酒莊,65000公頃葡萄園,16000個栽培者,3.1億升年產量,3.8億瓶年銷量,占當地GDP的20%。這些數字背后傳遞出的是當地人對于葡萄酒行業的熱情。隨著西班牙本土市場的相對穩定,2006年起里奧哈開始努力推廣出口市場,開始每年在全球各大城市舉辦針對消費者和行業內人士的活動。
里奧哈的創新可謂無處不在。2017年起,法律允許生產里奧哈起泡酒,且必須是以傳統法釀造的高品質風格;諸如單一葡萄園等更多的酒標術語被設立相應的法律,以確保其品質突出;高海拔的葡萄園以及一些老藤葡萄園也被額外重視起來;單一品種的葡萄酒也越來越多,紅葡萄品種格拉西亞諾(Graciano)和白葡萄品種白丹魄(Tempranillo Blanco)更被視作未來之星。
但創新就意味著可能面臨不曾想到的困難,包括短時間的陣痛和既得利益的損失。越是家大業大、歷史根基深厚的產區,越難以做出大膽的創新。歐洲國家里轉身最華麗的應該是奧地利,但這也是因為80年代往酒里添加“甘油”的丑聞爆出后,導致他們不得不置之死地而后生。對于里奧哈這樣一個在西班牙一直居領袖地位的產區,仍敢于大膽創新,真是讓人敬佩。
可仔細一想,這一切雖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里奧哈領袖地位的由來,不正是因為其不斷創新的結果嗎?如果沒有早早請來波爾多人指導,它如何能在1920年就獲得西班牙第一個D.O.產區的認證?如果不是多年來產區協會的嚴格監管和生產商的自覺配合,它又如何能在1991年成為全西班牙第一個D.O.Ca.?這是個雖古老而傳統,卻一直具備創新基因的葡萄酒產區。

15.古老的地下酒窖,不計其數的橡木桶,置身其間,仿若腳踏著歲月,手撫著時光。
當然,作為只想來這里放松一下的旅游者,我們不必去替產區的發展瞎操心,里奧哈絕對是一個讓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這里有世界上設計最前衛的瑞格爾侯爵酒莊(Marques de Riscal),除了超具現代感的精美建筑設計,里面還藏著一間五星級賓館和米其林餐廳。著名創新建筑師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設計的伊修斯酒莊(Ysios)更是葡萄酒的朝圣地之一,酒莊遙望上去就像是低分辨率的馬賽克圖片,走近一看方曉是石塊壘出的錯覺,十分神奇!
要說最令我感到驚艷的,一定是維萬戈王朝酒莊的葡萄酒博物館。里面的陳設讓我切身體會到了千百年來人類關于葡萄酒的創意和努力。這里展出的設備、工具、器皿和藝術品滿足了我對于一家葡萄酒博物館的所有想象。如果有機會到里奧哈,請你千萬不要錯過這里!
里奧哈的美食,會讓你恨不得把胃留下來!洛格羅尼奧城里有一條聞名遠近的Tapas(西班牙小吃)之街,叫月桂街(Calle del Laurel)。這條不寬的小街道兩邊遍布著小吃店,在這里人們經常會每點一份小吃配一杯酒,看自己是先吃飽還是先喝醉!當地的家常美食還包括土豆燉香腸,雖然這聽起來很普通,但口味真是棒極了!看過《尋夢環游記》的朋友可能還記得,小主角的爸爸就被嘲笑說是吃這種香腸(Chorizo)噎死的。喜歡吃肉的朋友也不能錯過當地現烤出來的羔羊排,我一個人就能吃七八根!
里奧哈的美列舉不完,我就說到這里,剩下的就交給下次旅行的你去慢慢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