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梁同正
香港,從當年一個小魚港變成如今亞洲金融中心,香港企業低調務實的作風居功至偉,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20世紀80年代, 香港一家名為“安昇”的酒業公司成立,并以其誠信的商譽成為進入中國大陸最早的酒業公司之一。如今,安昇酒業已發展為一家年業務額達2億元的大型酒企。
In the early 1980s,Anrise-IMC Ltd.was found in Hong Kong,and in its very beginning,Anrise became one of the five Hong Kong wine company first entered Chinese market.Now it become a large wine company with an annual business performance of 200 million RMB.
香港的1980年代,被稱為百花齊放的年代。在被譽為葡萄酒世紀年份的1982年,一家名為“安”的酒業公司在中國香港誕生。
雖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香港的經濟發展并非一帆風順。不過道路再曲折,也沒法磨滅香港人心中的韌勁。唱著《獅子山下》,“馬照跑,舞照跳”,香港人樂觀堅韌的生活態度讓香港平穩度過20世紀80-90年代的金融風暴。當然,歷史造就香港人開放的心態也功不可沒。早期香港人喜愛喝竹葉青、蒸等廣東比較“本土”的燒酒,后來飲用外來的干邑白蘭地的風尚漸漸起來。1985年,人頭馬CLUB進入亞洲市場,八角形酒瓶線條棱角分明,在當年的市場上可是掀起一番時尚浪潮。當時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的黃,曾經在廣告界工作過,于是,“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這句廣告詞便在他的手中應運而生了。
當年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現在已經成為了華語地區美食界著名的“老頑童”,當年這位美食家“以茶換酒”,想必是早已看中安酒業所展示的產品不凡。

1978年,中國內地改革開放政策落地,1982年才初創的安酒業同年進入中國內地,成為香港進入內地的前五家酒類批發商之一。
“當時與中糧集團簽訂的買賣協議而進入內地市場,”趙先生回憶道,“中糧集團作為國企,對進入中國內地的酒商要求也比較嚴格。我想,安酒業在業內的資源以及誠信的口碑是成功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關鍵?!?/p>
20世紀80-90年代,是香港最好的年代。到90年代初期,香港文化及娛樂界對內地影響力達到頂峰。粵語歌和電影大舉進入內地市場,香港文化在內地成為了時尚的風向標。許多現在80后90后熟知的電影里都出現過飲葡萄酒的鏡頭,這成為了內地消費者最早把葡萄酒當作身份象征的源頭。80年代末周潤發主演的《賭神》上映,其中“發哥”一句“來一瓶82年拉菲”,直到現在依然還能勾起內地消費者對1982年這個年份的情結。

廣東人常常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币酝@句話體現在維持祖業開拓發展的困難。但今天,這句老話可能更體現在無人接班的無奈。
但其實,相比起父親一代的經營理念,趙必匡先生采取了更為“彈性”的經營模式。和許多酒業公司一樣,早期安酒業也是靠著一家一家門店上門推銷,憑借品質過硬的酒款及合理的定價贏得客戶。隨著時代變遷,香港慢慢轉向以服務業為基礎的第三產業?!艾F在我和我的同事們在與客戶接洽時其實更多的時間都花在了聽取他們的需求上。市場在變,消費者的需求也在發生改變。而我們需要做的調整是將單純的‘賣產品’轉型為‘提供服務’?!薄m然時代在變,但兩代人傳承的理念依然深刻在DNA里面。從趙必匡先生的話里,依然能看到香港人務實進取、服務為先的精神。也許正是香港人的這種服務精神,讓港商在中國內地市場上贏得口碑。
近年來,香港商人紛紛進入內地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而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安酒業也成為了許多在中國內地市場拼搏的港商的標桿。采訪前不久,趙必匡先生獲邀參加“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團到人民大會堂,獲國家領導人接見并跟香港青年分享心得。“那么您認為香港酒商在中國內地的機遇在哪里?”我不由得好奇問道。趙必匡先生也不吝分享他的心得:“作為一名香港酒商,我想我們在中國內地的機遇是相信這片市場有著莫大的發展潛力,而且我們相信自己的實力,在這片市場上能夠闖開一片天地。而對于安酒業來說,立足的根本永遠只有一條—誠信對待生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