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3日,中國新農村月刊雜志社南陽事業發展部首期培訓班成功舉辦。
南陽事業發展部經《中國新農村月刊》編委審批,在南陽市委市政府和清控科創科技公司大力支持下,順利落地南陽創業園區。
該培訓部由南陽市事業發展部負責人劉長洪、郭明德精心組織,20余人參加培訓,河南信息中心主任齊克忘、融媒體河南新聞主編李守云、副主編楊健參加了會議。
河南《本地頭條》主編余海燕、省政府《農村農業農民》雜志記者姜書建、清控科創科技公司南陽區總經理何進強,應邀參加會議。
媒體界的記者有:河南電視臺《河南法治》頻道,河南電視臺《新農村》頻道,《中國法治網》、中國國際新聞網的記者。
會議由南陽專業主持人羅付印主持。
會上,河南信息中心主任齊克忘詳細介紹了《中國新農村月刊》雜志的相關情況。他說:《中國新農村月刊》雜志是在國家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及中國新農村出版集團指導下的國家級刊物。齊克忘要求,南陽事業發展部要在雜志社的統一領導下,保質保量完成雜志社下發的各項任務。同時,齊克忘向參加會議的各位同志表達了新春祝福。
會上,本地頭條主編余海燕作了《捕捉身邊新聞》精彩演講,她說:好的新聞題材,取決于我們的發現,取決于我們的策劃,取決于我們的思考和判斷。大家都說好,你也跟著說好,這很容易,但大家還沒意識到好,你便意識到了,這就很難得。
在新媒體時代,我們得時時關注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什么,正在發生什么,還有可能發生什么。要利用各類工具隨時關注各種新聞和信息,思考各種問題,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判斷能力。
1.善于捕捉熱點
在不同的時期,人們關注的熱點有著較大的差異,比如在鄰近節假日時期,人們比較關注交通以及天氣情況,在“兩會”期間,人們對時事政治新聞比較關注,作為新聞編輯,一定要做到投其所好,報道大眾關注的問題。
還要了解民風民俗,在不同的時間點捕捉不同的熱點話題,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尋找全新的題材,對新聞信息進行加工,然后從新穎的角度探討新聞時間。
2.整合已報道的新聞
即使是已經報道過的新聞,仍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在對已報道的新聞進行整合時,編輯可以參考新聞報道后收到的反饋,對新聞的價值進行充分的利用,保證新聞發揮出最大的傳播效果。
3.從網民中挖掘新聞
在互聯網時代中,新聞報道的方式增多了,人們獲取新聞資源的途徑也增加了,為此,新聞工作者可以將網上不同網民所發表的言論收集整理起來之后,挑選其中比較具有獨到見解的言論,進行歸類整理和總結,這是互聯網時代下形成的一種新型新聞編輯渠道。將原本不引人注意的小事綜合在一起形成一類專題新聞,從而引起更多的人重視。
4.朋友越多線索越多。關系越好“料”越狠
交朋友是新聞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次,一位家長輾轉多人找到一位媒體朋友,向其反映自己孩子升學時被學校“忽悠”的事情,由于其所在的媒體不適合刊發此類報道,這位媒體人又將這一線索轉給了筆者。最終,筆者的報道引起相關領導重視,幫助多位家長解決了實際問題。
省政府三農雜志社記者姜書建應邀發言,他從職業道德、從事媒體的感受、避免違法等方面向與會同志傳承了經驗與自律。
最后,河南信息中心主任齊克忘與大家進行了互動,解答了大家有關提問,詳細闡述了《中國新農村月刊》的性質和宗旨。
南陽事業發展部負責人劉長洪為會議作了總結。會議在詳和、求知、贊揚、肯定的氛圍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