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軍
李先生每天的工作都離不開電腦,忙起來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上下班以車代步,一天下來很少有運動的時間。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前些時間,腰痛打破了李先生平靜的生活。起初他感到腰部有些酸痛,并沒在意,后來越來越嚴重,坐下起不來,起來坐不下,輕輕咳嗽一聲疼痛都會加重。醫生為他做了相關檢查,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并告之這與他長期端坐的生活方式有關。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常見病之一,其發病呈上升趨勢,而且年輕患者日益增多,十幾歲的青年學生也不鮮見。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產生腰部疼痛以及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占95%。
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的致病因素主要是椎間盤退變、慢性勞損、誘發因素等。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是發病的基本因素。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節失穩、松動等小范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韌程度的降低。長期反復的外力造成的損傷會加重退變的程度。在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的基礎上,可誘發椎間隙壓力突然升高的因素都可致髓核突出,常見如增加腹壓、腰姿不正、突然負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年輕人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主要包括不良的坐姿習慣以及外傷等,比如盯電腦、玩手機、看電視等。如今人們坐的時間越來越多,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而久坐和不良姿勢等,可能會導致肌肉無力,血液循環不暢,加速脊柱的退行性改變。現在有車族越來越多,駕車經常踩急剎也很容易使腰椎間盤突出癥“找上門”。一方面,當汽車緊急剎車時,慣性及前沖力會使人身體向前急沖,此時頸腰椎也會隨之向前猛地屈曲,之后又彈回原位,長此以往便容易形成“搖擺傷”;另一方面,開車姿勢不良也會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癥。
人們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危害的認識不足,不少患者就診時都是被抬著來的。需要提醒的是,該病是一種致殘性疾病,若不及時治療,最終可能會使病人喪失勞動能力。因此,有腰部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專業醫生會結合影像學檢查及個體臨床癥狀做出明確診斷,然后確定治療方案。
王先生患上“腰突”后,很是苦惱,上網一搜,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又徒增了不少困惑。從民間的偏方秘方、中草藥,到牽引、按摩、理療、復位,再到介入、微創、手術治療等,五花八門的治療方法令人眼花繚亂。其實,治療該病,適應癥的選擇才是關鍵,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選擇最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但目前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存在一些認識和治療上的誤區,需引起關注。
牽引術不一定都有效牽引可減輕椎間盤壓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還納,促進炎癥消退,解除肌肉痙攣,恢復后關節正常對合關系。但如果突出的椎間盤在神經根內側,則會愈牽愈痛,而且對中央型、游離型突出及巨大髓核突出者不宜采用。
按摩并非適合所有患者按摩可對神經系統產生抑制調節作用,起到鎮痛效應,能解除肌肉痙攣,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周圍炎癥消退,解除神經根擠壓,可能使突出髓核部分還納。但是,嚴重疼痛的中央型突出和伴有椎管狹窄,一般不宜按摩。病程較長,疼痛劇烈,神經受壓癥狀明顯或迅速惡化的復雜病情者,不可勉強按摩。
微創手術和介入治療適應癥的選擇有限 包括髓核化學溶解法、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切除術、椎間盤內窺鏡手術、臭氧注射、激光氣化等。優點是損傷小、見效快、恢復時間短、手術后遺癥少,缺點是治療的適應癥選擇非常嚴格,假如你的病情不是在該治療范圍,不僅做了沒效,而且會產生其他不良后果。
需做手術(指常規開放性手術)者不超過10%手術治療椎間盤突出已有60年的歷史,手術主要是切除突出物以達到減壓目的,但又可帶來下腰椎的不穩定和骨質增生等問題,術后癥狀能減輕到什么程度也難以預料,因此不要一心追求手術治療。
值得提醒的是,患者不要偏信某些廣告的宣傳,應選擇正規醫院治療。目前市面上有些所謂新方法、祖傳秘方,宣稱能讓突出來的椎間盤再回去。其實,椎間盤突出發生,就是指后方纖維環逐漸受到破壞,變得薄弱或者斷裂,從而髓核向后突出或者脫出,導致神經壓迫。纖維環結構走形交錯復雜,同時纖維環本身沒有血運,自身愈合能力差,一旦纖維環撕裂,就基本無法修復。因此,腰椎間盤突出癥所有的保守治療,都是通過減輕椎間盤突出周圍組織水腫和炎癥來達到效果,并不能使突出的椎間盤還納。
常聽患者說,得了“腰突癥”,就要臥床休息。其實不能片面理解。急性腰痛的患者可以適當臥床休息,以緩解和改善椎間隙的壓力狀態,有利于損傷組織的愈合,但不要超過三天。臨床實踐證明,長時間的臥床反而會影響治療效果。人體是個活體,任何組織或器官過度制動或休息,都有可能導致該組織或器官發生相應的廢用性功能減弱,肌肉發生廢用性萎縮。而腰肌廢用性萎縮可導致腰肌無力,使腰痛癥狀加重。因此,只有通過站立、行走和適度運動等產生的壓力變化來給椎間盤提供營養支持,加快病變部位血液循環,才能誘導損傷修復??梢姡绻颊叩奶弁春凸δ苷系K并沒有嚴重到寸步難行的程度,大可不必人為限制其活動,不必采取絕對的完全臥床方法。
對人們傳說的一些治療“腰突”的保健操,也應因人而異,并不是所有病人都適合做。比如“小燕飛”,它是人們模擬燕子飛行姿勢進行肢體運動,以達到鍛煉腰背肌,緩解腰部、頸肩部等部位的勞損?!把弧被颊卟贿m合做“小燕飛”,因為這種動作會造成腰椎過度伸展,增加椎間盤的負荷,加重病情?!靶⊙囡w”適合腰背部肌肉弱化的人練習。
日常生活中有助于“腰突”康復和預防的方法在椎間盤突出的急性期,患者應避免屈髖、軀體前傾的松散坐姿。這種坐姿表現為骨盆后傾,腰椎是彎曲的,肌肉是松弛的,導致椎間盤內壓力增加。正確的坐姿是骨盆呈中立位,并以靠墊支持腰椎,呈現半臥位姿勢,這樣對椎間盤的壓力是最小的。有的人認為坐得筆直就好,其實,“正襟危坐”也不可取,應在此基礎上腰椎再放松10%比較合適。
彎腰這個動作大家每天都要做,但許多人并不了解如何彎腰才能不傷腰椎。脊柱是由一節節的椎骨組成,人體不僅有腰椎,還有頸椎和胸椎,由于腰椎和頸椎平時活動量大,就更容易出現病變。胸椎活動量小,又有胸腔的保護,病變的可能性相對較小。我們在洗臉、刷牙等彎腰動作時,習慣腰椎用力,由于腰椎過度向前彎曲而加重腰部的負荷。而胸椎并沒有發揮作用。所以,我們應調動胸椎用力,使胸椎也參與進來“干點活兒”,這樣腰椎、胸椎一起用力,腰椎的壓力就大大減輕了。另外,發力搬重物時應先靠近重物,蹲下身、挺直腰,靠下肢力量搬動重物,也可以起到保護腰椎的作用。
患者不要先急于自我訓練,而應在康復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功能動作障礙評估,找到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比如是核心穩定力不足引起的,還是松散坐姿引起的,等。醫生會圍繞如何解除功能障礙,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個性化的康復治療方案,包括物理治療、運動療法、作業療法等一系列治療。隨著康復醫學的不斷發展,許多新理念、新療法應運而生,腰椎間盤突出癥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