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芬
農業種植技術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農業種植技術一直在不斷的發展,對于我國農業的發展有著極強的推動作用。本文以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為例,闡述了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要點和管理措施。
一、整地和播種
(一)整地玉米這種農作物的特點是適應性強,根系比較發達,根系和分枝也比較多,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養分來為其生長提供支持,所以就要選擇地勢平坦、土質疏松、具有較好的保水保肥力的土地,這樣的話就可以確保玉米能夠有一個較好的產量。在整地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中小型的農用機械設備,以此來提升整地的質量和效率。在現實中,為了提高土壤保墑和保肥的能力,通常會應用壟溝深松技術。在整地的過程中,要以土地保墑作為整地的前提,對于墑情不好的土壤而言,盡量的不要動土。對于墑情較好的土壤而言,就要及時的開展保墑的工作。總之,一定要確保整地的精細,確保土質的松軟,這是播種玉米的前提條件。
(二)播種在播種的時候,要按照種芽的大小進行播種,要確保種子大小的均勻。另外,玉米種芽不能夠接觸到化肥,要做好隔離的工作。對于種植面積較大的土地,應該采用人工開溝或人工刨埯。對于種植面積較大的土地,應該使用播種機設備來進行播種,一定要確保逐句的均勻,在播種的過程中不要傷害到玉米種芽。在現實中,通常在裸地種植的玉米要在四月中旬左右進行播種,地膜覆蓋栽培的玉米要在四月初進行播種,在播種玉米的過程中,要對返漿水進行充分的利用。為了提升播種的質量和出苗率,對于墑情較差的土壤,播種的深度不能夠低于五米,對于墑情較好的土壤,播種的深度不能夠低于三米。
二、種子的選擇
應該首選拱土能力強、苗期耐低溫、抗旱能力強的角質型玉米種子。苗期耐低溫的玉米種子的適應能力較強,可在生長過程中充分的接收光照。角質型的玉米種子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對高溫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好。在現實中,對于肥力較低的土壤而言,可種植半耐密中熟耐旱品種的玉米種子,對于肥力較高的土壤而言,可種植中晚熟高產的玉米種子。
三、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一)大壟雙行種植技術大壟雙行種植技術具備保肥、保溫等多種功能。通過實踐證明,大壟雙行種植技術可以很有效的提高玉米的產量。在應用大壟雙行種植技術的過程中,第一種方法是打成底部寬度為130厘米,頂部寬度為90厘米的大壟,然后在大壟上進行玉米的種植。第二種方法是打成底部寬度為100厘米,頂部寬度70厘米的寬壟,然后在上面進行玉米的種植。另外,在起壟之后,要及時進行相關的鎮壓保墑工作。
(二)寬窄行種植技術首先,要把改壟作為平作,將以往的玉米均勻種植改為寬窄行種植。第二,將三鏟三趟的種植方式改為深松種植。第三,將半精量播種的方式改為精量播種。第四,將施肥的方式進行改良,由淺施肥改為深施肥。第五,將玉米根留茬粉碎還田的方式改為玉米桿自然腐爛還田的方式。另外,還要將以往的全面作業改為間隔作業,隔年輪換休耕。
(三)間作栽培技術要選擇肥力條件較好的土壤進行玉米的種植。然后將小麥和玉米進行間隔種植,如果以小麥作為主要的種植作物,栽培的比例就要采用2:2;如果以玉米作為主要的種植作物,栽培的比例就要采用2:1。
四、田間管理措施
(一)玉米苗期的管理首先要做好播種后的苗前除草工作,通常采用化學除草法,將化學藥劑進行均勻的噴灑,在噴灑結束后,要將土壤進行封閉處理。另外,如果土壤的墑情不好,就要加大噴藥量和用水量。第二,要及時的進行查田補苗工作,以此來確保田間的密度。在三葉期要及時的間苗,在五葉期要及時的定苗。第三,在幼苗期,要進行小犁趟地的工作環節,這樣做的話,不但可以將苗眼封嚴,促進種苗的扎根,還可以防止水分的蒸發,避免枯苗現象的出現。第四,要科學的對種苗進行施肥。如果土壤的墑情不好,就要在施肥結束后及時對土壤進行澆水。
(二)玉米穗期的管理首先要對土壤施穗肥,以此來增加穗的粒數。第二,要對土壤進行科學合理的灌溉,玉米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玉米植株的特點是耐澇不耐旱,一旦發生了旱情,就要對土壤進行及時的灌溉,以此來促進玉米的生長。
(三)玉米花粒期的管理首先還是要及時的對土壤施加粒肥,以此來促進籽粒的灌漿,確保玉米未來的產量。在施加粒肥的過程中,應該采用開溝施肥的方式。第二,要及時的對土壤進行灌溉,以此來提高灌漿的強度,防止玉米植株出現早衰的現象。
(四)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財于玉米的生長來說,蚜蟲的危害是比較大的。針對這一情況,可以用辟蚜霧兌水作為除蟲劑對土壤進行噴霧。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業發展是我國的根本,因此,我國要不斷的對農產品的種植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以此來不斷的提高農產品的產品,提升農民群眾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