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萬丹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穩健發展,以及城區人口快速增加和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息烽縣正面臨著水資源承載能力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等嚴峻挑戰。文章以息烽縣供水區水資源供、需量為基礎,結合水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分析成果,對2030年的水資源承載能力進行了合理預測,并根據成果探討了提高水資源承載力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水資源;承載能力;開發潛力;息烽縣
中圖分類號:TV21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21-0083-02
Abstract: With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s well as the rapid increase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the further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Xifeng County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such as insuffici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and so on. Based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in Xifeng County, this paper forecasts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 2030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otential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development potential; Xifeng County
息烽縣地處貴州中部烏江南岸,屬貴陽市所轄,境內河流源短流急,難以蓄積利用,過境水量雖然豐富,但開發利用難度較大,開發成本很高,現狀工程性缺水較為嚴重。為適應息烽縣新的經濟社會發展格局和水資源管理要求,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需要深入分析息烽縣水資源開發利用、水資源保護和水資源綜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優化息烽縣水資源配置格局,構建水資源高效利用、水資源保護和綜合管理體系,以適應息烽縣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
1 區域河流水系情況
息烽縣的河流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多屬雨源性河流。全縣國土面積中有1031.2km2屬于鴨池河-構皮灘干流,3.8km2屬于清水河干流,1.5km2屬于貓跳河。河流大致平行,呈羽狀由南至北注入烏江。流域面積大于20km2的河流共13條。息烽河、九莊河、雨淋河、甕桶河、養龍司河、貓場河是烏江一級支流。息烽河是縣境內最大的河流,頭道河、三田河、小鹿窩河、永靖河、小橋河、陽朗河是息烽河支流。縣界河有烏江和洋水河,烏江水庫和構皮灘水庫淹沒了息烽河、雨淋河、甕桶河、養龍司河的下游河段,抬高了烏江水位對通航和提水灌溉、開發利用水資源帶來一定的好處,但烏江庫區小氣候的形成,造成了兩岸降雨量偏少;溫泉河為洋水河支流,洋水河流經息烽邊界長度短,水位低難于利用。
2 區域水資源調查評價
息烽縣多年平均降水量1020mm,降水時空分布基本一致,降水量變幅在100mm左右。全區陸地蒸發量變化在600~650毫米之間,多年平均懸疑質輸沙模數為200~500t/km2。息烽縣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4.6915億m3,地下水資源量為1.6218億m3,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的重復計算量為1.6218 億m3,水資源總量為4.6915億m3。
根據息烽縣環保局和水務局提供的監測成果分析,10條河流總評價長度為195.7km,其中Ⅱ類水質河長為104.6km,占總評價河長的53.4%;Ⅲ類水質河長為84.8km,占總評價河長的43.3%;劣Ⅴ類水質河長為6.3km,占總評價河長的3.2%。經監測、評價得出息烽縣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85.7%,屬微硬水。息烽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6915億m3,水資源可利用量1.6420億m3,可利用率為35.0%。
3 水資源可利用量及開發潛力分析
3.1 供用水量分析
2015年息烽縣總供水量為0.8738億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為0.72886億m3(蓄水工程0.25335億m3、引水工程0.25615億m3、提水工程0.20284億m3、池(窯)工程0.01652億m3),地下水供水量為0.14496億m3。
據《2015年貴陽市水資源公報》,2015年息烽縣總用水量0.8738億m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為0.0770億m3,占總用水量的8.81%;工業用水0.4321億m3,占總用水量的49.5%;農業用水0.3357億m3(其中農田灌溉用水0.3234億m3,林牧漁業用水0.0123億m3),占總用水量的38.4%;城鎮公共(建筑業和第三產業)用水0.0178億m3,占總用水量的2.0%。生態環境用水0.0112億m3,占總用水量的1.3%。
3.2 耗水及排水量分析
耗水率參照貴陽市《貴陽市水資源公報(2015年)》的取值為依據確定,經計算,2015年全縣耗水量為0.3360億m3,綜合耗水率為38.5%。排水量構成按用水構成關系分為生活排水、工業排水和農業灌溉排水三大類,其中:2015年城鎮和農村生活排水量0.0378億m3,工業排水0.3543億m3,農業灌溉排水量0.1421億m3,城鎮公共排水量0.0036億m3,總排水量0.5378億m3。
3.3 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分析
息烽縣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18.6%,水資源開發利用一般。按全縣的可利用量(1.6420億m3)計算,全縣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53.2%。與2000年所作的水資源綜合規劃成果(開發利用程度為9.1%)比較看,息烽縣近10年來,水資源開發利用比較快,符合息烽縣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總的來說,息烽縣水資源量相對缺乏,供水相對緊張,且時空分布不均,控制性的水利樞紐工程少。根據缺水類型的劃分標準,仍屬工程型缺水地區。
3.4 水資源開發潛力分析
根據《2015年貴陽市水資源公報》,2015年息烽縣萬元GDP用水量為59.9m3,劣于貴陽市平均水平的36.4m3,優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07m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80.1m3,劣于全市的平均水平60.7m3,優于全省的平均水平67.8m3;畝均灌溉用水411m3/畝,劣于全市平均水平319m3,優于全省的平均水平384m3;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486,優于全市平均值,優于全省平均值;人均綜合用水量388m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7m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6m3。總體上看,息烽縣的用水水平較全市要高些,且還有一定的節水潛力。
4 水資源承載能力分析及對策建議
4.1 水資源承載能力計算
根據《2015年貴陽市水資源公報》,2015年全市人均綜合用水量為227.4m3,萬元GDP用水量為36.4m3,農田灌溉實際畝均用水量為489.1m3。
《息烽縣水資源綜合規劃報告(修編)》報告中息烽縣2030水平年配置水量1.5551億m3,2030年配置的水量可承載的人口、GDP分別為25.9萬人、4182000萬元,人均綜合用水量為600m3,萬元GDP用水量為37.2m3。灌溉面積為18.62萬畝,多年平均耕地灌溉需水量為5666萬m3,畝均用水量為304m3。在充分考慮各行業節水的前提下,規劃2030水平年息烽縣配置水量1.4683億m3,與息烽縣用水總量控制指標1.57億m3較接近,2030年配置的水量可承載的人口、GDP分別為26.1369萬人、4223600萬元,人均綜合用水量為562m3,萬元GDP用水量為34.8m3。灌溉面積為13.6萬畝,多年平均耕地灌溉需水量為3097萬m3,畝均用水量為228m3。
與《2015年貴陽市水資源公報》平均水平相比,2030年息烽縣人均綜合用水量為562m3,息烽縣水資源承載的人口有待提高。2030年息烽縣萬元GDP用水量為34.8m3,息烽縣水資源承載的經濟總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在充分節水的前提下,農田灌溉面積也基本達到了極限狀態。與《貴陽市水資源綜合規劃(修編)》報告中息烽縣2030水平年人均綜合用水量為600m3,萬元GDP用水量為37.2m3,畝均用水量為304m3相比較,各指標比較接近。
4.2 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建議
為提高息烽縣水資源承載能力,支撐息烽縣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議從開源、節流和加強水資源管理三個方面入手。
(1)開源:積極推進規劃水源工程建設,加大再生水、雨洪水等非常規水源的利用程度,從根本上保證水資源的供應量。
(2)節流:加大節水型社會建設力度,提高農業節水、生活節水和工業節水水平。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與布局,逐步削減高耗水行業規模,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降低一產業比重,控制二產業比重,提高三產業比重,形成節水型的產業結構。
(3)強化水資源管理:建立長效的水資源管理考核機制,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加強多水源之間的優化調度和汛限水位動態控制,充分發揮蓄水工程的調配能力;推進水價改革和水權交易,用價格桿杠和水權來促進節水;加強水源地保護,保障供水水源安全。
5 結束語
對息烽縣水資源總量、開發利用程度及承載能力進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結論:
(1)息烽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6915億m3,在可預見期內,河道生態及生產需水量為1.1729億m3,下泄洪水量為1.8766億m3,水資源可利用量1.6420億m3,可利用率為35.0%。
(2)息烽縣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為18.6%,水資源開發利用一般。按全縣的可利用量(1.6420億m3)計算,全縣水資源開發利率為53.2%。
(3)息烽縣區域社會經濟在快速穩定發展,預測供水區2030年人口已達26.1萬人,人均綜合用水量為600m3,萬元GDP用水量為37.2m3,畝均用水量為304m3,距離供水區水資源承載能力已不遠,必須通過高耗水產業發展規模的約束或轉型升級,限制部分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模,同時還需通過開源、節流和加強水資源管理等措施,以提高息烽縣水資源承載能力。
參考文獻:
[1]姜天宇.蒲河流域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2):38-41.
[2]何俊仕,曹雪,劉洋.太子河流域水資源承載能力研究[J].水文,2010,30(04):66-69.
[3]金建軍,尚永珍.夏縣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優化配置途徑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2):185.
[4]朱祝騰.惠安縣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問題與對策思考[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