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浪
摘 要:簡述了計量工作是檢測實驗室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詳細論述了檢測儀器計量工作有關檢定、檢定周期、期間核查及內部審核的過程及內容,進一步闡述了只有建立完善的計量標準化管理體系,保證計量工作有效開展,才能推動檢測實驗室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計量;計量管理;實驗室;檢測儀器
中圖分類號:TB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21-0183-02
Abstract: The metrology work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testing laboratory. The process and contents of the verification, verification cycle, period verification and internal audit of the metrology work of the testing instrument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t is further expounded that only by establishing a perfect measurement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ensuring the measurement work to be carried out effectively can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the testing laboratory be promoted.
Keywords: metrology; metrology management; laboratory; testing instrument
測量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重要手段,實驗室檢測也是一種綜合型的測量工作。每一種物質和現象,只有通過測量才能真正認識,而這種測量工作需要保證數據的客觀精準性,就離不開實驗室計量工作。
計量的歷史源遠流長,現代計算機技術和自動化儀表的出現讓傳統的計量方式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傳統的模擬測量已逐漸被現代數字測量所取代,現代計量的特點是檢測方法與設備的機、電、光等參量相互滲透,準確度非常高,例如我國對時間單位“秒”復現的不確定度達到了5×10-15s,對長度單位“米”復現的不確定度達到了2×10-11m。現代計量的內容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量值傳遞和量值溯源,包括檢定和校準;計量器具(測量儀器);計量單位和單位制;測量理論方法與數據處理及不確定度計量;計量監督、計量保證與管理等。現代計量按照功能劃分又可以分為科學計量、工業計量和法制計量。不管如何劃分,計量工作[1-2]都是一項非常精細和非常重要的科學研究工作,是檢測實驗室管理和生產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驗室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在檢測實驗室乃至國家社會和經濟的逐步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 檢測儀器計量工作
檢測儀器設備作為分析測試最重要的技術裝備,是體現分析測試的實力和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所以使儀器設備保持好良好的狀態,保證科研、試驗和生產的需要,做好檢測儀器的計量工作的意義顯得尤為重要。
1.1 檢測儀器的計量檢定(量值溯源)
計量檢定是進行量值傳遞或量值溯源的重要形式,是確保計量器具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重要措施,也是對全國計量實行國家監督的一種手段。檢定工作程序是按照國家檢定規程的要求和方法查明和確認相關計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的要求,包括檢定和出具檢定證書等。實驗室檢測儀器的檢定,首先需要了解儀器的相關性能和狀態,是屬于強制性檢定儀器還是非強制性檢定儀器,其次需要選擇具有該儀器檢定資質的計量部門或者計量單位進行檢定或者校準。檢定和校準過程中也需要對檢測儀器的使用范圍予以確認,檢定或校準必須滿足儀器在實驗室生產過程中出具計量數據時所使用的條件。
1.2 檢定/校準周期
檢測儀器兩次檢定或校準的時間間隔為檢定/校準周期(以下都稱檢定周期),在這段時間內,該檢測儀器的校準參數是被認為有效的,出具的檢測數據也認為合法有效。但是檢定周期并不是統一的,或者一成不變的,按JJF1139-2005《計量器具檢定周期確定原則和方法》規定,校準周期確定有以下幾種方法:(1)計量器具的檢定周期(有效期),特別是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須按照檢定規程規定的檢定周期執行,檢定人員不得隨意調整,若有要求可以滿足縮短檢定周期的請求,但是不可以延長檢定周期。(2)計量器具校準的校準間隔建議周期,按國家校準規范進行校準的,可以按校準規范上復校時間間隔進行確定,例如JJF1101-2012《環境試驗設備溫度、濕度校準規范》中就明確規定環境試驗設備的復校間隔自定,建議最長不超過2年。
1.3 檢測儀器期間核查
期間核查是指為保證檢測儀器的校準狀態的可信度在兩次校準之間進行的核查,包括了參考標準器和設備的期間核查。本質上來說也類似于ISO/IEC導則25(1990)中的運行檢查。檢測實驗室需要對經常攜帶到現場、易損壞、使用頻率高、性能不穩定、易受操作方法和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電磁干擾、供電、聲級、震動等)因素影響的儀器和在運行過程中,有可以現象發生的儀器進行期間核查。期間核查方案應根據不同的儀器編制相應的期間核查方法,重點結合檢測儀器的原理和性能特性,考慮可能影響檢測結果穩定性和準確性的因素等。核查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1)采用高一準確度等級的儀器設備或有證標準物質進行核查。(2)檢測儀器的本底水平、信噪比、基本漂移、空白閥值等。(3)檢測儀器繪制校準曲線,通過線性回歸方程的校正因子,可以衡量檢測儀器的檢測范圍和檢出限等。(4)采用兩臺或多臺相同準確度等級的儀器設備進行比對。(5)選用穩定性好、靈敏度高的樣品在不同時期和(或)不同地點進行多次重復測量。(6)通過對樣品不同特性檢定或檢測結果的相關性進行驗證。期間核查結合儀器使用頻率和環境條件等其他因素,最好在兩次校準周期之間做2~4次期間核查較為合適,只有做好了期間核查,才可以增加實驗室檢測的自信心,提升實驗室檢測數據的正確性。
1.4 建立內部審核
實驗室可以根據需要制定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對其活動進行內部審核,確保計量儀器設備完好,使用環境符合要求,人員操作規范。內部審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使用經過檢定或校準的溶液或標準器(例如電子天平配套砝碼)進行自校,查看示值是否在預期范圍之內。實驗室內部也可以制定自己內部的管理標樣,從而讓檢測儀器通過矯正、相互比對,標樣驗證來消除檢測儀器在準確度方面的示值誤差。(2)對照設備使用說明書或檢定(校準)證書上的說明,查看設備使用環境是否符合要求。(3)安排兩名以上人員操作設備對同一樣品進行檢測,查看結果的一致性是否在預期范圍之內。
每次內審現場考核后,需要召集有關人員綜合分析檢查結果,識別是否有不合格項目。如果有,則要查找和確定不合格原因,確定和實施糾正措施,并制定不再發生此類問題的措施并實施。
2 實驗室計量管理工作
2.1 計量檔案管理[3]
(1)實驗室檢測計量儀器臺賬:包括檢測儀器名稱、規格型號、出廠編號、技術等級、測量范圍、制造廠家、購買日期、主要技術參數(如分度值、儀器常數等)、檢定日期、有效期、保管人等等,完善的儀器臺賬信息,有助于對計量儀器進行統一管理,做好計量工作。(2)實驗室計量工作資料檔案:實驗室計量工作方案,計量器具使用記錄、計量工作總結,計量器具購置計劃,計量器具報廢審批,計量事故記錄及處置等。(3)計量器具年度檢定計劃檔案:在每一年底對實驗室所有的檢測儀器進行統計,按照檢定有效期編制送檢計劃,一般在有效期前半個月或者一個月送檢,如果超出有效期未檢定或校準,那么有效期外出具的實驗檢測數據視為無效數據,不具有法律依據。(4)期間核查檔案:主要應包括期間核查方案、期間核查計劃及期間核查記錄表。實驗室根據檢測儀器的種類和性能差異制定不同的期間核查方案,以適應不同檢測儀器的檢測需求,在每個檢定周期內需制定期間核查計劃,檢定周期有效期為一年的,期間核查應計劃1~2次,檢定周期有效期為二年的,期間核查應計劃3~5次,在每次期間核查進行時應做好期間核查記錄,并簽字確認,實驗室技術負責人需對期間核查結果進行評判并簽字審核。(5)檢定/校準證書檔案:在每次檢測儀器檢定或者校準之后,計量單位都會出具一份檢定證書或者校準證書,檢測實驗室首先需對證書內容加以確認,核對儀器型號、編號是否一致,其次應對溯源結果進行評價。統一保存好證書和溯源結果評價表。
2.2 計量儀器標識管理
儀器設備標識包含:儀器名稱、型號、出廠編號、管理編號、開始使用日期、檢定有效期、保管人等。比較常使用的是紅、綠、黃三色標識卡來代表檢測儀器目前的性能和狀態,紅色表示停用,綠色表示合格,黃色表示準用(只有部分功能正常,或者可以通過降低儀器性能來滿足使用要求)。而計量標簽一般是檢定單位為顯示儀器計量有效期信息在對儀器進行檢定后貼的檢定合格標簽(或校準標簽),標簽信息一般包含:送檢單位、儀器名稱、編號、檢定日期、有效期、檢定員、檢定單位等。
2.3 提高計量管理水平
計量工作是一項精細化的科學研究工作,對保證檢測實驗室準確檢測數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做好計量工作需要檢測實驗室按照其組織結構圖,完善相關人員的職能分配工作,擬定切實可行的計量管理方案和制度,做到計量工作事無巨細,計量管理有條不紊。而且因為計量工作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性,檢測實驗室應為提高計量人員的專業素質,需要不定期對計量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進行計量知識相關培訓和學習,引進先進的現代計量技術方法和計量管理體系,以便加強計量人才隊伍建設,完善計量管理體系,更好地滿足檢測實驗室發展需求。
3 結束語
檢測儀器的計量工作是實驗室測量工作的基礎,是確保計量器具準確一致的重要措施,只有科學的計量工作才可以保證儀器設備出具準確的檢測數據,檢測實驗室才能立足。沒有科學的計量管理,沒有準確的測量,結果是實驗數據虛假。那么,企業生產工藝過程和自檢結果無法控制,生產的產品質量低劣,能源消耗無法控制,成本居高不下;醫療衛生會出現錯診錯治;安全監測設備示值不準,生產安全得不到保障;環境監測不能獲得可靠的數據,將無法準確檢測到環境的變化,環境保護將成為空談。所以計量管理工作需要從計量人員、計量管理制度、計量信息化檔案以及儀器計量標識等方面著手進一步的完善,把人為管理變成制度管理,當計量管理常態化,建立完善的計量標準化管理體系,保證計量工作有效開展,從而推動檢測實驗室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金鳳.淺談企業計量管理工作[J].科技風,2017,06:252.
[2]盧思名,房瑩.淺談企業計量器具管理與檢定的重要性[J].科技創月刊,2016,17:89-90.
[3]周曉艷.計量檔案的建立是企業計量管理的基礎[J].煤礦機械,2003(05):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