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源廣
摘 要 在新技術廣泛應用、時代需求悄然變異的社會環境下,我國圖書館學專業教育正面臨著全新挑戰,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轉變預示著對專業教育進行改革已經迫在眉睫。本文從我國圖書館學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 探討了各方面因素對圖書館學教育帶來的影響,并對國外圖書館學專業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做了簡要介紹,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我國圖書館學教育改革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 圖書館學 教育改革 改革方向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6.026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China's 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ZHAO Yuanguang
(Library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061)
Abstract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where the new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and the demand of the times is mutative,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s indicates that th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s immin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 in China,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 and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 On this basi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form of 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 reform; reform direction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文明快速發展,計算機技術不斷成熟并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知識體系的建立、組織和傳播等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在互聯網日益普及的21世紀,我國圖書館學教育所面臨的內外環境出現了極大的變化,如何正確應對內外多種形式的干擾和沖擊,是圖書館學教育領域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1 我國圖書館學專業教育現狀分析
國內高校圖書館學教育最早出現于上世紀20年代的武漢。經過90多年的發展,圖書館學專業規模持續增大,更具層次性。①進入新時代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出現改變,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于圖書館工作者的專業素養和綜合學科知識提出了更加嚴格的標準,圖書館學教育的發展面臨著較大的壓力。
圖書館學屬于信息管理學的重要分支,一直是為圖書、檔案等相關機構或部門培育文獻管理類人才的重要源泉。近年來,隨著人才市場的建設和完善以及人才信息交流機制的成熟和規范,人才競爭的激烈程度大大提高,圖書館面臨著專業人才短缺的問題;此外,傳統的圖書館學教育已經難以滿足新時代的需要,表現出諸多問題,嚴重制約了圖書館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效果。
圖書館學是隨著圖書館的出現和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學科。在某種程度上,圖書館學的建立與圖書館實踐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因此在相關領域一些學者的觀點中,圖書館學教育屬于職業教育,其基本目標是為圖書館的發展輸送高素質人才,其培養的學生畢業后應進入圖書館工作,如果選擇其他職業則屬于不正常的情況。
從傳統的觀點來看,圖書館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就職于圖書館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在21世紀,這樣一個互聯網全面普及的新時代,知識已經不僅僅是圖書館的專屬,知識型企業等其他領域同樣需要從事知識管理工作的優秀人才。如果依然固守傳統認為圖書館專業的學生就應該在圖書館工作,則將極大地限制學生的個人職業發展,并且也違背了社會的客觀現實。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國圖書館學教育必須敢于打破傳統,在教育目標、教學方式、培養方案等各個角度實現質的改變,才能使學生成長為適應新時代需求的知識管理人才,這是圖書館學專業教學必須謹慎對待的重要問題。
2 我國圖書館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2.1 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知識經濟的影響。隨著知識經濟的崛起與其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圖書館學教育的目的出現了新的變化。所謂知識經濟,就是圍繞知識這一核心形成的獨特的經濟形態,具有高度智能化的特點,其產生和進步需要充足的具有創新性的人才,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必須轉變傳統上以知識記憶和復述為主要內容的繼承性教育,積極發展創新性教育。②在知識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圖書館學教育也應做出應對,對傳統的教育方式進行變革,從而更好地適應新的時代需求。此外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知識經濟對傳統教育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知識經濟時代強調教育的信息化,積極支持以電腦等智能設備為特征的新型教育能力,綜合運用新時代的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通信技術等等對傳統教育進行多維度、深層次的改變,利用信息流對人員、設備、資金進行控制,利用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使用來推動教育的進步。
社會需求的影響。傳統上,圖書館學人才的基本作用是對圖書館所擁有的信息資源進行管理,相應地教育工作基本目的也是為圖書館等機構輸送所需的人才。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人類社會的信息量特別是網絡資源出現爆發式增長,其規模和復雜程度都大大提高,數據庫、網絡公司等多種社會組織對于信息管理類人才的需求日益強烈,圖書館學的學生擁有了更多的就業途徑。此外,對于傳統的圖書館來說,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也產生了大量的熟練掌握信息組織能力、網絡技能等數字資源建設的高素質人才缺口。然而,目前高校的圖書館學專業還沒有找準自身的定位,很多學校依然以為圖書館輸送傳統型人才作為培養目標,這種情況下學生在畢業后很難適應新環境下圖書館的工作要求。圖書館學專業應培養怎樣的人才,為什么行業培養人才,是教育領域必須慎重思考的重要問題。
業內需求的影響。新世紀對于圖書館學人才的需要主要集中在信息的生產、管理、傳播、服務等方面,大體可以分成兩種類型:知識型和技術型人才。其中,前者的基本特征是具備扎實的圖書情報專業知識,了解信息從形成到使用的各個環節,對本專業知識擁有充足的了解,可以妥善處理信息的檢索、分析、統計等工作,圖書館、信息機構等對于這一類人才具有很大的需求;后者則是更加側重于通信、計算機技術,基本了解圖書館專業的基礎知識后轉而鉆研計算機技術,軟件開發公司、圖書館技術部門等對于這一類人才具有較高的需求。③因此,現階段圖書館的運行不但需要熟悉圖書館專業知識的傳統人才,還需要充分了解信息或計算機技術的新型人才。為此,圖書官學教育過程中,必須對傳統的內容進行調整,拋棄不合時宜的部分,補充信息技術類的課程。
2.2 國外圖書館學教育發展的新趨勢
為了更好地迎合信息時代的需要,很多國家都對傳統的圖書館教育進行了改革,很多高校開始實施廣義“情報”教育,并且從整體上來看表現出向情報學靠攏的趨勢。這一趨勢具體體現為四個特征,下面分別對其進行介紹。
信息技術傾向性。對于圖書館學教育而言,信息是主要的分析對象,對其進行管理的各項行為在很多情況下需要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所以在其教學過程中引入信息學科的理論、方法是主流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以及互聯網的持續滲透,這種傾向性將更為顯著。
知識管理傾向性。國際上一些高校在有關課程中引入了知識管理相關的內容,甚至成立了專門的研究中心,這充分體現了社會的需求。
社會應用性。目前國際上圖書館學教育更傾向于從信息管理的視角出發,對培養方案進行設定,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代表的課程改革也體現了這一趨勢。并且從具體的磕磣過來看,應用型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
綜合性。信息管理牽涉到技術與內容兩個維度,具有顯著的綜合性。一些學校嘗試將圖書情報學與旅游學結合在一起。
3 對我國圖書館學教育改革的建議
對圖書館學教育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密切關注學科以及具體實踐的發展方向,結合圖書館等機構的實際需要,培養符合其現階段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發展需求的學生,提高學生在人才市場中的競爭力。
在培養目標方面,應以信息、知識的管理為中心,在面向圖書館等傳統機構之余關注其他廣義上的信息職業;在教學模式方面,積極嘗試聯合辦學、學科融合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實踐的關注和重視;在課程設置方面,提高計算機、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比重;在師資力量方面,對教師的結構進行優化和調整,增加實踐經驗豐富或者具有綜合學科背景的教師所占比例。
3.1 調整培養目標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先進信息技術的出現和應用是否會對圖書館學教育形成沖擊是很多學者關注的重要問題。圖書館的工作內容出現了本質的改變,信息鏈上下游之間的相互聯系更加密切,不同職業之間的分界線日益模糊,更多的行業出現了對圖書館學專業人才的需要。面對這些新形勢,如果依然將培養目標放在圖書館等傳統機構,很明顯是一種狹隘、落后的教育觀念。
很明顯,現階段高校的圖書館學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視野放開闊,關注更多的廣義信息領域,其培養目標應擴大為向社會輸送具有各類信息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推動信息領域的進步和發展,滿足社會各個行業對于信息類人才的巨大需求。這種調整不但不會降低圖書館學專業的地位,而且會因為就業渠道的豐富,吸引更多、更優秀的生源,形成良性發展。
總而言之,圖書館學必須轉變培養目標,從傳統的專才培養上升為通才培養,不僅關注學生圖書館學專業知識的積累,關注信息、人文等多種學科視野的開拓。換句話說,圖書館學教育應該把培養目標放寬放遠,面向廣義的信息職業,為新時代下圖書館學教育的發展開辟多樣化的道路,提高畢業生的競爭力。
3.2 豐富教學模式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需求,圖書館學教育應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現階段,盡管國內的圖書館學專業已經建立了系統化的教學體系,形成了本科、專科、研究生多層次的系統,但是形式上較為單一,應積極發展成人教育等多元模式。④
調查顯示,在國內的49個圖書館教育機構樣本中,共32個樣本設立了多層次、多形式的繼續教育,所占比例約為65.3%。經過上世紀80年代的飛速發展后,繼續教育邁入穩步發展階段,已經成為圖書館學教育體系中至關重要的環節。⑤
和全日制教學相比,短期培訓具有方式靈活、效率高等多種優點,可以作為全日制教育的重要補充。短期培訓可以采取多樣化的形式,比如與其他國家的圖書館行業工作者一起參與的國際訓練營,專門為館長量身定制的管理培訓班,為偏遠地帶或普通工作人員設立的業務培訓班,為館員補充新知識、傳遞先進技術的培訓班,以及教育部指導下針對青年骨干員工的信息技術提升班等。這些培訓班舉辦的頻率較高,參與人數眾多,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體現了短期培訓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圖書館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正確認識這一點并加強重視。
3.3 更新課程內容
隨著社會的發展,圖書情報學逐漸融合了其他學科的知識、技術和方法,比如聲像、復制、網絡等各種技術都已經應用到圖書情報的理論體系和實踐工作中。現階段,圖書館學專業在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與市場脫軌的現象。一些高校在制定培養方案的過程中,囿于傳統,對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的關注度不高,教學內容僵化,難以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 (下轉第72頁)(上接第61頁)
針對以上問題,高校在圖書館學教育工作中,必須正確認識到新技術的重要性,提高對新技術的關注,積極將新技術融入到教學過程,這里所說的融入并非簡單地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灌輸新技術,而是應該將其與專業知識融合在一起,通過新技術的引入來強化、提升專業教學的效果。⑥在滲透時,應密切關注新技術與傳統理論體系之間的相互銜接,引入新技術的目的是對圖書館學教育體系進行補充和完善,而非對其進行盲目的改變,甚至淪落為新技術的附庸。
所以,高校必須密切關注新理論、新技術的出現,并有選擇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保持教學內容的領先性,提升其實用意義,將國際與國內的最新知識、技術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樹立與時俱進的觀念,在其畢業從事相關工作后,能夠將這些領先的知識、技術應用到具體工作中,為行業的發展注入活力,同時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
3.4 重構師資隊伍
圖書館學是一種涉及到多種領域知識的綜合性學科,具有顯著的應用性特征,從事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可能會使用到計算機、網絡、聲像、經濟學、金融學等各個領域的知識、方法、技術等。現階段,在國內高校的師資隊伍中,大部分老師開始的課程都屬于傳統類型,能夠站在時代前沿開設課程、講授綜合學科知識的教師非常少,不同教師之間知識結構趨于一致,重復性較高,互補性差。
高校必須加強對以上問題的重視,積極構建傳統和前沿相互補充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在年齡組成方面,應相互保持合理比例;在知識結構方面,應保持互補,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提高其創新觀念。為此,有必要在現有的師資隊伍基礎上,積極補充掌握高水平信息技術、創新能力突出的高學歷優秀人才,從而提升教師的整體質量。對于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的圖書館教育而言,師資隊伍應具有綜合學科的背景,并且應將其作為評估教師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
4 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行業環境的本質變革,圖書館教育為了適應新環境,必須改變傳統上面向圖書館單一職業的情況,擴大為面向更加廣闊的信息領域,從傳統的專業教育發展為涉及到多種學科的綜合性信息職業教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國內的圖書館學教育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適應新環境的需要,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等進行改革,為其注入新的活力,推動其進一步發展。
注釋
① 周瑞華.現代圖書館對圖書館學教育的新要求.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2009(2):22-24.
② 李春新.國書館學教育改革和圖書館人才培養模式探討.江西圖書館學刊,2009.39(3):15,17.
③ 柯平,趙益民,詹越.圖書館學畢業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圖書情報工作,2009(5):11-14,18.
④ 肖希明等.圖書館學教育對圖書館員職業競爭力影響的調查分析.變革 發展 前瞻.第二屆中美數字時代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495-504.
⑤ 潘燕桃,程煥文.世界圖書館學教育進展.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164-166.
⑥ 楊婷.從高校圖書館的用人透視圖書館學專業教育.圖書館學研究,2010(9):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