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其重要性,聯系生活實際、開展今昔對比、營造濃厚教學氛圍、關注時事政治,不斷提升學生愛國理念,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高中歷史;愛國主義;教學研究
在高中歷史教學工作中,愛國主義教育應當成為主旋律。教師要處處滲透和強化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受到思想的震撼和情感的熏陶,讓愛國理念在他們腦海深深扎根,并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更好的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一、 高中歷史教學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必要性
(一) 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職責
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高中歷史教學的三維目標,情感教育中愛國主義教育是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生正處于各種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歷史教學承擔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任,在教學中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是教師的一項義不容辭的重要職責。
(二) 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是促進學生成長發展的需要
進入高中階段以后,學生即將升入高等學府或是走上社會,無論哪一個方向,他們的性格成長必須受到正確思想的引領。強化愛國主義教育能夠引導學生抵制腐朽沒落思潮,在團結友愛中充滿正能量,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與生活,因此強化愛國主義教育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要求。
(三) 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是實現中華崛起的內在需求
中華崛起的關鍵在于青少年一代,一個沒有愛國信念的民族,一代沒有愛國理念的青年,是無法承擔起強大祖國和民族重任的。因此,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只有從思想上真正愛國,才能在行為上更加愛國。
二、 結合歷史教學實際,有效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在歷史教學中的滲透應當潤物細無聲,應當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使愛國主義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
(一) 開展今昔對比,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歷史是浩瀚的大海,回首過去,放眼現在,在對比中增強學生思想震撼,從而強化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這是歷史教學的一項重要路徑。在“甲午中日戰爭”相關內容的教學中,筆者一方面引導學生認真回顧甲午中日戰爭時期,中日兩國在經濟、軍事等國力方面的對比,讓學生深刻感受到落后是導致這場戰爭必然失敗的根本原因。接下來,筆者引導學生認識現在,從新型戰機、國產航母等國之重器,再到軍隊改革、南海軍演,一支現代化的強大軍隊成了保家衛國的重要屏障,也成為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有力依靠。從軍事實力的強大延伸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受經濟、社會、科技等各方面的飛速發展,讓學生對黨領導下取得的國防、科技、經濟、社會等方面偉大成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一過程中有效強化了愛國主義教育。沒有對比就無法讓學生深刻感受中國國力之大、國防之強,以對比在學生心目中形成強烈的思想震撼,愛國主義情感油然而生、激蕩滿懷。
(二) 營造濃厚氛圍,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師要想方設法營造濃厚氛圍,讓學生進入教學內容所營造的環境中,同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在“紅軍的長征”的相關教學中,筆者沒有單純就教材講教材,而是從影視中截取了部分視頻,講述紅軍翻雪山、過草地的艱難場景,與此相對應的是紅軍戰士不畏犧牲、不畏艱難的英雄情感。通過視頻演示配合教學分析,學生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在趕走侵略者、解放全中國進程中所付出的巨大犧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樣的思想教育對學生而言更具震撼力、滲透力,在濃厚的氛圍中強化了愛國主義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許多內容都需要營造濃厚的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增加直觀感知,增加心靈體驗,增加情感交流,使愛國主義教育在他們心中得到顯著增強。
(三) 聯系生活實際,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存在于我們的學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教師只要做有心人深入發掘,就可以將許多教學資源轉化為開展思想教育的契機。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從身邊實實在在的變化,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筆者選取了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初期、二十世紀初以及現在四個不同階段的節點,演示本地區發展變化的數據圖表、畫面,課堂上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學生看到的場景都是熟悉的內容,我們現在所生活的城市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汽車車水馬龍,馬路寬闊無比。同一地方相對應不同時間的場景則有了鮮明的對比,房屋矮小、街道狹窄,路上以自行車為主。通過不同時間節點對比,讓學生感受到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并要求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對比分析,結合自己家庭生活條件的變化談想法,用一個點去折射出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在這樣的對比中,學生深刻感受到黨和政府帶領人民群眾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改善了人民生產生活,壯大了綜合國力,愛國主義的教育成效顯著增強。
(四) 關注世界局勢,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當前世界范圍內并不平靜,從不久前發生的敘利亞危機,到各地綿延不絕的戰火。教師可以利用歷史教學,讓學生清醒的認識世界格局與形勢,深切感受到沒有一支強大的國防力量,和平就是一句空談。與此相對應的,向學生展示我國國防科技方面的成果、軍隊建設的成果,強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在關于“外交事業的發展和國防建設的成就”的相關教學中,筆者除了向學生介紹我國從建國初期直至今天在外交事業方面取得的成就外,也向學生展示了國防建設的最新成果。新型導彈、先進的驅逐艦、國產航母等等,這些都代表著我國國防建設的最新成果,這樣,學生有直觀的感受,能夠使他們對軍事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有直觀的感知,從而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 結束語
在高中歷史教育中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教師應當牢牢把握主旋律,在教學設計與組織過程中把握各種契機進行滲透,同時還要注重發揮新型教學媒體的作用,打造更加生動的歷史課堂,從而全面實現愛國主義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葉麗玲.歷史教學中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5(37).
[2]王永陽.淺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滲透民族凝聚力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2).
[3]蘭珍莉,李強.對歷史教學中愛國主義教育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2(12).
[4]劉晶.新時期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及其對學生價值觀的影響[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2).
作者簡介:王明星,江蘇省徐州市,江蘇省運河中學。